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红东  田李静 《学会》2010,(1):27-30,64
该文以浙江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为案例,分析了该合作社的产生背景、运行机制、绩效以及获得的经验与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专业化、规模化与商品化经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内在动力;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能干的经营班子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定发展的保障;使社员受益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农户参与的根本手段;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尹小健 《科技广场》2012,(9):233-236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需要政府提供财政、金融、土地、税收、供电、项目和权益保护等领域的政策支持,需要合作社自身在办社宗旨和理念、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懈努力,需要一个有利于合作社顺利发展的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张智 《科协论坛》2009,(12):40-4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正式施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确立了规范的法律依据。在党的政策的鼓舞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下,遵义市汇川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近两年得到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老目 《华夏星火》2009,(4):58-59
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昌盛无公害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昌盛合作社)于2007年8月3日成立,这是南宁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全区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赴那马镇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湘西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湘西民族地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途径提高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制度、加快制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办法、加强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6.
南雪峰  崔锋花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290+322-290,322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帮助农民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的十分重要的途径。作为延边地区的有机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规模最大的凉水镇泉水有机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资金短缺、基层干部缺乏管理经验、合作社的信息服务能力有限等诸多问题。因此,今后有必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应做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信息化培训中心、发展远程教育等努力。  相似文献   

7.
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专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对桂阳县仙联烤烟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桂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湘西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湘西民族地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途径:提高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制度、加快制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办法、加强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9.
农户是合作社发展的主体,其参与合作社意愿程度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认可程度来研究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首先对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认可程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归纳出农民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而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认可程度较低,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受到农户个人特征、家庭收入构成、当地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合作社本身制度、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合作社融资特征、融资模式、融资存在的问题、问题成因、融资路径拓展等方面展开,为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后续研究需要注重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评估机制及新型农业担保与保险体系、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组织之间的关系、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如何发挥合力、合作社融资可获得性实证检验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红顺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刻画了转型经济中合作社是如何突破市场壁垒的。研究表明,合作社的成长是不断突破市场壁垒与争取制度性激励的过程,也是其有效协调资源与管理职能的结果。合作社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联结农户是能够突破市场壁垒的。政府提供的制度性激励发挥着分担合作社突破市场壁垒成本、降低市场壁垒高度的作用,对市场壁垒存在部分替代效应,是促进合作社成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分析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生鲜电商平台的优势、机遇及挑战,指出合作社运营生鲜电商平台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制度设计到具体运营层面,对合作社运营生鲜电商平台的机制要点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能力优势,为合作社运营生鲜电商平台提供有力的措施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民增收,各级政府都将农民增收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泰康镇在吸取国内先进合作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2007年4月组建八公里奶牛合作社,通过高标准组建,高质量运行,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八公里合作社大力发展养牛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他的带动又成立五家新型合作社,实现了合作经营,合力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标志。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各级基层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窗口,在我国整个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是制约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对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做了述评,重点分析了规范化发展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促进合作社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2011年7月的实地调查结果,总结出近年来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具有的6个特点,以及合作社在发展中面临的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不够规范、专业人才缺乏、政策不到位和发展不均衡等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通过调整思路、加强规范管理和指导、解决资金问题、提供人才支持及公共服务、延长产业链、改善农经部门条件及加强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促使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与“规范”合作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数量呈飞跃式增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大部分合作社背离了经典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其内部实行监督成本较低的"隐性利益分配机制"或"半隐性利益分配机制",异于"盈余按交易量(额)返还"的利益分配机制。本文认为,当前对规范合作社的判断不应照搬经典原则,应因地制宜、因时更改,将存在与数量挂钩利益联结机制且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自我服务组织视为规范的合作社。未来合作社发展也应分类展开,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外部因素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有条件的组织可以借鉴台湾产销班的运行模式完善服务功能。同时,政府应鼓励注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公司型合作社,以帮助合作组织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武隆县在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中,把农技协和合作社作为助推农户万元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实现了农技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轮子’齐转动、‘两架马车’一起跑”的新格局,有力助推了全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推进农民合作社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红甸乡红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家特色鲜明的合作社,无论其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还是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都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牧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洪流中如何自处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同类生产者的联合,形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牧交错地带则形成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巴林右旗的实地调查,将巴林右旗的能人领办型合作社和企业领办型合作社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运行模式和经济效益等,指出了这两类合作社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巴林右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有所帮助,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