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中午餐前活动时,钟浩小朋友心不在焉,不时地向门口张望,不一会儿,他哭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爸爸早上说了的,要来接我回家吃午饭,他怎么还不来?”我听了,以为他家里有事需要将孩子接回家吃饭,就劝他说:“时间还早嘛,过会儿爸爸会来接你的。”吃午饭了,可是他爸爸还是没有来,钟浩伤心地坐在一边不愿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将会开午饭上午第四节课,A生肚子饿,无心听课,坐在位置上呆呆地想牛肉面、面包.数学老师发现他走神,便提问他:“1.13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将会怎么样?”A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将会开午饭!”  相似文献   

3.
11点半     
上午第4节课, A生肚子饿,无心听课,坐在位置上呆呆地想着牛肉、面包.数学老师发现他走神,便提问他:“1.13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将会怎么样?”A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将会开午饭!”  相似文献   

4.
可笑星     
谁写的某后勤主任到教室检查课桌凳的保养情况,发现一张课桌上刻了几行字,心里顿觉不快,就问邻座学生:“这是谁写的?”学生探过头一看,上面写的是《再别康桥》,就说:“是徐志摩写的。”后勤主任气愤地大声说:“你告诉徐志摩,下午到我办公室去一趟!”可笑级别:将吃午饭上午第四节课,小强肚子饿,无心听课,坐在座位上呆呆地想着牛肉、面包。数学老师发现他走神,便提醒他:“1.130,小数点向后移动一位,将会怎么样?”小强毫不犹豫地回答:“将吃午饭!”可笑级别:董事长有一天,我在一年级上课。为了使孩子对自己的姓氏具有自豪感,我要求每个学生回家…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刻     
谁写的学校后勤主任到教室检查课桌凳的保养情况,发现一空位课桌上刻了几行字,心里顿觉不快,就冲邻座学生:“这是谁写的?”学生探过头一看,上面写的是《再别康桥》,就说“:是徐志摩写的。”后勤主任气愤地大声说:“你告诉徐志摩,下午到我办公室去一趟.”将吃午饭上午第四节课,小新肚子饿了,无心听课,坐在座位上呆呆地想着牛肉、面包……数学老师发现他走神,便提醒他:“1.130,小数点向后移动一位,将会怎么样?”小新毫不犹豫地回答:将吃午饭.”我是画家“大夫.”一位贵妇人尖叫着,猛然闯入一位老先生的房间,“请您一定要如实地告诉我,我究竟得…  相似文献   

6.
杜撰表扬     
袁岚 《家长》2005,(10)
家长最头疼的莫过于被孩子的老师找去谈话了;而对于孩子,在家长去学校和老师谈话之后,恐怕也将面临着一场小小的“灾难”。下午去学校接儿子,发现他一脸的郁闷,问其原因,小家伙吞吞吐吐地回答“:我犯了错误,老师要您到学校来。”原来昨天在学校吃午饭时,有个小男生先跟他说话,人家说话时老师没看见,他说话时却被老师看见了。今天吃午饭时,有个同学的牛奶赠品玩具掉在地上摔得七零八落,他和其他三个小男生忍不住地哈哈大笑,把那位同学气哭了。班主任老师发现后,严厉地说:叫你家长到学校来!”后来数学老师也说要他叫家长到学校来。儿子分析道:…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我听到一堂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指导课。它让我想起了两个关键词——“规范”与“个性”。下面是这堂课的几个片断。师:前不久,我们去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了两天的训练。在“军营”里,我们开展了哪些活动?(板书:说“军营”生活)生:队列训练。师:谁进行队列训练?在哪?把话说完整。生:我们在“军营”里的大操场上进行了队列训练。师:这就说得清楚多了。生:我们还在“军营”里的野营路上惊险地过了铁索桥。……(学生纷纷起立,争先恐后地说)师:那你能用一句最能表达你感受的话概括一下我们的“军营”生活吗?生:我们的“军营”生活丰富多彩。生:我们的“军营”生活充满挑战。……师:在这么多的活动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速降。师:把话说完整。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速降。师:说得好多了。谁再接着说说?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野炊。……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用同一种句式:“我印象最深的事是……”现在胡老师要求大家把句子的形式变一变,比如: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位置变一变,让我们的句子更多样化一些。谁来变一变?生:在许多活动中,滑草是我印象最深的。生:行军,我印象最深。师:两人都变了,谁接着来?生:对于我来说,吃午饭印象最深。师:在哪儿吃午饭啊?生:在“军营”...  相似文献   

8.
午饭时分,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把同班同学小华领回家来,我问小华为何不回家,他说:“爸妈都出门进货了,让我在学校吃午饭。”  相似文献   

9.
丫丫童语     
“叫”爸爸中午天天爸爸打电话说不回来吃午饭了,妈妈接过电话让天天听。妈妈:天天,叫爸爸。天天看着话筒想了会儿:叫爸爸。羽佳荐我抱着儿子烨烨问他:“烨烨,你对妈好不好?”烨烨回答说:“好”。那我又问他:“那对妈妈好到什么程度呢”。烨烨抱着我靠在我胸前说“:白”。(大家  相似文献   

10.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中午,正读初二的儿子月考成绩不理想,吃午饭时,我说了他几句。当时,儿子一言不发进了自己的房间。我以为儿子只是如往常一样,生一生闷气便没事了。谁知,看多了武侠小说的儿子竟然留下一纸“我要离家出走闯江湖!”便不见人影了。看到儿子的留言,我一时手忙脚乱,赶紧通知丈夫,让他拿主意:“是报警,还是请亲友一起寻找儿子?”丈夫沉默半晌说:“我立即回家,你不要闹得满城风雨,等等再说。”儿子的课余爱好是上网,丈夫虽然不知道他的QQ号,但有他的一个电子邮箱,于是给他发了封电子邮件:“儿子,我知道你生气了。我们无法找到你,…  相似文献   

