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许多父母发现孩子喜欢插话,特别是当大人专注于讨论某件事情时,孩子更喜欢打断大人的讲话;越是不理他,他越是非让你听他说不可。而往往孩子的这种方法,会得到大人的注意,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这种方式很管用,他也就越喜欢这种方式。很明显,大人并不喜欢孩子的这种习惯,但恰恰是大人帮助孩子形成的这一习惯。其实,孩子爱插话是孩子想引起大人注意,不愿意被冷落一边的心理在作怪。  相似文献   

2.
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什么?是沟通。子女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是沟通。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做父母的感叹:“孩子长大了,就不听大人的话了。”其实,这主要是父母与孩子缺少沟  相似文献   

3.
在大人眼里,听话的孩子是乖孩子、好孩子。在孩子的眼里,也是一样,听话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在有些父母的心里,唯恐一听孩子的话,就把孩子惯坏了,其实想想,孩子处处听我们大人的话,不但没有把我们这些大人"惯"坏,还让我们更加疼爱孩子、关心孩子。  相似文献   

4.
在大人眼里,听话的孩子是乖孩子、好孩子。住孩子的眼里,也是一样,听话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在有些父母的心里,唯恐一听孩子的话,就把孩子惯坏了,其实想想,孩子处处听我们大人的话,不但没有把我们这些大人“惯”坏,还让我们更加疼爱孩子、关心孩子。反之亦然,我们也需要听孩子的话。  相似文献   

5.
一些年青的父母,在高举拳头,列数着孩子的条条“罪状”,扑向犯错误的孩子时,心中的信条是:不打不成器! 还有一些年青的父母,老爱责骂孩子,孩子在吃饭,也得听大人训斥、责备。他们在给孩子念“咒”时,心中的信条又是:不骂不成器! 真是不打不骂不成器吗?不。  相似文献   

6.
肖梅 《家庭教育》2001,(12):20-21
四川威远李桦读者来信说:“我儿子越来越不听管教,总是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无论我说什么,他都好像没听见一样无动于衷。常常是我火冒三丈,他依然故我。我怎样才能让儿子听管教?”不听管教,把大人的话当耳旁风,是常见的家教问题。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怎样才能让孩子听从父母的管教,本期由来自上虞和杭州的父母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大人眼里,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好孩子.在孩子的眼里也是一样,只有听话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在有些父母的心里,唯恐一听孩子的话,就把孩子惯坏了,可是细想一想,生活中,孩子听我们大人的话的时候多,不但没有把我们 "惯"坏,还让我们更加疼爱孩子、关心孩子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8.
《山东教育》2008,(7):126-126
孩子做事拖拉是令父母头疼的事,有时父母怎么催促都不管用。难道是孩子故意想让父母生气吗,当然不是。孩子对时间的感觉跟大人不同,他们某种程度上生活在“没有时间”的状态下。当父母催促时,他们会感到不舒服。“8点钟你必须到幼儿园!”这话让孩子听起来很抽象,他们对此根本不理解。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太原市一家长来信说:10岁的儿子,小时候挺可爱的,可近一年来,挺烦人的,孩子越来越不听大人的话了,还顶嘴,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感觉父母越来越没威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0.
流年 《生活教育》2012,(19):28-29
做过父母的都知道想让孩子听话是多困难的一件事。孩子们经常把父母说的话当耳旁风,或者干脆不听。这自然会让父母很生气,于是这种情形常常很快升级,成为亲子间的冲突。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我个人就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直接去问了一些6到13岁之间的孩子,问他们为什么不愿听父母的,他们的回答很诚实。1.以前已经说过同样的话了孩子们喜欢抱怨的就是成年人总是一遍遍重复同样的话。因此父母一开口,孩子们就知道他们要说啥了,这可是件令人厌倦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们能预计到大人们将要说什么,  相似文献   

11.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提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  相似文献   

