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养成良好的乐学习惯、自主学习、阅读以及观察习惯,学生才能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获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让学生受用终身,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论述了习惯的重要性,然后针对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分别从"教师在习惯培养中的角色定位""学生应养成的阅读习惯"及"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基本方法"三方面谈了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的问题,以期能让我们真正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进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探究一二。  相似文献   

4.
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凭借习惯的力量更好的工作、学习。就教学而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教师必须着手去做的,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刚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的小学生,必须要培养其良好的语文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语文学习受益,更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落实的重要保障.具体说来,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识字等九个方面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明确意义,强调作用;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坚持不懈,严格训练;为人师表,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等融合为一个整体,不但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和出路,而且为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热潮的积极掀起,以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人开展,对新时期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探讨逐渐成为广大语文教学工  相似文献   

7.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标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积极的作用.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看他是否有好的语文习惯.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村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效率低。这主要是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力不够,然而"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学习至关重要。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成长的两个翅膀,哪一只不丰满都会影响起飞,影响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时代播下了良种,便可赢得未来的丰收。学生从小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将来他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需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认知,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加强训练。只有知行结合,形成良好的习惯,语文"习惯篇"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激发学习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2.
郭艳杰 《语文天地》2011,(22):42-43
有些学生数理化呱呱叫,语文却很难及格。这种现象属于"学不会",其根本原因却是"不会学"。要想让学生学会语文,必须培养学生"会学"语文。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就没有好的成绩,这在语文学科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必须通过有效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认真精神  相似文献   

13.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可见,有一个好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激发学习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习语文的效率自然会提高,繁重的学习将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自身的提高。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一生受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主要包括预习、复习、听讲、参与课堂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认为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能力,大量做题就能把语文分数提高。其实有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影响语文学习。因此,笔者认为,继续引导高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很有必要。一、听——让学生学会倾听高中新课标明确提出:"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高中课堂不"热闹",甚至"冷场":学生对别人发言心不在焉;把别人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当作耳边风。很多高中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陪伴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从细微之处抓起,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学习惯性.然而,在我们的教学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的同时,常常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师,我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内容,其中阅读习惯尤为重要。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