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感谢各位朋友各位嘉宾,非常荣幸在美丽的珞珈山下和大家谈谈数字出版。今天可能是我这一年来最高兴的一天,各位嘉宾的演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今天上午方卿教授和范德韦尔教授的演讲,他们谈到的一些内容实际上就是多看苦苦追求和投入了巨大资金四年要做的事情。今天我想用多看的实践为二位教授所讲的内容做一个注脚。我所讲的东西都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说到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关系,传统上很多人都认为电子书是一种介质的更替。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说法。纸质书和电子书之间在移动互联的驱  相似文献   

2.
100年后,人们将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纸质媒体。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在其《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一文中的大胆预言。《时代》周刊早在2006年12月13日著文称:很多人预测报纸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并且引用了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信息拯救记者》一书中的预言: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相似文献   

3.
肖云儒 《今传媒》2003,(6):88-89
事情似乎有点不好理解:两位早已过了偶像崇拜年龄的记者、作家,在传主原野本人并不支持的情况下,用一二十年时间追踪他、采访他,积累有关他的资料,热忱执著地要把他推介给传媒界的同道,推介给社会,而现在终于把他写了出来。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直陈对这个人的折服和“崇拜”,别人可以不明何以会如此,我却略知就里。我了解原野这个人,我们在陕西的主流媒体共事多年,算起来他还是早我两年的学兄。再往白里说吧,我本人就是  相似文献   

4.
同道俞晓群     
在电话里,聆其声,听其调,你会觉得,此人不会是一个太热情的人。我说,我迟早要写一篇关于他的人物杂写,他照样是不冷不热。他赠送过他写的个人著作《数术探秘》,书却我不大懂。一次刘杲同志跟我说,俞也送了一本这样的书给他,他也说他看不懂,好像一本天书。刘杲同志,在出版界何许人也,能经他提起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孬种。于是,这样一个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人,长时间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和一团悬念,我有了进一步观察和探究的兴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记得与他是什么时候相识的。相识何必论迟早,反正都在出版界内做事,都有志于出版事业,是彼此都知道各自的名姓的。只记得最初的印象,很深的有这样两件。他从关外出差到了北京。从我们共同的朋友处,他知道我也要从长江边去那个地方。当我到达北京车站时他将到了机场,两人要错肩而过。为了和一个不曾谋面的朋友见上  相似文献   

5.
当前,"纸质媒体很快就会消亡"的论调在社会上颇为流行,甚至有人给出了具体的消亡时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写道:"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相似文献   

6.
肖云儒 《新闻知识》2003,(11):19-20
事情似乎有点不好理解:两位早已过了偶像崇拜年龄的记者、作家,在传主原野本人并不支持的情况下,用一二十年时间追踪他、采访他,积累有关他的资料,热忱执著地要把他推介给传媒界的同道,推介给社会,而现在终于把他写了出来。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直陈对这个人的折服和“崇拜”,别人可以不明何以会如此,我却略知就里。我了解原野这个人,我们在陕西的主流媒体共事多年,算起来他还是早我两年的学兄。再往白里说吧,我本人就是被他折服的人群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7.
两年前客寓北京,两位来自遥远北国的年轻人敲开了我的房门。他们作了自我介绍,其中一位叫王俊,他说他正在编一本书,是献给他母亲的,希望我能在书前写几句话,代他表述对母亲的这番心意。这事我听起来有点奇怪,忙问编的是什么书,他说是当代文化人的一些手迹。我问,这是他母亲所爱好的吗?他说他母亲没上过一天学,却一直支持他做这件事。我问他自己的文化程度,他说很低,只有中学。这几句问答把我深深感动了。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小时候家乡已经很少有人识字,但不管是老大娘还是小伙子,只要是见到路上有字迹的纸张,都绝不踩踏,总是恭恭敬敬拣起来送到庙里焚烧,焚烧炉上写了四个字:“敬惜字纸”。我在王俊母子身上看到了这种行为的延续。他让我写几句话,是因为看  相似文献   

8.
我的一位中学同学系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进修时,习惯于用中国的方式写论文,下笔就说,“我认为……”教授对他说:“我不想知道你怎样看,而是想知道你知道多少别人怎样看。”  相似文献   

9.
这位作者寄稿时,曾附有一封短信,信中说:“去年我参加了两本教材的编写。有一本,印出后我才发现有××长署名的序,一问才知是主编代写的。知道我反对,没告诉我这个副主编。另一本,由我主编的,几个人都提出要写一篇序拿北京去请领导签个名,我未同意。沈阳市一位青年同志送给我一本他们编的书,序是一位××长署名的,却不是××长写的。上周哈尔滨一位同志来信说我和他合作编译的书。他将代××书记或××长写一序,我回信不同意。”看了这封信,我们决定发表来稿。  相似文献   

