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谈之风在魏晋时期盛行,是有它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思想根源的,表现清谈这一社会现象是《世说新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书中从不同侧面,真实、具体、集中地记载了清谈的场面.清谈之风的盛行,为一些名士们钓取功名禄位开辟了捷径.清谈除了所涉及的一些哲学问题外,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所以当时一些有政治头脑的人就清楚地认识到了清谈对国家的危害性,书中对此也有所反映.《世说新语》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认识历史、接受清谈误国的教训,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汉末至魏晋时期兴起的谈玄论道的清谈活动,不仅对雏护当时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在中国美学和哲学的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对清谈的产生、内容、它的审美和哲学价值及历来对清谈的评价等方面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论证,重新评价了魏晋清谈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斌 《文教资料》2012,(6):101-102
在魏晋时期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士人们向往自然、重视生命、展示个性,宽袍大袖与清谈作为当时的一种社会形式,反映出其对个体审美的一种要求,折射出那个时代特有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玄学是魏晋时期通过清谈深入探讨宇宙社会人生之本体的思潮和学说,对当时的文化、教育、艺术、宗教以及社会生活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还与后世佛教、道教以及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定关系。玄学清谈在表现形式及其实质方面与当代课程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教学对话及其理解性实质有许多相似之处。整理、挖掘玄学思潮中的教学对话及其理解意蕴,对完善教学对话理论、指导当今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六朝士人的文学创作与盛行的清谈活动有着密切联系,钟嵘出身于《易》《老》传家的颍川钟氏,其家学渊源与清谈内容的重合不仅使他参与清谈活动具有天然的优势,而且影响到了《诗品》的创作意图与体系建构。作为士人清谈活动的集大成之作,《世说新语》对《诗品》的影响可以看作清谈风尚对钟嵘创作影响的缩影,其品藻方式、批评范畴、审美取向都深深影响着《诗品》的成书。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是晋朝刘义庆辑录了当时名士清谈、风流自赏的志人小说。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尤其是《贤媛》中的女性,以其人格独立、才识过人、敢于表达自我、彰显个性而受到士大夫门的赞赏和敬重。当时的社会生活氛围及主流价值观对这些女性形象的熏陶和影响对当代青年学生的培养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词汇发展史上,外部原因是催生新词新义的重要力量,透过某个时代的新词新义,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社会变化。《洛阳伽蓝记》新词新义产生的主要外因有四个方面:一是门阀制度的影响;二是清谈风尚的影响;三是佛教的影响;四是生活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魏晋清谈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三红 《培训与研究》2006,23(9):43-45,52
汉末至魏晋时期,形成一股弥漫整个魏晋的谈玄论道的清谈风气,辨名析理的清谈活动,对魏晋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对清谈起源、清谈分期及流派、清谈内容、清谈形式问题及清谈的评价等方面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论证,重估了魏晋清谈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学术史和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记载了很多僧人的故事,从他们与名士清谈、交游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当时佛理研究的深入以及佛教在当时的传播情况。以《世说新语》为基础,去考察当时僧人的文化素养,与名士交游的情况等等,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佛教在上层社会的传播提供了很多材料,从中可以具体地感受到当时佛理与玄理相互渗透、僧人与名士共入一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魏晋玄学发生于魏正始年间,玄言清谈亦始于正始年间。清谈与玄学相结合,所谓正始玄风或正始之音,即指这时期的玄言清谈。本文试从正始玄学发生之历史背景出发,通过了解以王弼、何晏等为代表的正始名士来探讨正始玄学的的玄谈品题及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万福 《历史学习》2003,(11):16-16
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清谈”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的,亦谓之“清言”。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是,不言民生,谁要谈及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因此,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被称为“清言”。这种“清言”在当时很流行,特别是统治阶级和有文化的人,更视之为高雅之事,风流之举。他们在一起讨论争辩,各抒歧异,摆观点,援理据,以驳倒他人为能事。由于上流社会的普遍参与,“清谈”成为时尚。“清谈”的方式,绝大多数属于口谈。而就口谈而言,又有几种方式。一是两人对谈,即所谓主客对…  相似文献   

12.
“世说新语时代”是一个独特的时代。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联系,那时的士人在日常生活和文学艺术中体现出独特的追求和个性,即:精神世界中的喜好自然、尚情任性、崇尚清谈。需要指出的是,在他们光彩夺目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痛苦的灵魂,这才是当时士人风度的底蕴。  相似文献   

13.
魏晋清谈之风盛行,《世说新语》向来被视为“清谈之书”。此书“清谈”的主要内容,即“三玄”、“三理”和“才性四本”;概括了四种“清谈”功过的主流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是一部纂缉旧文的小说集,与旧文相比,其叙事在叙述方式上有着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不清、故事人物的背景不明、故事情节不完整等特点.文章认为,魏晋的清谈时风对这种叙述特点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并从崇尚简约、崇尚机敏、崇尚韵趣的清谈价值取向和有无之辨、言意之辨等清谈命题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魏晋时代的清谈,是中国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问题。陈寅恪先生论及魏晋清谈的实质时说;“魏晋清谈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此时期的清谈为当日政治上的实际问题,与其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换言之,此时期的清谈,是士大夫借以表示本人态度及辩护自身立场的东西。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淡至东晋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畜,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做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陈先生的论断,为我们研究曹魏时期的清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在南北朝一章中提到士族文化上崇尚清谈。但由于教材对士族持全盘否定态度 ,容易误导学生对清谈产生偏见。本文想就清谈之风的成因及其地位等问题作一探讨 ,还学生以全面而真实的史实 ,肯定清谈应有的历史地位。何谓清谈 ?清谈 ,亦称“玄言”、“玄谈”、“谈玄” ,是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始于魏 ,上承东汉末清议 ,从品评人物转向以谈玄为主 ,以《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为基本内容 ,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义 ,摈弃世务 ,专谈本末、体用、有无、性命等抽象玄理 ,到晋王衍辈 ,清谈之风大盛 ,东…  相似文献   

17.
东晋时期,士族清谈玄理风靡一时。这种风气对当时文坛影响很大。表现在作品内容上严重脱离现实,艺术上“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直到东晋末年,陶渊明创作的诗文才打破了这种局面。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归去来兮辞》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清谈始于魏晋之际,与东汉末的"清议"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清谈的内容为"才性"、"三理"、"三玄"。清谈的方式为依方辩对,反复诘难。对清谈的评价,或以为败坏名教,清谈误国;或以为有利于各士族集团的团结和思想的解放。  相似文献   

19.
蒲日材 《天中学刊》2007,22(3):55-57,62
《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宁稼雨教授认为主要是陶氏家族在东晋没有取得世家大族的地位和声望所致。王建国博士商榷说一是与《世说新语》的收录旨趣有关,二是陶渊明那时的地位和影响远非我们现在所想象的那么重要。细较二人研究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是陶渊明不是清谈之士,其次还有家世衰微破落、文风平淡等,在当时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和足够的声誉所致。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16,(1):33-36
阮籍为了躲避当时朝廷的拉拢和迫害,行为上表现出"狂"的特点,其本质是佯狂,是阮籍对统治阶级的消极反抗;阮籍表面上"谈玄"、"清谈",但是其内心仍然不能接受道家核心思想;阮籍狂放不羁的前提是明哲保身,保全性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