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初冬,我从天津专程去探望恩师戴文葆先生.他在电话里说,最近身体不大舒服,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我心慌,急急地赶去.一推开门,戴老正在笑眯眯地等着我.他高兴得很,两手推着我的双肩,硬把我按到客厅里的旧沙发正座上."这几天学校怎么样?"老人忙不迭地问.我知道他时时刻刻都记挂着我们,每隔几天,总会有他的信或电话到天津.多少年来,我一直想,老人家这个南开的特邀教授真是当到家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他都牵挂.  相似文献   

2.
"朱总,时尚集团的吴总刚去世了.我看过您的一篇博客,您跟他应该是朋友,不知道您知道么.跟您说一下." "啊?我不知道啊.真的?" 早上(8月21日)一个年轻的朋友在MSN上告诉了我这个消息.乍一看,震惊之下,赶紧给朋友打电话求证.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张照片,今年50岁.我和我的几个兄弟姐妹住在一本<珍贵照片册>里,主人是一个年近80岁的老人.从10岁起我们就跟他一起生活了.多少年来,我们除了见过他的家人外,谁也没见过.整天躺在黑洞洞的抽屉里闷都闷死了.主人只知道让我们别丢了,别让老鼠咬坏了,其它的什么也不知道.其实我们的作用大着呢!  相似文献   

4.
一 1986年7月中旬的一个下午,镇邮电局的老赵,领着小学毕业考中学落榜的女儿赵云霞,来到我家找我母亲刘金鱼,请她找熟人西戌镇中学郭校长求情,让他女儿能在中学借读,继续学业. 母亲刘金鱼是村党支部书记,脱贫带头人,也是全村周知的热心人,知道这事后马上去找老郭打听.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在一次演讲中说,不知道大家为什么把他看做一个国学家,一个哲学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许多的徽号,他殊不敢受.因此,他郑重声明:"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梁先生之所以说自己是"问题中人",是因为他一生都在留心问题,然后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有问题占据在他的心里.诚如他所言:"虽问题有转变而前后非一,但半生中一时期都有一个问题没有摆脱,由此问题移入彼问题,由前一时期进到后一时期.从起初到今天,常常在研究解决问题,而解决不完,心思之用亦欲罢不能,只好由它如此."这就是梁漱溟所走的一条路,在问题中成就今天的自己.  相似文献   

6.
刘征 《湖北档案》2002,(8):31-32
最初听说张柱兵,听说他的英雄事迹,知道他是获得自解放战争以来由中央军委任命的第167位一级英模奖章的战斗英雄时,还以为他有很大年纪,再打听方知张柱兵刚满40,算起来还和我是六十年代的同龄人,如果在我周围这个年龄的熟人我甚至都还可以斗胆称上一声大哥.这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我从没有见过真正的战斗英雄,更不用说和我年龄相仿的.带着种种的猜测我走近了英雄.  相似文献   

7.
我家儿子上小学四年级, 特别喜欢唱歌,经常一边做作业一边哼上两句.唱的还不错,但总感觉怪怪的,歌曲内容明显与他的年龄不符,有一次他竟然唱起了"擦干眼泪陪你睡". 这句歌词出自一首情歌,当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演唱"擦干眼泪陪你睡"的时候, 不知道在其幼小的心灵世界里是如何理解歌词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儿子十岁那年的"六.一"儿童节,我送给他一份特殊的礼物--我小学阶段留下的二份珍贵档案(一首诗、一张成绩单).在这之前,我曾问过他:"六.一"最想得到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得到礼物;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过得开心".听了这些话,看着眼前泛黄的档案,还真叫我有点怅然.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我外出办事,办完事,已近中午.我匆忙赶回公司,在地铁1号线的入口处,看到一位60多岁的外地老人拿着纸条在向行人问路,行人回答后就匆匆走开了. 看到老人一脸茫然的样子,我知道他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走.于是,我上前同他说: "老人家,您这是要去哪里啊?"老人赶紧把纸条递来给我看.原来,老人要去的是陆家嘴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一个同学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他一直认为我的工作很神秘,直言"心向往之已久".一切改变都源于他在2010年初注册了微博,从此以后,郑州下大雨飘雪花、社区居民举行所谓的"跨年演唱会"、一个交叉路口红绿灯坏了等等,都成了他发布的内容.作为他的粉丝,我也从他的微博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同学聚会,他套用了一段歌词送给我——"那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报道成了乐趣.今天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也没什么了不起."在2011年记者节的时候,我也给他发了条短信:"哥们儿,记者节快乐!"其实,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一起分享记者节快乐的"非专业记者"又岂止他一人?  相似文献   