11.
和儿子聊天     
有一天吃午饭时,5岁半的儿子照例讲起了他自编的“饭桌故事”。讲到一半,他突然问:妈妈,为什么大宇宙比太空大?我说:太空可能指地球以外的地方,而大宇宙既包括地球,又包括太空。儿子又问:大宇宙  相似文献   

12.
苦涩的宴请     
蔡志芳 《师道》2002,(4):59
“国庆”,长假,我回海南乡下探亲。一天,正要吃午饭,只见一位老者走到我的面前笑眯眯地问:“志芳,多年没见了。还认得我吗?”我追忆良久,实在想不起他是谁,不好意思地说:“有点面熟,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哥哥笑道:“是你读小学时的刘大任老师。”“啊,刘老师,您——”我原是想问他为何这么显老,话到嘴边  相似文献   

13.
邱少云真傻?     
在一次创新教育研讨会上,一位教师正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当播放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时,生A脱口而出:“邱少云真傻!”部分同学随声附和,部分处于暂时的茫然。执教教师不紧不慢地扫视了全班,追问到:“能不能说出你们的理由来?”生A抢先到:“邱少云是很傻。当他被熊熊烈火烧身时,我想周围轻烟缭绕,发出毕毕剥剥的响声,他完全可以打几个滚,扑灭身上的火而不被发现。可他却一动不动,直到活活被烧死。”生B接着说:“这么年轻,难道就没想到还要为国为民做更多的事情吗?真傻!”生C说:“暴露这一次目标有什么稀罕,以后多出点力,尽职尽责,不…  相似文献   

14.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一位男孩正深情地朗读着他喜爱的这段诗句。“他读得怎样?”老师征求小朋友的意见。生A:他读得很好,很动情。生B:他把最一行的“你”读成“您”了。师:好,你听得真仔细。不过,老师请大家想想,把书中的“你”换成“您”字可以吗?生C:可以,用“您”念起来好听,还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师:对,老师也觉得这位同学肯动脑筋,把“你”改成“您”字,改得多好啊!把这一段一起再读一遍。(生齐读时都把“你”读成了“您”。)这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实小朱以秀老师执教《一株紫丁…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联系他们熟悉的生活实际举实例说明问题。例如,在教学“连减”的知识后,我满怀激情地说:“哪个同学能举出生活中运用连减计算的例子?”学生们纷纷举手。生A抢先发言:“教室里共有9人,第一次走了3人,第二次走了7人,教室里还有几人?”他刚说完,其他学生就举起了小手。生B说:“老师,他说错了,不够减。”生C说:“教室里的总人数改成比10大的数,这样才能走10人。”生D说:“把两次走的人数改少些也对。”呵,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纷纷表述自己的见解。举例子的那个学生——生A听了,笑眯眯地一直点…  相似文献   

16.
宁宁上幼儿园经常迟到,有时9点来到幼儿园,还没吃早饭。为此,老师和宁宁的妈妈交换意见“:9点吃早饭会影响孩子吃午饭,希望您早点儿把他送来。”宁宁的妈妈每次都答应,但坚持不了几天,又会重蹈覆辙,老师问宁宁的妈妈“:您8点左右将孩子送来有什么困难吗?”宁宁的妈妈说“:我每天10点钟上班,宁宁爱睡懒觉,所以我会晚送他。”如果您是宁宁的老师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面对经常迟到的宁宁,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相似文献   

17.
<正>约翰从学校出来时拾到一枚便士,玛贝尔刚好看见了。“啊,你真幸运!”她说,“约翰,你打算怎么花?”看来约翰早已胸有成竹。“买巧克力。”他说。约翰没有回家吃午饭,他的妈妈穆恩夫人紧张起  相似文献   

18.
“什么?”两人异口同声,接着是不爽地将书包甩在桌子上,两人对视,走之。这便是我与同桌第一天第一时间所发生的事。由于对他有成见,所以一直不同他讲话。“小A!”一声疾呼吓了他一跳。“干吗?”他无精打采地问。“作业!”那同学眉飞色舞地看着他。小A边说边回过头:“未有。”那人不依不饶,用笔有节奏地敲打着小A的后背,小A却将身一扭甩了一句:“你这厮甚烦,告诉你没有了。”我瞥了一眼,那作业本安然无恙地躺在桌上,小A似乎意识到了,急忙将本塞进了“满满的抽屉”,快乐地走了……  相似文献   

19.
A师:“待人接物”这个成语怎么解释?生:就是待在家里,等待接受别人的礼物。B师:怎样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御屏障,若皮肤破损就容易感染。病人一多,国家建设就没法进行了,所以天下兴亡,皮肤有责。C师:硅和水生成什么?生:王八汤。D师:“头悬梁,锥刺股”是怎么回事?生:古代有个人不好好学习,考试总是不及格,他妈妈就生气地用锥子刺他的屁股,他想不开,就在屋梁上上吊自杀了。E师:如果在公共汽车上,有一个老太太站在你旁边,而你正坐着,你会怎么做?生:我会告诉她,老太太您年纪那么大,就别老是坐公共汽车了,搭出租车…  相似文献   

20.
案例师: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A:课文第十自然段写“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我觉得“站满”一词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师:你能说说不够准确的理由吗?生A:因为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而这里又写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师面向其他学生)同学们,你们有和他一样看法的吗?生:我也认为“站满”一词用得不够准确,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写“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这天漳河边上不可能站满了老百姓。生:还有,课文第八自然段写到邺“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