12.
孩子做错事,或是不听大人的劝告,若打骂孩子,不但父母生气,孩子还觉得委屈;若父母叫他呆在屋里“反省”,他可能在怨你对他不公,或许一会儿就睡着了,大多不会想是自己错了。说理教育也并非万能,有时用点自然惩罚法也许更有效果。自然惩罚法就是孩子造成的后果,由他自己承担。例如,如果孩子经常把衣服弄脏或弄破,父母可以让  相似文献   

13.
正为孩子定规则是父母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而只有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父母才能更清楚如何去定规则,孩子也才更容易接受规则。爸爸妈妈带4岁的毛毛去朋友家做客,毛毛趁大人不注意在主人家四处溜达,还  相似文献   

14.
信息窗     
一项儿童调查惊人:“父母让我们真心烦”在孩子心里,最让他们烦心的是什么?济南市青少年宫对济南的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200名年龄在3岁到12岁的小朋友道出了让大人们吃惊的答案。问到在家中最烦心的事时,49%的孩子认为“父母唠叨”最让人心烦;20%的孩子认为“大人常打牌、麻将”让人心烦;19%的孩子为父母“很少让自己出去玩,或不让其他孩子到自己家”而心烦;15%的孩子认为“父母经常抽烟、喝酒”让人烦;14%的孩子对父母“让自己多做作业”感到心烦。即使感到心烦,仍有40%的孩子不敢给家长提意见。给大人提意见会怎么样,他们能接受吗?3%的孩子认为“大人根本听不进”;40%的孩子认为“大人有时能接受”。  相似文献   

15.
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人发现自己的孩子正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观察蚂蚁,便问:"你在干什么?"孩子仰起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大人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呢?"孩子不高兴地回答:"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是啊,你都没有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呢?孩子的世界是不同于成人  相似文献   

16.
正古训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校听老师的,回家听父母的,这是中国式好孩子的标签。我们总以为大人在教给孩子各种各样的道理,然而很多时候,孩子又何尝不是在教给我们一些什么?当你俯下身去,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你就会发现:孩子不仅教给我们包容、乐观和信心,而且,他们还悄悄在指点着我们为父为母之道呢,甚至,作为教育专业的我,孩子常常是我在为教育理想匆忙奔命时,提醒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     
经常听到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做题和考试的时候马虎”、“写字磨蹭”等等,父母在诉说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做出如下的总结:你说他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他怎么就是不改呢?总之父母认为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我们不否认有些孩子的行为确实是由于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初一学生入学第一天的场景总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那群"小王子"和"小公主"手拿书包站在树荫里,而他们的父母则跑前跑后地帮他们找教室,少桌椅的则跑到仓库搬。住宿生那边就更热闹,家长们不但要帮孩子找教室,还要给宝贝们铺床、装被罩,而小主人公则在一边吃着零食说着闲话,好不自在,当父母的俨然就像他们的保姆。在平时生活中也经常看到或听家长说到他们的孩子从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天只知道玩;也不爱做作业,不帮大人做点事;还使唤大人做这  相似文献   

19.
⒊艺术管教是给孩子的心理"维生素"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服从自己,一言一行都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成为一个听大人话的好孩子。事实上,培养孩子的服从精神,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孩子应该懂得服从正确的管教,这样有益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有些父母对孩子过于苛求,  相似文献   

20.
珍惜父母情     
任教十二年,又一次家长会让我终身难忘. 去年的期中考试结束后,我根据情况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前与会后和一些家长交谈,不少家长这样给我反映:孩子小的时候原本也是与父母无话不谈的,但是长大后,特别是升入小学高年级后,不少孩子开始注意保持自己的"小天地"了,与父母似乎有些"生分"了,有些话也不那么愿意与爸爸妈妈讲,对大人问这问那也感到不耐烦.特别是对那些动不动就行驶父母特权--"打骂"孩子的家长,孩子和他们更是"生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