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粱劲舟 《世界发明》1998,(12):27-27
有一次,记者问软件大王“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如果有机会进入时光隧道,他最希望回到何时何地.比尔·盖茨立即答道:“1947年12月的贝尔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3月10日,世界软件巨子、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的深圳之行,给中国人带来了“维纳斯计划”,紧接着在半个月之后,即3月25日,中科院软件工程研制中心(凯思软件集团)也针锋相对地推出了“女娲计划”。无论是“维纳斯计划”还是“女娲计划”,都涉及到一只带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机顶盒。因此,IT业界、家电业界和公众,都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机顶盒。  相似文献   

3.
威廉·比尔·H·盖茨现任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软件设计师,是当今全球公认的个人及商用电脑、软件、服务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在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的财政年度中,微件公司的年收入高达253亿美元。其麾下4万余名员工广泛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他和他的两个姐妹在西雅图度过了他们的童年时光。其父威廉·H·盖茨二世是西雅图的一名律师。母亲玛丽·盖茨是一位教师,曾任华盛顿大学董事、国际联合会主席等职。 比尔·盖茨少儿时代曾先后就读于美国的公立小…  相似文献   

4.
世界首富、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在谈到发明创造时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在人类发明的长河中,快速创新是那最激动人心的瀑布,是最蔚为壮观的大自然奇观。”如果我们细心地剖析比尔·盖茨是如何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就一跃而成为世...  相似文献   

5.
“电脑梦神”──海因茨·尼克斯道夫胡羽仿佛一夜之间,“全球网络系统”便成为信息革命的最大“冲击波”。“电脑奇才”──美国微软公司的年轻总裁比尔·盖茨,挟着这股强劲的东风,1996年6月底亲自飞临上海,发布推广他的天才之作──“95视窗中文版”电脑软件...  相似文献   

6.
世界首富、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最近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采访时指出:“我们在进行一项新的发明或革新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项发明或革新能否比传统的能够达到同样目的的产品更简单、更方便,这是发明创新能否获得巨大成功、能否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关键。” 比尔·盖茨在这次谈话里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信息时代新产品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简便,简便是现代发明的最高境界。”这一点其实也正是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霸主的奥秘。我们的发明家在发明新产品之时,如果能够从信息时代对…  相似文献   

7.
2003年2月27日,比尔·盖茨在北京主持“新一代软件技术”大会,陈榕没去。 陈榕正忙着完善刚刚通过鉴定的产品,没时间给自己过去的老板捧场;而比尔·盖茨也绝不会想到,此时的北京,一名曾在自己手下干了多年的部下,在鼓捣一个叫做“和欣”的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8.
与比尔·盖茨的“要让全世界的每一台电脑都装上Windows”一样,美国思科系统总裁约翰·钱伯斯也有一句名言:“让网际网络连接到全球每一处。”今年50岁的钱伯斯在高科技产业已与微软的盖茨和英特尔的葛洛夫鼎立而三。葛洛夫严谨而强悍,盖茨聪明而霸气,钱伯斯则亲切而专注。但是,笑容可掬、声音轻柔的钱伯斯有更大的野心。  相似文献   

9.
虽然他已是无人不知的世界首富,虽然他已出版了两本畅销全球的计算机书籍--《未来之路》和《未来时速》,但盖茨仍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想要探知世界的小孩子”;他给人以谦谦君子的印象,好像从未受过权力的腐蚀,只要走进盖茨的世界,我们就不难看到这位世界强人的真正自我。聪明得可怕比一般人要幸运,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降生到了西雅图一个富庶的家庭,父母均为当地名流,而他的曾祖父是西雅图国家城市银行的创始人。比尔出生前,盖茨家族的势力就已经渗透到了商业、金融业、教育业和法律业。1967年,盖茨进入精英…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知识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素质和智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什么能在短短的20年里创造了51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为世界首富?就是因为在他手下集聚了数千计的优秀人才,其中比尔·盖茨就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他“精明、精力充沛、富有幻想”,既懂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善于创新,善于把握市场机会。海尔集团是我国创出上佳业绩的大型企业之一,它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力BN国内最大的…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1月9日,微软新一代主流产品WindowsXP的正式面世。据称XP对于微软而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微软的家用和商用操作系统将第一次统一到更先进和稳定的NT内核上。用比尔·盖茨的话说就是:“随着视窗XP的面世,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令人振奋的个人计算机时第二道愿景25年前(1975年),微软在20岁的比尔·盖茨手中诞生。这个腼腆的年轻人说他将使电脑进入每个家庭并摆放在每张办公桌上,当时这被认为是《一千零一夜》里的预言。尽管匪夷所思,但这确实是微软的第一个愿景,而且这20多年来,这家公司正在实现…  相似文献   