11.
徐凌霞  陈永辉 《大观周刊》2012,(50):270-270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识字的总目标是认识三千个左右常用的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我深深地知道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将会对他今后人生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离师的出版文丛由河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面世了.他打电话给我,要给我送书,请我这位留校"守业"的学生存念指正.我从他手中拿到这本五十五万宇之多,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皇皇巨著,不禁百感交集,心绪万千.我是十年前考入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硕士生的.报考这个专业之前,我就对河南大学编辑学研究群体慕名已久,对应离师的为人为事为学佩服之至.知道他是闻名全国的编辑学者,一直醉心出版史研究.一部八卷本、三百二十多万字的《中国当代出版史料》,一本三十多万字、贯通二百年的《中国期刊发展史》,足以说明他在出版史研究上的噫匠经营"和独特建树.  相似文献   

13.
我跟鲁迅先生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是在上海的时候我就认识他,因为我曾经住在北四川路底,鲁迅先生的家也在那,我知道他住的房子,但不敢失礼地去拜访他。有时在路上碰见他,他始终穿一双橡皮鞋,一身长袍。我就在后面跟着他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对他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总想能够靠近他,可又不敢跟他讲话。鲁迅先生一生不知道做了多  相似文献   

14.
11月14日晚12点,我的手机上收到了一则短信,是刚从郑州回到浙江嘉兴的郑良华发来的,文理不那么通顺,还有错别字,但我知道他在深夜发出这条短信,是因为他想表达发自内心的感激.  相似文献   

15.
小偷与乞丐     
导演贾樟柯在微博里回忆:1990年,我爱背双肩背。从火车站出来,一个少年从后面拉我的背包。我问:干吗呢?少年搂住我:老板,借点钱。他的手里是一把小刀。我说:没钱,还不知道去哪儿吃饭呢。少年仍然搂着我,我们搂着一起走了很远。他停下来,从兜里拿出一个烧饼说:你吃了吧。说完他就走了。这之后,没有人和我搂着走过路。  相似文献   

16.
我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爸爸是个记者,听妈妈说还是个"大记者",得了不少奖呢. 一开始我不服气:从四岁开始练美术、书法,我得的奖杯比老爸还多呢,那我不是比他还"大"?直到妈妈讲起一次经历,才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7.
同道俞晓群     
在电话里,聆其声,听其调,你会觉得,此人不会是一个太热情的人。我说,我迟早要写一篇关于他的人物杂写,他照样是不冷不热。他赠送过他写的个人著作《数术探秘》,书却我不大懂。一次刘杲同志跟我说,俞也送了一本这样的书给他,他也说他看不懂,好像一本天书。刘杲同志,在出版界何许人也,能经他提起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孬种。于是,这样一个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人,长时间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和一团悬念,我有了进一步观察和探究的兴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记得与他是什么时候相识的。相识何必论迟早,反正都在出版界内做事,都有志于出版事业,是彼此都知道各自的名姓的。只记得最初的印象,很深的有这样两件。他从关外出差到了北京。从我们共同的朋友处,他知道我也要从长江边去那个地方。当我到达北京车站时他将到了机场,两人要错肩而过。为了和一个不曾谋面的朋友见上  相似文献   

18.
记得在2004年,邹元江教授在德国特里尔访学期间,我曾送给他一本自己撰写的德文小书《布莱希特与鲁迅:论"陌生化效果"》.我俩谈天说地,并未多谈布莱希特,话题倒是涉及不少马克思主义和西马问题,可能是客居马克思故乡的缘故吧.我知道他是研究哲学的,而且对戏剧涉猎颇深,不仅在求学期间演过戏、写过剧本,大学任教之后发表了不少戏剧专论.最近拜读他的大作《中西戏剧美学陌生化思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下称《陌生化》),我才知道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布莱希特专家.  相似文献   

19.
何以脸红     
前不久,我从报端看到一篇题目为《在坏人坏事面前》的文章,讲的是作者和他的好友小孟去看电影,路遇一歹徒殴打一农民.小孟看到此状,上前把歹徒扭送派出所.作者埋怨小孟管用事,小孟向他讲了一番道理,行笔至此,作者写到:“听了小孟的话,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这篇文章文笔还流畅,无可厚非.只是“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一语,真不知道,作者是怎样知道自己脸红了的.  相似文献   

20.
姜椿芳的名字,我最早是从报纸上知道的,他是一位大翻译家和编辑出版家.真正目睹其人的风貌,还是在参加组织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之后. 1984年4月,航空工业部派我负责《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航空分编委办公室的领导工作。从此,我有了同这位老前辈直接交往的机会.我是以百科全书小学生的身份结识姜老的。我们《航空航天》卷起步之先,学习了姜老在几次大百科全书编辑会议上的讲话.从他的讲话中,我们了解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