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需要真实的学情.不能站在教师本位凭空臆造,而是把切实的真正的学情描述出来.真实的学情不是摆设,一定是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凭空臆造出来的“学情”,往往是搁到备课本上应付检查用的,这样的学情,我们宁可不要,因为虚假的“学情”是无益的,不会和我们的教学发生任何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一、学情分析的广阔视野 “学情”,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情况。说到学情分析,我们往往会想到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分析,却忽视了学生内心的关注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执教生涯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厌学、不守纪律、沉迷网络、学习成绩差……他们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经常使得老师无奈、家长无助。然而“问题学生”真的就如有些老师认为的“无药可救”?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要想展现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学情检测是了解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检测手段.学情检测是平时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过,有不少学生与老师都把学情检测仅仅看成是一次考试或考查,都将视线集中在分数上,而忽略了学情检测的真实价值,使学情检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实际作用,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上走了很多的弯路,做了大量的无用功.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学情检测:一般地,学情检测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基本技能,是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情  相似文献   

5.
“学情”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在传统的教育理念里,我们经常会提到“学情分析”,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预判,也就是常说的“备学生”。“学情”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个体间的特点与能力的差异,它应该不仅只指教师课前的分析,而是应该贯穿在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整个的教学过程都需顾及学生的兴趣、经验和能力。所谓“学本”“学案”一类概念,其前提都是了解你的学生。“教”即“学”,“学”即“做”。换言之,“教学”即“研究”,“研究”即“问学”。不过,新观念来得迅猛,以至我们来不及消化。照猫画虎地做,自然会生出粗陋的行为和不适的感觉。诸如重“学情”主张,已流于表面化,与教学目标的实施脱节得厉害;忽略学生的真实信息和经验,并将其混同于一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环境;止步于对教学资源的描述,而很少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等等。总之,我们还不能将“学情分析”转化为实施教学策略、施展教学智慧的依据,不能使其成为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的基础,不能由此真实地反映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准备的准确把握,因此也难以从中看到它与教学目标的呼应程度。  相似文献   

7.
张圣 《成才之路》2014,(20):96-96
一般情况下,江苏省高考要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来组织教学。特别是语文高考复习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老师通常会把这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定义为“查漏补缺、重点突破”,这本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战略决策,但是在实践中,却往往变成了老师在拼命地研究考纲,分析高考真题或是最新模考题,然后想当然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教给学生,却大大忽略了对学生主体的潜心研究、仔细分析,从而南辕北辙。所以,我认为这一阶段复习备考时,要回归学生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漏缺”,注重对“学情”的关注。学情,既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情况分析,也包括学生的学习状态的情况分析。在这个复习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决不可本末倒置。因为,最后高考的语文成绩还是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关注“学情”,就是要调动学生复习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因“情”施教,重点突出,归纳整理出每个学生的“易错点”,实施真正的有效复习。  相似文献   

8.
一些学生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对老师“敬而远之”呢?有些学生向来害羞,一看到老师就紧张、拘谨,平时遇到老师或低着头,或用书本遮住脸,或目光游离不定,或赶紧“逃之天天”。这类学生本来就不大合群,难以和同学谈到一起、玩到一块,你还指望他们遇到老师会大声问好吗?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进行单句分析教学时,经常会遇到兼语词组或连动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如果使用中心词分析法直接进行教学,学生很难接受,就连老师有时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我们都挤在船头看打仗”一句,“在船头”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牵连运动问题”.此类问题也是近年来高考和各地模拟考试中的热点、难点,学生常常为此感到苦恼而难于人手,甚至一些老师对此分析也不是很清晰.本文对这类问题进行归类探究,以达到画龙点睛、举一反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1.
王军 《考试周刊》2011,(42):150-151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学生对练习感兴趣时,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听老师的讲解,认真仔细地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在老师布置练习时,会一丝不苟、认真刻苦、勇敢顽强地完成。当学生对此练习无兴趣时,上课时会心不在焉;做老师布置的练习时,  相似文献   

