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海霞 《新闻传播》2023,(12):85-87
广播电视新闻是受众获得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要不断地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同时认真思考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工具,获得更多的采访资源,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与信息,在采访工作中获得有深度、高质量的新闻,赢得受众的认可和喜爱,提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与公信力。本文以新闻记者的视角,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时代在发展,广播电视传媒业取得很大进步。作为信息获得的主要途径之一,新闻的作用不容忽视,是促使经济发展、维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因素,而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便是新闻采访,直接影响着人们所获得新闻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所以如何开展新闻采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价值,依据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要特征,围绕如何进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问题展开了思考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象机、录音机或者照相机等工具,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方法。据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的《广播电视辞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隐藏记者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只适合于某些特殊题材或特殊场合、特殊采访对象,如在敌方或犯罪分子中的采访。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指的是记者为获得新闻信息而对客体进行的提问、观察、记录、思索和研究等活动,是新闻写作和报道的前提,属于一项比较特殊的调查研究。记者的采访工作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新闻的品质和真实性。本文结合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实际特点,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应把握的要点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具有诸多优势,例如传播速度,时效性,形象化,影响范围比较广,记者能够参与的现场感。观众在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时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获取各项消息。因此,在实际采访期间,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交流的情与理状态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节目的收视率和新闻采访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在此基础之上研究新闻记者在实际采访期间如何有效应用情与理,希望能够为新闻记者实际采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社会信息宣传的一种主要形式,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与新闻采访者的采访技巧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现代新闻采访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新闻采访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有效的采访技巧,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新闻采访特征的角度出发,对新闻采访的技巧进行概要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报纸及互联网是现代人生活过程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广播电视获取新闻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进行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在采访者知晓热点事件或人物素材后对被采访者进行的提问、观察、通过摄影机或录音机进行记录的一系列行为。新闻采访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对新闻的真实性与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征,指出其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从采访技巧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新闻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8.
采访是获取新闻素材的一种常见手段,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对情与理的把握是一个关键点,文章首先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主要特点及情与理在新闻采访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就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正确把握情与理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是广播电视媒体获取信息、确保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记者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经常会遇到采访遭拒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对新闻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也开始重视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和体现,但是许多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对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和体现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误区。鉴于此,针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进一步缓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陈东 《新闻传播》2010,(4):56-56
隐性采访,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方法。近几年,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媒介竞争日趋激烈,受众需求日趋多样化,隐性采访的魅力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播电视新闻访问的题目以及类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鉴于这种情况,工作人员采访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新闻播放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广播电视新闻访问的特性出发,对工作人员在访问过程中需要记忆的元素进行分析与探索,从而更好地增强广播电视新闻播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闻采访与后期制作是新闻节目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品牌建设和收视率。本文分析探讨了县级广播电视台中的新闻采访工作要点和后期制作方式,期望对促进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6月末,人民日报新闻培训中心陆振华同志约我写写记如何深入采访的章。他说,时下通讯工具现代化,记打开网页找资料,守着电脑写稿子,还要不要继续深入采访呢?  相似文献   

15.
采访是每位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的必修课,如果说记者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灵魂",那么采访则是这灵魂存在与表达的最主要方式,因此,了解采访的重要性,并且不断精进自身的采访功力,是每位新闻记者的终身课题。随着网络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不断兴起,传播语言、平台、渠道趋于多样化和非正式化,对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调整自己的电视语言,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得被采访人的信任,并得到需要的信息,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新闻主播的职业要求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新闻主播作为电视传媒的最前沿,不仅要在演播室完成新闻事件的播报,也需要在外出采访的过程中完成现场采访与报道,要想出色的做好一次全面的报道,除了对新闻事件本身的了解,与主播自身的采访能力与技巧是分不开的。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事实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也是最直接接触新闻当事人的方式。这就需要新闻主播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尊重采访对象,讲求采访人性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访技能,从而为新闻素材增色添彩。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主播,具备一定采访功力是十分必要并且对节目的成败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杜蕾 《新闻传播》2012,(5):187+189
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受到舆论导向、采访艺术等因素的影响。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运用好提问技巧是采访获得成功的关键。文中从做好访前准备、把握关键环节、用好提问技巧等方面论述了新闻采访中保证采访质量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是新闻宣传的最基础工作。采访是获取新闻的手段,是新闻工作的先导。任何新闻报道的产生都离不开新闻采访。不会采访的人是做不了记者的,而采访水平不高也做不了优秀记者,更别提写出有宣传价值的新闻报道。一、新闻采访的性质及其特点先有事实,后又新闻。事实永远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媒体相比,我国新媒体在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惊人,在这个大环境下,我国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台等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应对来自于新媒体的挑战,我国广播电视台及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快做出调整并进行创新,而提升采访艺术是当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日常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本文根据这一问题,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新形势下提升采访艺术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现状、对策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市场逐渐发展完善,人们对信息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新媒体背景洗,广播电视台想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就必须对自身的新闻采访现状进行改革,对各个信息及时掌握,在对信息资讯进行收集的时候保持完整性以及时效性。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发展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