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国近现代教育家林砺儒将全人格的教育作为中等教育的目的,其意义在于:切中国民教育体系的核心;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坚守中等教育的基础性;是抵制功利主义对基础教育侵蚀的利器;培植了会通中西、学贯文理、志在振兴中华杰出人才成长的沃土。以全人格的教育作为中等教育的目的,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教育由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成人)教育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基础教育包括初级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中学),初级教育和初等教育也称为第一阶段教育,中等教育也称为第二阶段教育。初级教育由各州社会发展部成文教部负责。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均属各州文教部管辖。在德国的中等教育即第二阶段一级教育中,包括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和总合中学四种类型学校。而第二阶段二级教育主要是指完全中学、总合中学的高中部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中等教育又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属于“普九”范围,是义务教育;而高级中等教育则是非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在教育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下接初级中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深化和发展,上接高等教育和劳动世界。由于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中级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普九”任务基本完成以后,高级中等教育的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拟对高级中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课程改革作些探讨。 一、教育现代化:讨论问题的基点 研究高级中等…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捷克斯洛伐克的教育可分成如下阶段:幼儿园(6岁以下)、基础教育(7~15岁)、中等教育(16~20岁)和高等教育。其中,基础教育分两个阶段,前六年为第一阶段,后二年为第二阶段,开始开设一些选修课,如俄语会话。基础教育八年和中等教育的前二年属十年义务教育阶段,完成了中等教育的前二年的学习后,继续学习某些课程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对非洲国家的基础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博茨瓦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基础教育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博茨瓦纳以中等教育改革为重点推动基础教育千年目标的进程。其改革措施包括: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通过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解决政策的适切性和课程设置的合理化等。同时,博茨瓦纳中等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1980年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以来,我省高等师范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基本形成了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师资力量有所加强,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教育质量逐步提高,为中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师资,对发展我省中等教育事业,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与中等教育对高等师范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院校或同志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存在着盲目追求高层次和向综合  相似文献   

7.
适应基础教育需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安徽师范大学为基础教育服务,是高师教育的神圣职责和根本任务;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的中等教育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时刻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作为安徽唯一的省属重点师大和江淮大地中等教育师资的摇篮,我校始...  相似文献   

8.
关于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庐江县圣桥镇羊妃小学丁长春一,基础教育的概念基础教育是全日制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或小学和初中教育的总称,这已是共识。但它的内涵却没有被人们重视,于是,“基础教育是教育(高等或中专教育)的基础”,“小学是基础的基础”的说法便在不...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基础教育?自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启用“基础教育”这一概念以来,人们通常只把它看作是全日制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或小学和初中教育的总称,对于它的内涵则少有更深层的思索。于是,基础教育是和专业教育相对应的,是为高等或中等专业教育打基础的看法便在不知不觉中为许多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巴西教育系统主要由三级教育组成: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为八年义务教育(7-14岁),其课程分统一课程与校定课程两部分。据1991年统计,7-14岁儿童入学率为91.5%,其中86%在正规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一、现代教育对基础数学教学的要求 普通中小学教育是对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时限的一般教育或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不同于以就业为目标而进行的定向专门教育(职业教育),也不同于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门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有它自身的特点,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思想品德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它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环节,是为所有行业培养人才打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密云县委、县政府不断提高对抓好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既抓经济,又抓教育。使我县的基础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加快了步伐,教育开始走上了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宽广大道。  相似文献   

13.
引言2001年,太平洋地区教育部长一致同意通过了"基础教育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合理的国家教育政策和规划框架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国家都应以合适的国际标准和资格为尺度,考虑建立一个覆盖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是一种横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纵跨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泛基础教育".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性制度作为保障,"泛基础教育"存在许多制度壁垒,使基础教育改革难以突破.为此,应将基础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制度重合起来,使之成为国家提供的普惠全体人民的国民基础教育.同时,确立高中阶段教育独立的学制地位,建立基础教育后的多元化分流机制,为沟通基础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的创造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一、改变“泛基础教育”制度设计。使基础教育成为普惠全体人民的国民基础教育 从历史和现实看,我国基础教育在制度设计上,横跨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与非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两种类型,纵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普通初中和高中)三个层次,构成一种典型的“泛基础教育”,其本身与其他教育阶段存在严重的制度壁垒。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词整中等教育结构的任务,而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涉及到整个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的改革。在这里,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一一般说,基础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以前的教育阶段。长期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形成了一个单一的结构,即为升学服务的培养目标体系。以高中为例,尽管在事实上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升入高校,但是却要求所有的学生按照同一种课程设置进行学习。虽然现在部分学科实行了两种教学要求,但又明确规定了基本要求即高考命题的范围。因此,这一措施,并没有摆脱原来为升学服务的目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它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基础教育也正在经历解构和建构的阵痛,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宜宾学院学报》从2011年起特开辟"基础教育研究"专栏,该栏主要介绍国内外基础教育办学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是针对当时升学教育为主导的教育弊病而提出的,它深刻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未来社会的兴衰,决定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基础在教育,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也要靠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核心是要造就一支数量宏大、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20.
英国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以课程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大讨论,经过十多年的反复酝酿、研讨,终于在1988年7月29日正式颁布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5—16岁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考试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如果说1902年教育法推动了英国公立中等教育的发展,1944年教育法确立了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组成的英国公立教育体系,那么《1988年教育改革法》将使英国基础教育在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