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加勒克·卓勒德是中国及世界哈萨克族文学史上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哈萨克族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巨匠。他在短短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语言精美的大量文学诗歌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化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2.
现任《新疆日报》哈萨克文采通部副主任、主任编辑的阿迪力·赛买汗,参加工作20年来,做过6年版面编辑,当过4年专版主持人。从1995年以来,他先后担任哈萨克文采通部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的一天,刚刚参加完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委会返回伊宁市的新源县哈萨克族青年牧民毛里塔巴依,敲开了伊犁日报社一位汉族记者的家门。一进门,他就上前握住记者夫妇的手,用汉语说。“爸爸、妈妈,您的儿子回来了!”两位老人慈爱地抚摸着他的肩头,一边打量,一边问寒问暖。接着,两位老人开始按哈萨克习惯给他做起饭来。这两位老人是谁呢?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结下了这样深的骨肉之情呢?这,还得从二十五年前的一件事说起。1961年8月中旬,伊犁日报社汉族记者袁棣一赴新源县,采访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婚礼仪式是哈萨克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哈萨克礼仪文化发生了变迁。哈萨克婚礼仪式传播通过仪式主体间的互动,强化了人们之间情感建构和再生产着人们生存其间的社会及其关系。通过哈萨克婚礼仪式传播,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民族潜在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随着哈萨克文学艺术事业的日益成熟和发展,在文学创作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深邃思想和创作敏感的哈萨克中青年作家。夏木斯·胡马尔就是其中最具典型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的作者之一。夏木斯·胡马尔是上世纪70年代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青年作家,现为新疆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委员会委员。他依靠自己特有的创作敏感和文学禀赋,辛勤耕耘,笔耕不辍,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先后创作《英雄博克》、《一滴血》、《盘山路》、《克拉玛依传说》等15部文学作品,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庄重文文学奖”等荣誉,显示了相当的思想成就和艺术价值,为促进新疆哈萨克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世世代代以来,哈萨克男人的手是扬鞭的手,女人的手是挤奶的手,在扬鞭与挤奶的劳动中,哈萨克牧民不屑于农耕与经商。如今随着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更新,哈萨克牧民开始迈入市场经济的天地,将触角伸向了经济生活的方方  相似文献   

7.
祁晓冰  祁瑞 《出版广角》2015,(17):210-211
《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研究》梳理了中国哈萨克小说创作的发展与演变,以翔实的资料呈现了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运用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系统考察了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的地域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哈萨克出版事业的研究,梳理了哈萨克报刊出版业的发展历程,明确了哈萨克报刊出版业作为哈萨克新闻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哈萨克族分布区域社会、经济等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较为详备的系谱。在对哈萨克族系谱的研究中,19—20世纪的研究在基础性史料梳理方面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然而,由于所见资料有限和时代因素,对哈萨克族系谱的研究缺少更为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在诸多方面还属于空白,如对哈萨克族系谱本身的产生及其历史价值也缺少分析。21世纪对哈萨克族系谱的研究得到了更进一步展开:在历史性的源流考释、民族间的关系梳理、专门化的本族探析三方面进行了推进。只有加强对哈萨克族系谱的搜集与对方法的更新,才能将哈萨克族系谱研究推上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因易变而长寿,这是民歌流传的规律。这三首歌,或许是王洛宾作品中最长寿的。王者之风属《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成于1939年,原型来自哈萨克族民歌《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这是王洛宾传唱最广的歌,也是华人歌曲在世界传唱最广者之一。它第一次被外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文报纸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哈萨克文报纸记录了哈萨克族人民与其它各民族群众间思想文化交流的历史。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随着经济发展和报业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哈萨克文报纸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本文在对哈萨克文报纸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哈萨克文报纸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机关报的哈萨克文版《新疆日报》,在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贯彻“一张党报,四种文版,统一领导,各有特色”的办报方针,努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自治区党委的声音,同时多方面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要求,及时报道群众实践活动的新信息,沟通了党和哈萨克族人民之间的联系,发挥了喉舌耳目和桥梁纽带作用。 一、哈萨克文版《新疆日报》概况 哈萨克文版《新疆日报》创刊于1950年1月1日。创刊时为周六刊,对开四版。同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决定,哈萨克文版《新疆日报》与汉文版《新疆日报》合并到一个报社出版。1955年10月1日,哈萨克文版《新疆日报》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机关报《伊犁日报》合并,哈萨克文版《新疆日报》停刊。与此同时,新疆日报社创办了哈萨克文版《新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世居民族之一,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传统习俗的影响,哈萨克族大众健康意识较为淡薄.随着科技的普及,新媒体对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观念的养成作用突出.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分析哈萨克族青少年新媒体使用现状和健康行为的特点,为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行为的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你我他     
人只要不离开集体,随时都会按你、我、他进行排列组合。而且谁都可能以我为中心,把你变成他,或把他变成你。处理好你、我、他的关系,摆正你、我、他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重要的。比如商店,经理是我,营业员是你,顾客是他,商店要把业务搞好,经理处理好三者关系,叫经营艺术。比如剧团,导演是我,演员是你,观众是他。剧团要得到好的演出效果,导演处理好三者关系,叫舞台艺术。新闻出版事业,也有个你、我、他的关系问题。一些报纸设有《读者·作者·编者》栏目,就是为了沟通三者之间的信息,解决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这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现阶段<塔城日报>哈萨克文版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塔城日报>哈萨克文版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发烟、中国式敬酒、中国式火锅、中国式聚餐等,都可以说是我们构建人际关系时的可控第三者。这种场合下,你可以先理解到,对方非要给你敬酒,其实是他想和你构建关系,而他特别强硬,其实是他内心很脆弱  相似文献   

17.
董桥 《出版参考》2005,(23):18-19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国人听,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弄不懂笑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董桥  磬明 《出版参考》2005,(8):18-19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国人昕,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弄不懂笑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2月6日,《新疆日报》诞生了。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新疆日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是全国唯一一家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文四种文字出版的省级党报。经过60年的成长和发展,今天的新疆日报社形成了拥有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文四张日报,维吾尔、哈萨克两种少数民族文版《参考消息》,《新疆都市报》《新疆法制报》《库尔勒晚  相似文献   

20.
在尼勒克县通讯员队伍里,阿依坦写的新闻报道数量多,内容好,可算得上是一名高产“冒尖户”。阿依坦的通讯报道,哪年都在六七十篇,别的不说,单他每年稿费收入也在400元以上,足可证明他在业余写作中付出的辛勤劳累。阿依坦是1983年开始为党报写稿的,10年之中,在全疆报纸、杂志上和电播里发表的700多篇新闻稿。这期间,阿依坦4次被《新疆日报》和《伊犁青少年报》评为优秀通讯员。阿依坦是加哈乌拉斯台乡哈语学校专教汉语的哈萨克族教师。他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