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东秀 《科教文汇》2009,(17):278-278
红皮云杉是城镇园林绿化主要树种之一。为提高红皮云杉绿化大苗成活率,通过多年实验研究与探索,对红皮云杉大苗培育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红皮云杉树种保存率、生长量进行调查,曙确定红皮云杉人工更新的适宜环境。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在郁闭度0.3—0.5的湿润土壤上更新保存率较大,且在坡度较缓的阳坡、半阳坡的下腹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介绍大通地区红皮云杉播种育苗技术,为同类地区或相似区域红皮云杉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红皮云杉(Piceakoraiensis)又称虎尾松、高丽云杉、红皮臭,耐阴,耐干旱,耐寒,生长较快,多用扦插和播种进行繁殖。现对其育苗技术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红皮云杉的育苗技术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工红皮云杉适应于多种立地条件,才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到适地适树,使人工造林的成活率提高,培育出生长稳定的优质林分,才能收获最好的经济效益和最大程度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激素种类和浓度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红皮云杉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确定不同生长时期的最适宜的激素种类与浓度配方。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在东北地区育苗地施用生物有机肥料,采用不同的处理梯度,研究其对苗木生长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料能有效的促进樟子松、落叶松、油松、红皮云杉、枫桦、白桦、荚迷等林业植被苗木生长,对土壤pH值、有机质及微量元素(N、P、K)的维持和改善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柴达木盆地南缘3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霜冻资料,对霜冻及霜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南缘霜冻分布地域性差异大,年内霜冻主要发生在4月和10月,霜冻年际变化呈明显减少趋势,初霜冻日推迟,终霜冻日提前,无霜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
谢启玉 《青海科技》2010,17(1):58-60
本文利用海北州所属四县(海晏、门源、祁连、刚察)1976~2005年30年的霜冻及相关气象资料,对该地区霜冻的特征及其预报方法进行了分析。结论:海北州霜冻的一般规律是海拔高的地区霜冻终日出现晚,霜冻初日出现早,无霜期短;海拔低的地区霜冻终日出现早,霜冻初日出现晚,无霜期长。州内晚霜冻结束最晚、早霜冻开始最早、无霜期最短的是刚察,祁连则刚好相反,霜冻结束最早、早霜冻开始最迟、无霜期最长。用曲线趋势法、天气形势法、相关图法、指标法可对海北州霜冻进行预报,其中指标法拟合率最高,达89%。  相似文献   

11.
霜冻对作物的危害及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明 《科教文汇》2009,(35):281-281
霜冻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里,地面和植物表面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低温。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在冬春季,多为寒潮南下,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响后,天气由阴转晴的当天夜晚,因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所致。本文主要介绍的是霜冻对作物的危害及防御措施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通辽市1971年~2010年霜冻灾害地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频率等气候特征综合分析,建立小网格推算模型,利于gis技术,根据春霜冻和秋霜冻危害程度进行区域划分,并进行了分区评述,为有效防御霜冻灾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无霜冻期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新疆101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以日最低气温≤0℃为霜冻指标,使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和t-检验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年平均气温和初、终霜冻日、无霜冻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初、终霜冻日和无霜冻期的空间分布与年平均气温具有较密切的对应关系,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区域,终(初)霜冻日出现较早(迟),无霜冻期也较长,反之,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区域,终(初)霜冻日出现较迟(早),无霜冻期较短。在全球变暖背景下,1961-2010年新疆年平均气温以0.33℃/10a的倾向率上升,受其影响,终霜冻日和初霜冻日分别以-1.41d/10a 和2.21d/10a的倾向率提早和推迟,无霜冻期以3.59d/10a的倾向率延长,并且上述各要素还分别于1997年和1995年发生了突变。但各要素变化倾向率或突变前后变化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总体来说,年平均气温上升倾向率或上升幅度较大的区域,终霜冻日提前、初霜冻日推迟、无霜冻期延长的倾向率或幅度也较大,反之,年平均气温上升倾向率或上升幅度较小的区域,终霜冻日提前、初霜冻日推迟、无霜冻期延长的倾向率或幅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14.
宗吉 《西藏科技》2004,(8):61-64
霜冻是山南地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遭受的主要灾害之一。本文以山南地区历年发生霜冻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山南地区霜冻发生的时空分布特点,为本地区霜冻的防御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西宁地区近50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霜冻气候特征,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霜冻日当天最低气温的预报方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近50年西宁地区平均初霜冻日以5d/10a逐渐推后,终霜冻日以5d/10a逐渐提前;(2)西宁地区异常初霜冻偏早年和异常早年以及终霜冻偏晚年和异常晚年出现在上世纪70-80年代;(3)西宁地区的初霜冻日、终霜冻日和无霜期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气候突变;(4)霜冻日当天最低气温与前一日14时气温的相关关系最好,建立的预报方程预报准确率为42%-64%。  相似文献   

16.
GIS应用模型在霜冻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霜冻发生区域界定的问题,并制作霜冻发生区域图,在全面介绍应用模型建立流程的基础上,利用霜冻原理,构建霜冻识别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满足了农业气象业务需求,提高了分析数据能力,展现GIS在农业气象服务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云杉隶属于松科,是针叶树的一种。云杉通常具有着线条分明的年轮,与季节性山地气候线一致。云杉作为我国的特有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北方高寒山区地带,尤其是东北小兴安岭,更是分布广泛。本文就高海拔云山造林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赤峰地区霜冻灾害严重,影响范围及灾害损失仅次于旱灾,具有频发、范围广、损失大的特点。其发生的早晚与轻重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随着气候变暖,无霜期虽有延长趋势,但近10年,由于气候变化异常,重初霜冻灾害发生频次明显增加,给全市粮食产量带来严重损失。严重霜冻的年份粮食减产约5亿kg。文章利用赤峰市14个气象观测站从1961年至现在的逐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赤峰地区气候变化及霜冻变化特征,针对气候异常性及霜冻影响进行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9.
通过霜冻形势分析和霜冻发生前的气象条件分析对黑龙江省一次初霜冻天气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从今年起红皮小麦退出保护价,去年的红皮小麦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今年的价格还将受到更大影响。因此,今年秋引种白皮小麦品种可能会出现一个高潮。这里,提醒广大农民在引种时要注意以下4个问题: 一、积极引种白皮小麦但也不全盘否定红皮小麦,红皮小麦中也有优质小麦。白皮小麦皮层透气性好、种子休眠期短,在收获期遇雨麦粒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