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书信真实记录了边塞戍卒的生活和情感,为了解汉代边塞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展现汉代边塞诗产生的社会背景,边塞诗与边塞战争的互动关系,边塞诗的语言风格、诗歌意象及表达技巧提供了重要材料,为考证上古征戍诗向边塞诗的过渡与发展提供了文本参考。将传世文献中的汉代边塞诗歌与出土简牍书信进行对比研究,发掘汉代丝绸之路沿线戍卒书信的文学史料价值,对拓展丝绸之路文献研究,进一步了解中国早期边塞文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文章着重 述了在诗歌全盛时代唐诗的创作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顾等人参与的边塞诗派,他们凭借着各自深厚的艺术功底,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边塞诗派在唐代众多的诗歌流派中,独树一帜,边塞诗人所创作的边塞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真情实感,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边塞诗的和,犹如异卉奇葩,给唐诗盛开的百花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对唐代边塞诗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倾向:一方是极力赞美唐代边塞诗所包含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所描述的边塞美景,一方则是无情揭示唐代边塞诗所蕴藏的反战、厌战情绪和边塞的悲凉痛苦:章主要通过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分析,认为唐代边塞诗深层的思想主题应该是民族和解,主旋律是呼吁或赞美以战求和的民族和解方式与途径。唐代边塞诗人们无论是歌颂边战还是反对边战,心目中的忧虑和诉求是:一方面要敢于勇于用战争来制止边衅、平定侵扰,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安民怀柔的边疆民族和解政策,以战求和,因和化战:  相似文献   

4.
边塞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其产生就品评不断。20世纪80年代,关于该题材的研究较之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新世纪,在世纪之端的十三年中边塞诗的研究又体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除继承上世纪在边塞诗研究领域中有关个体研究、对比研究、继承关系等研究方法之外,文化学、历史学、地域学、民族学、美学、传播与接受心理等相关知识的介入,使边塞诗研究呈现出全新面貌,丰富了边塞诗研究的内涵。基于新世纪以来在边塞文学领域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文章、硕博士学术论文及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加以检索统计,以历代边塞诗创作为阐述重点,并结合上世纪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新世纪边塞诗研究现状有一全面客观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浅论高适与王昌龄边塞诗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适和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他们的边塞诗作代表着当时边塞诗的最高水平。但因为个性、经历、时代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二的边塞诗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唐代边塞诗具有多元的思想内容与多变的表现手法,展现了边塞征战、边塞生活和边地风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精神文化遗产。因此,边塞诗的英译研究对于我国文化"走出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全球文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然而现在国内对于边塞诗的英译研究近乎空白,目前面世的诗歌英译著作中,罕有以边塞诗为主题和研究对象的著作。本文就边塞诗的特点、边塞诗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边塞诗,即以边塞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或背景的诗歌。在唐代,边塞诗迎来了第一个高峰,大批诗人书写边塞风光,抒发壮志豪情。而在盛唐边塞诗坛中,王昌龄以其瑰丽奇伟的边塞诗创作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边塞诗共有23首,约占其现存诗歌总数的九分之一。这些边塞诗的创作离不开他进士及第前的边塞游历:"数年间(约开元十四年左右),他漫游西北边塞,到过泾州、萧关、临洮、玉门关一带,足迹可能远涉葱岭以西的碎叶。  相似文献   

8.
边塞诗及其特质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塞诗是一种以历代的边塞防卫为前提和背景集中表现边塞各类题材内容的诗歌。边塞诗的特质表现在:1、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2、有鲜明的边塞地域性;3、有特殊的时代性;4、有深厚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唐诗的研究领域里,围绕着边塞诗的问题争论甚为热烈,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对于推动唐诗的深入研究必将起到重大的作用。笔者准备先就什么是边塞诗,是否有边塞诗派,边塞诗人;关于边塞诗的渊源这三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边塞诗的概念。研究任何事物,首先必须弄清其事物的概念,否则,概念不清,就容易造成研究事物时的指代混乱。研究边塞诗,也毫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唐代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创作,尤以盛唐为最。其原因之一是《诗经》到初唐边塞诗积累的结果。但唐边塞诗的直接先驱,应是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之作。唐诗人多精通乐府,擅长以乐府形式写边塞题材。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对唐边塞诗都有直接的巨大的影响。从诗歌的内容上,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探究二者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南唐诗在五代十国诗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至今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对南唐诗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以前的研究较为肤浅,主要是点评、感悟式的评价;20世纪以来,对其研究才陆续展开.南唐诗有着丰富的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和70年代现实主义运动的洗礼,台湾诗歌80年代以后已进入诗思和诗艺的多元化发展时期。较之大陆诗歌长期重视“写什么”,台湾诗歌更重视“怎么写”,强调诗歌文体实验和探索精神。就诗歌艺术形式的变革而言,除了“图像诗”的视觉美学实验与“新格律”的新探索以外,台湾当代诗歌的文体革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具体表现为文类边界的突破以及技术与诗艺的遇合。  相似文献   

13.
如果从20世纪美国推出一位民族诗人的话,那就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该文从语言、风格以及主题对他的几首哲理诗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展示其诗中蕴含的真理、智慧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秉承传统的诗歌形式.以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经历描述了现代人疑惑、失落的两难困境,这也是弗罗斯特的诗长盛不衰的原因。文章以弗罗斯特的诗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yening为例.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了这首诗的结构特征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南北朝边塞诗的创作多采用模拟乐府古题的写作方式,这种表现方式丰富了某些乐府古题的情感内涵和文化蕴合。尤其是齐梁时代拟乐府赋题法的确立扩展了边塞诗的题材和主题,促进了艺术表现技巧的进步,建立了边塞诗一些特定的意象模式,直接影响到边塞诗的审美走向。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边塞诗发展的极盛时期,中唐大历十才子和盛唐边塞诗派都写作了大量的边塞诗作。但二者虽属同一题材,可在抒情方式、诗歌意境、写作笔法、诗歌形式等审美特征上呈现出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南朝陈代的诗歌受人关注的主要是宫体诗,它是梁代宫体诗的延续,以赏玩的笔调表现女性生活,成为陈代诗歌中的一支。然而陈代还有山水诗、边塞诗,二疏离了宫体诗的风格,前步竟陵八友山水诗的后尘,更多承袭的是谢朓山水诗中清丽的风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齐、梁诗的风格;后出自以军乐为乐的风习,在对边塞生活的表现中,呈现出新的诗歌面貌,从而奠定了唐以后边塞诗的基本主题和风格。  相似文献   

18.
表现主义美学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其非理性的生命直觉、内在激情以及抽象的哲理思考,构成了创作表达的朦胧、虚幻和神秘。“文革”十年浩劫后出现的朦胧诗潮,从创作观念到表现形态上,都呈现出了与表现主义美学相似的特征。在八十年代现代主义大举回归中国诗坛的背景下,梳理朦胧诗潮的发展轨迹,就可以看出表现主义美学观对朦胧诗潮的形成产生过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许丰田 《海外英语》2012,(6):204-206
T.S.Eliot,a great American poe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is a spokesman of the Imagist Movement.He emphasizes describing the rotten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the decayed morals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Prufrock that T.S.Eliot described in his early poems is timid,hesitant,sensitive,anxious,lack of will and confidence;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detailed behaviors of the characters in Eliot’s early poems and reveal the major image of modern men more clear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