12.
1975年,20岁的比尔·盖茨在微软诞生之时宣称,他将使电脑进入每个家庭并摆放在每张办公桌上,当时这被认为是匪夷所思的。20多年来,微软公司正在通过不断地创新实现着这个誓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发展得最快的世纪!在20世纪里,有几个人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他们是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汽车生产线发明者兼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福特、创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创办“微软”和“雅虎”成为知识经济的发动者和象征的比尔·盖茨及杨致远。然而,他们的文凭都不是很高。爱迪生、福特和莱特兄弟只有中学文化,爱因斯坦则是瑞士联邦工艺学校毕业的中专生,比尔·盖茨和杨致远两人大学尚未毕业。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在科学理论、经济实体、发明革新方面,取得他人根本无法比拟的具有革命性的辉煌成就呢…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04,(4):28-29
大科学家牛顿的跳槽或“弃研经商”不仅在他那个时代得到的是负面评价,即使在今天,无论是科学史学家还是一般人,谈到牛顿的这段经历都还颇有微辞,或加以否定。正如今天也有很多人对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的弃学经商不屑一顾一样。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看来,将来能够超过他的只有两人:迈克尔·戴尔和杨致远。的确,未近不惑之年的戴尔不仅使40开外的盖茨大有“廉颇老矣”的慨叹,并且戴尔公司连续三年45%的利润增速也着实让微软瞠目,而《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戴尔公司位居第210名的耀眼席位则更使微软自叹弗如。戴尔奇迹的背后是一套与众不同的“戴尔直销”。营销直通车迈克尔·戴尔,1965年出生于美国休斯顿,父亲是集邮迷,母亲是股票经纪人,这使戴尔从小对价格就很敏感。有人用弗洛伊德的方法来分析戴尔的童年,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实。比如小学三年级时,戴尔在杂志上看到…  相似文献   

16.
比尔·戴维斯是世界第一流的保险推销大师。在他的退休会上,吸引了保险界的各路精英。许多同行问他:“推销保险的秘诀是什么?如何才能像你一样成功?”比尔·戴维斯坐在台上,自信地微笑着,看来对回答这个问题是胸有成竹,早有准备。这时,全场灯光逐渐暗了下来,接着从幕后走出了四名彪形大汉。他们合力扛着一座铁马,铁马下垂着一个大铁球。当现场人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铁马被抬到一个十分结实的讲台上。比尔·戴维斯手执小锤,朝大铁球敲了一下,大铁球没有动;隔了5秒,他又敲了一下,大铁球还是没动。就这样,每隔5秒,他都再敲一下……10分钟过…  相似文献   

17.
迈克尔·布朗小档案 生年:1958年 学历:哈佛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职务:昆腾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最崇拜的企业家:首先是戴尔以及他对信息产业的影响。其次,吉姆·克拉克。还有比尔·盖茨,毕竟微软以一项标准改变了计算机产业,数量极大而且大量销售给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维纳斯”现象 20世纪最后一年的3月10日,微软公司的总裁、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给中国人带来了促进电脑进入家庭、和电视电话相连的“维纳斯”计划。一时间,四通、联想、海尔、裕兴、步步高等几乎所有中国家电信息行业知名企业的老总们云集深圳,聆听比尔·盖茨的宣讲;国内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9.
刘永 《百科知识》2007,(8S):25-26
所有人都说金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像“股神”巴菲特那样。巴菲特对美国经济有着异乎寻常的影响力,他的资产大约在440亿美元左右,最近他刚刚向比尔·盖茨基金会捐出300亿美元用于艾滋病和疟疾的防治工作。但是研究发现,原来巴菲特的这一捐赠行为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种自然行为。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小组证实,当人一心“向钱看”的时候,在工作中会表现得更为独立,很少向人求助,也不会给予人帮助。  相似文献   

20.
走向未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微软公司掌门人比尔·盖茨曾经写过一本书《走向未来》,在书中他描绘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前景,短短数年后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甚至是身处潮流浪端的比尔·盖茨们的想象。因此,当我们展望伴随着信息技术而生的电子政务或说电子政府的未来时.我们可能不免要怀疑我们自己的想象力是否足够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