12.
一、全方位分析学情,找准教学设计的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育。”如今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往往会超出教材上的教学起点和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也已略知一二。可见,深入、细致、全方位地分析学情是找准教学设计起点、搞好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前提。全方位地分析学情,首先要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达到何种水平,这一…  相似文献   

13.
邹伟 《教学与管理》2022,(23):44-48
学情分析是促进精准化教学的关键,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学情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而导致的盲目性教学、偏差性教学、浅层性教学等低效教学现象频现。通过数学实践发现,学情循证分析可以得出学生真实、准确、全面的现实起点,纠正经验性的偏见和无实证分析的偏离,有了对学生“在哪里”“到哪里”“怎么去”的真实把握、深刻洞悉、创造性驾驭,才能让精准化教学真正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令教师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提问举手回答问题,恐怕每一位教师都遇到过这种尴尬的情况。面对学生无动于衷地低垂着“高贵的手”,老师们的确大伤脑筋。有的老师会长叹“朽木不可雕也”,有的教师会为此大动肝火。然而“龙颜大怒”只会使学生更加地“诚惶诚恐”,牢骚也根本无补于事,不如静下心来分析一下这里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小学或中学,时常会发现有学生被赶出教室,还会看到或遇到个别学生在校门外、墙角处窥视、徘徊,几天不能进教室。问其原因,得到的回答是:“我们老师不要我了。”再问详情,则回答说:“作业没有完成”、“没有打扫卫生”、“违反了纪律”……有些学生怕老师将这些事告诉家长,自己不敢跟家长说,只好在教室外、校外消磨时光。  相似文献   

16.
陈隆升老师的《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是笔者研究生入学时读的第一本语文教育专著,而今重读,仍有初读时“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受. 本书是“语文教育新论”丛书中的一本,是我国第一部从“学情分析”的视角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研究的论著.全书共七章.第一章概述语文课堂“学情视角”缘何需要重构,指出视角匮乏造成的学情难题,提出课堂观察的新形态,界定了学情视角的内涵与外延.第二章以“学情分析”袭用框架为切入点,对其悖论进行批判并重构了“学情视角”的分析框架.第三至第五章采用问卷调查、课例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分别对学情分析的三个阶段——学习起点分析、学习状态分析及学习结果分析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朱一萍 《考试周刊》2011,(74):229-230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走进当今的课堂,合作学习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随处可见。可是我们经常会看到或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缺乏合作意识。而且不会合作;经常会出现“搭车现象”,即个别同学积极参与,其他同学袖手旁观;老师指导抓不住重点,师生间不能有效地互动:课堂讨论形式过于单一,学生渐渐地对讨论产生厌烦情绪……形式上是合作,而效果并不理想。如何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让合作学习焕发出生命力?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常听一些语文老师这样对学生说:“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偷。”“如果同学们不会写,可以抄范文。”结果导致很多学生懒于观察、疏于思考,写出的文章和例文几无二致。虽然我们不反对背一些好的范文,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可惜传统的教育体制束缚了老师,也束缚了学生。为使学生稳得高分,语文老师们煞费苦心地开展以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教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往往都会遇到一些具体的、很难说得清的、学生们常常争论不休而不得不请求老师裁决的问题,这就“逼”得我们去钻研,去探求了。而要圆满地为学生释疑,就事论事不行,照搬语法概念,学生不一定就能领会,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实际,找出规律,使学生掌握“钥匙”,再遇到类似问题,便可举一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过于深奥的问题。面对这些“疑难问题”,老师如果事先没有思想准备或考虑不够周全,是很难给学生一个圆满的答复的。而急于处理又怕搞不好会导致课堂教学出现难于收拾的尴尬局面。于是,有些老师便选择了“放弃”———或说这一问题超出了所学知识的范围,先放一放;或说该问题过于深奥,难度较大,此时可不做深入探讨,以后我们再慢慢研究,从而将问题搪塞过去,束之高阁。殊不知,你这样做不仅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讨问题的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