10.
一、从苏步青教授接待记者采访说起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一篇漫谈记者素质的文章中说:“一次,有位年轻记者上门采访,要我谈谈我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我说,这是一个大题目,你有没有事先看过有关我的报道。他说没有。那我就感到奇怪了,报社怎么会把这样一个题目交给这样一个记者呢?他又怎样去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呢?那次采访,没谈多久,就谈不下去了。因为我在数学上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微分几何学的,而他却干瞪眼,问我‘微分’两个字怎么写。”苏老还说:“希望见到高素质的记者,他们政治思想性强,知识面广,业务精通,而且人品也是一流的。我…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日子,中华书局编辑祝安顺同志,把中华书局近期出版的两本书送交我,说:“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提到您,因此交给您,请看看。”我一看,原来是陈星同志所著的《说不尽的李叔同》和《李叔同身边的文化名人》。陈星同志是一位中年学者,现任杭州师范学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教授,浙江省高等学校学报编辑工作研究会理事长。他在这两本书的后记中提及,祝安顺同志曾约他为中华书局写一本关于弘一大师与丰子恺交往方面的书,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位学者,能反复强调要对自己的“学术”面孔负责,这非常难得。喻国明就是其中一个。所以,读他写的书和论文,就给人一种深刻感。而他给人另外一个深刻印象的是,他的理论研究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媒体改革有可操作性。按他的话说,就是找到一个理论与实践接轨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即媒体受众调查。他在媒体受众调查上的远见卓识为这位当代新闻学界最年轻的博导奠定了学术基础。 日前,在’99全国新闻学术年会上,记者采访了他。话题自然从他的受众调查说起。 当代受众:追求规模化满足 记者:你曾多次和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接触…  相似文献   

13.
罗明 《声屏世界》2011,(3):25-26
法国作家梅里美曾说过:“我不计算我写了多少书,而要计算我写了多少思想。”在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面对海量新闻、云涌信息,除了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和取舍外,资源信息的整合和策划也十分重要。特别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  相似文献   

14.
米勒对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差价2美元的说法遭到了一些读者的反驳。另一位读者说,即便米勒的说法是正确的,他仍然不能解决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不同。从读者的角度来说,看完一本纸质书,你可以转卖、赠送,或者借给朋友,也就是说,一书可能被多人阅读。而电子书却没有这些可能。所以,拿100位纸质书读者和100位电子书读者相比,后者是一人一书,前者可能是多人一书,  相似文献   

15.
因在央视“百家讲坛”上“品读三国”而红遍中国的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解释他为什么要以现代人讲故事的方式解读历史时,曾说过一句名言:我就是要让历史这只冻鸡飞起来!诚哉斯言。纵观今日众多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关于考古发现、物鉴赏与收藏等博新闻日渐勃兴,但是如何解决这类报道的真实性与可读性,则是一大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叫单永魁,是一位普通的民间艺人。他说过书、弹过三弦,没读过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生于宣统元年,卒于1972年。他去世已经36年了。可以这样说.每当佳节或是清明.旁人祭扫坟墓、祭奠亲人的时候,我都会想到他老人家。我自己做了个总结.我是世上最不孝顺的人——父亲死的时候我不在眼前,母亲亡故的时候我也不在眼前.  相似文献   

17.
正平心而论,网络媒体冲击的不单是纸质媒体时效的滞后。纸质媒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不少传统优势,但在当下,也渐渐显示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核心症结就是忽视新闻行业的基本功。如何发挥传统优势,练就基本功,适应新的媒体生态?什么是新闻行业的基本功?首先,要保证采写的是真正的新闻。真正的新闻不用皱着眉头找,它随时随地等着有心人。多学习、勤实践才能成为有心人。学习和实践对于新闻专业者说不应有严格的界定,毛泽东说过,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的一切也是  相似文献   

18.
徐晶 《新闻实践》2006,(9):43-43
前不久,寻找休博会民间大使——“晶晶”活动在杭举行。当国内众多记者齐聚一堂时,不知谁说了句“办商报真不易啊!”的确如此。如果说要写好经济生活类报道有一定难度的话,要办好此类报纸的困难更大,这在全国纸质媒体中可能至今仍是一个难题。对此我进行了一番调  相似文献   

19.
这个故事是一个人民文学出版社老编辑想写的。他叫黄伊,他向我借了两部书的相关档案,一部是《尘埃落定》,一部是《历史的天空》,他说他想写本书,类似“好书的故事”。我知道,他当编辑几十年,编过《红岩》那样的好书,他该是有些心得的。那天还和他谈过一些书事,看他劲头十足兴奋异常。几个月后,看到社报栏朴素的讣  相似文献   

20.
郭从周(1912~1996)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翻译家,1975年退休后,又在1978年返聘“人民”工作十年。他是民盟盟员,我常去家访,并互通信十多次。1992年1月21日郭从周给我寄来《关于瞿秋白战友李仲武生平的补充》一文,并附信说:“知道李仲武‘九一八’以后情况的,现知只有他的学生三人,除我而外,还有西北大学教授沈鹏飞,上海华东师大教授李毓珍(余振),我们都是八十来岁了。……我补充材料不多,我希望你收集一下书中材料,再补充一点我的材料写成李仲武生平,做这点好事功德无量。如能在《瞿传》再版时给李仲武添上几句,也使这个好人名垂史册。”现将郭从周写的《关于瞿秋白战友李仲武生平的补充》全文提供,请编辑部考虑发表。(张慎趋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