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是需要训练的,但中国的企业家要么是官员型的企业家,要么是通过摸爬滚打完全靠实践摸索出来的企业家,他们大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商业训练,这就是中国很多成功和辉煌的企业家转眼间烟消云散,而他们所领导的企业也昙花一现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吴仁宝走了,这是一个时代的远去,也意味着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逐次凋零。但他们坚韧不拔、奋斗不息,通过发展企业振兴家国的企业家精神却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国有企业时曾多次强调:要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 1999年5月以来,《南京日报》拿出大量篇幅,在一版开辟“挺立潮头竞风流”专栏,报道企业家。我们感到:他们是国企改革的关键,他们在困境中卧薪尝胆,在顺势时创造辉煌;抓管理铁骨铮铮,待职工柔情似水;骋市场捕捉商机,搞改革动真格的。他们是中国工人阶级中的优秀分子,是正在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每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一旦当他建立起他的企业以后,也就是当他安定下来经营这个企业,就像其他的人经营他们的企业一样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这种资格。也就是说,企业家是从事“破坏性创造”的创新者。而后现代大  相似文献   

5.
谁精谁不精?     
要说中国的企业家变精了,这我相信。光在如何搞“营销”上说,他们就能把广告做到卫星发射场去,这是可以见出“精”之所在的。非但如此,一切可以想到的地方,企业家几乎都有办法做出花样翻新的广告来。企业家固然可以“精”到将广告做到一切好地盘去的程度,然而有些地方不宜于做广告也是显然。比如天安门城墙,固然有着良好的“广告效果”,但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不容许有“视觉环境”的污染,这是“坚持没商量”的。倘若在天安门城墙做起广告,确实显出企业家的精明,但恐怕同时也就显出了批准者的不精明,这可能用不着“因为……所以……”的论  相似文献   

6.
下海二十年     
<正>20年前那阵"春风",为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带来了惊天动地的影响。一大批体制内官员、学者选择"仕而优则商"的道路,一个独特的群体由此而生——他们有别于传统厂长经理、更具现代企业家精神,并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7.
戴辉 《新闻前哨》2023,(6):62-63
<正>从“代入”到投入,从幕后到台前……文字记者“赶鸭子上架”客串主播啥感觉?作为一名20多年来一直奔波一线的“老”文字记者,突然坐在聚光灯下,心中更有一番五味杂陈。实现记者融合转型,最好的办法是实践。2022年,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聚焦市场经济最稀缺资源——企业家,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企业家全媒体纵横谈》,邀请全省90位企业家参与。当年4月至7月,经济新闻中心承担33位企业家访谈任务,其中我负责联系访谈5位企业家。他们均来自大型央企和省属国企。在部门领导指导下,部门强化协同、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8.
企业战略本质上由企业家的心态决定。心态好,结果不一定好;心态不好,结果一定不好。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企业家的心态主要有两种:养猪?养孩子?持"养猪"心态的企业家,对企业没有任何长远眼光,只是为了出售企业牟利,追求时间短、成本低、效益多。"十年磨一剑"的中国创业板,高管减持、辞职成风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据《中国经营报》2009年11月23日报道,2009年11月初,创业板新股上市不到一周时间,但创业板制造的一些千万、亿万富翁们已经在圈内兜售锁定期一年的创业板股权。他们通过合同协议的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23,(3):108-109
<正>本书将帮助读者重新认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造光的漫漫演进轨迹,同时让读者对数百年前的科学家与企业家肃然起敬,正因为他们的发现与发明,才有现代便利的生活。但当夜幕不再难以穿透,我们的身体和心智是否真的适应了没有明暗分野、看不到星星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1988年,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评出,共20名。15年后的2003年11月,幸运者在杭州聚会。人们发现,这20人已是"病的病,死的死,逃的逃,抓的抓,退的退"。1988年4月,当第一批"全国优秀企业家"评选出来的时候,中国社会对企业家这个称谓还十分陌生。此前一年,彼得·德鲁克发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他对企业家的定义是,"企业家是那些愿意把变革视为机遇,并努力开拓的人"。从这个定义出发,这20位入选者都当之无愧。他们是当时承包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杰出者,他们领导的企业在之前都死气沉沉,而在改革后则焕然一新。2003年11月,在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评出后的第15年,幸运者在杭州聚会。人们发现,这二十人到那时是"病的病,死的死,逃的逃,抓的抓,退的退",仍在企业家岗位上工作的,只有杭州青春宝  相似文献   

11.
赚钱的逻辑     
李杰 《报林求索》2012,(12):76-79
<正>这一年,最赚钱的是互联网和房地产,最难受的是钢铁煤炭等领域。92派企业家的崛起,预示企业家精神主导的赚钱逻辑正成为趋势。伴随着玛雅末日时间的逝去,2012也将走入历史。年初,我们怀着对这一年的憧憬走来,怀着"一定要幸福"(本刊1月封面)的愿望,开始了2012的新旅程。如今岁末,在细心梳理2012之际,我们不得不感叹良多,最终本刊选取"谁挣钱了"作为岁尾盘点的逻辑主线,试图为读者寻找到2013年在商业世界得以泰然自若的线索。企业家精神重振今年恰是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92派企业家一度成为财经媒体的耀眼明珠。本刊3月份封面《下海二十年》对此有深刻的剖析。这一年,92派企业家赚钱不过是他们的分内之事,而更重要的使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各个领域,企业家精神无处不在,像空气一样充溢社会的各个空间,并且不可缺少.但究竟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家精神"是由英文Entrepreneurship一词翻译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王石他们这一代企业家,有着强烈的家国情结,这应该是来自儒家传统。同时,他们崇尚西式文明和制度建设,信仰民主自由及阶级独立。所以,他们可以说算是‘杂交的一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15,(4):98
2015年是《企业家说》开播的第三年,从2013至今,该节目累计邀请40余位企业家代表和委员到访。这档高端访谈节目巧妙融合了两会和企业家两个元素,为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打开了新窗口,为企业家畅聊经济热点,与老百姓交流,提供了新平台。《企业家说》立足经济之声频率财经节目平台的优势,作为行业领军人物的嘉宾,以他们强有力的口碑传播助推了《企业家说》,强化了该节目"高端"访谈的定位和品牌,使听众有了收听期待。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搞活,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设备不断引进,强壮、滋润着企业的生命。租赁作为一种融资经营方式在国外已广为使用,国内也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家决定选择租赁作为发展企业,蓬勃经济的手段。因为,现代精明的企业家所考虑的是占有设备的经济使用价值,他们不重视设备在名义上的所有权,而着重于能有绝对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16.
商人帮过别人,也被别人帮过,他们看待报恩的眼光与众不同。企业家如何报答自己的恩人,企业家又是如何成为别人的恩人,并利用员工的报恩心理推动企业发展?处理报恩问题的不同行为,反映出一个企业家真正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风险投资家,注定是经济上最活跃的因素。他们激情、敢于冒险又不失理性,成为无数创业者的"梦工厂"。很多时候,他们低调而沉默,成为成功企业家、卓越企业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最早一批试水者,一传奇企业家曾经创造了无比的辉煌.但数十年如一日地游走于刀尖,注定了一些人的结局--可能因一个错误首先让他们一败涂地,进而身陷牢狱之灾. 那么,在经历这许多坎坷曲折后,这些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前尘往事?他们是否还能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9.
正官员是权力的主人,企业家才是权力的仆人;官员自己不生钱,企业家是他们的钱袋子。离官员太远发不了财,离官员太近容易出事,这是中国式企业家的两难处境。王健林是我很熟悉的富豪,不是因为他的财富,而是因为他曾搞过足球。当年的大连万达曾统治足坛十余年,后来假球黑哨泛滥,王健林见势不妙,卖掉俱乐部,全面退出足球领域,专心搞他的房地产去了。十几年过去,中国足球依然低谷徘徊,多少人在这里折戟沉沙,而王健林的人生却风生水起,全国各地都建起了万达广场,他也成了内地新首富。这是个很不简单的人。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的称谓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但改革开放多年了,"传媒企业家"的概念在官方文件中迟迟未出现.在传媒走市场的步子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传媒企业家"的概念早于官方文件,在业界已经悄悄流行,在某些民间或半官方的论坛中,常会将一些具有复合型素养、有传媒运营能力的传媒领军人物称为"传媒企业家".但在官方文件中没有这些提法,直至最近<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出来之后才看到"培养企业家"的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