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贞 《今传媒》2005,(2):34-35
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素质与水平的竞争。更新观念与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是在市场竞争激烈时,业内有志人士与有识人士的共同选择。同一般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企业相比,传媒业兼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双重特质,人才,尤其是高品位人才对媒体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一、我国媒介人才的现状国内媒介普遍缺少既精通新闻业务,又懂经济与管理的复合型媒介经营管理人才。虽然近十年来国内媒介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但是必须认识到,这并非完全是从业人员努力所致,而主要是市场需求与经济进步的推动,大多数的利润,可以说是企业与…  相似文献   

2.
郑青华 《新闻界》2004,(5):36-37
随着我国传媒市场化的发展,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媒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的产业,高质量的媒介人才是传媒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可以说传媒竞争本质上就是优质媒介人才的竞争。一方面,传媒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媒介人才严重短缺,这种供求的严重失衡使得传媒愿意以更高的报酬来吸引媒介人才,这使得媒介人才的流动越来越频繁。据成都地区都市类报纸从业人员调查显示,都市类报纸从业人员大多数人的工作流动较大。只有24.5%的人目前只服务过一家新闻媒体,34.5%的人服务过两家新闻媒体,30.9%的人服务过三家新闻媒体,10%的人服务过四家以上的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3.
报纸经营的代已经到来,科学的经营能够增强报纸的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以《兰州晨报》为例,研究兰州市报纸媒介经营现状:由于各报刊受媒介特殊属性、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从业人员缺失,及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等因素的制约,整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为适应竞争激烈的大众媒介市场,兰州报刊业的整体媒介经营能力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对媒介产品生产过程而言,如何获取信息无疑是决定产品内容与倾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信息来源渠道的研究,既可以折射出媒介从业人员自身的价值观,又可以反映出在社会乏迁背景下媒介从业人员在市场化过程中,其价值观与职业身份、职业地位及其职业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曹鹏 《新闻记者》2000,(12):21-23
在市场化浪潮的压力与主管部门的优化报业结构 的政策调控下,国内的报业目前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卷入竞争的漩涡中。面对市场,寻找前进的方向。发展的出路、生存的策略,就成为老总们的当务之急。经济增长点、兼并、重组、改版、招聘──这些词汇更成为报业经营管理的工作用语,高频度地挂在业内人士的口头。 媒介骨干成为猎头对象 经济领域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文化领域的竞争更是如此。媒介的成败利钝,其实都取决于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实力。 近来随着新媒介的创办与老媒介的扩张或重组,资深而有实力的报人,开始成为猎头的…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接触到信息,伴随着传媒业的飞速发展,传播渠道过剩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媒介经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只有全面和正确的把握住受众的需求,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而受众研究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它能够帮助媒介经营者有效的开发广告客户、更好的推出自己的“产品”,同时有助于媒介从业人员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正确对待和利用受众研究技术,是传播渠道过剩时代媒介经营者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7.
高萍 《记者摇篮》2010,(2):48-49
网络出现以后,媒介市场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媒体纷纷改变自身的内容设置,竞争策略以及人才储备策略,以适应现代媒介的竞争需要。媒介融合是现今媒体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由于竞争压力与自身完善的需要,所有媒介都在不停地吸收其他传播方式的优势、挖掘自身传播的潜力。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市场的需要即人才的需要,媒介从业者的素质决定了媒介融合的效率与质量。媒介融合的发展催生着新型新闻从业方式与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众媒介赢得市场的竞争策略有多种表现。这些手段包括用广告塑造媒介及产品形象、增加媒介产品的品种、提高服务品质、降低媒介产品价格以及营造市场垄断地位等等。上述手段的共同特点是媒介运作愈来愈呈现出商业化特点,大众媒介的阅听人被看作消费者,而媒介把目光主要瞄准在如何更好地运用资本来控制大众媒介的消费者。在我国大众媒介的产业化进程中,价格作为争取更大市场空间的竞争策略尤其引人注目。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使得媒介市场烽烟四起。然而价格战给媒介竞争究竟带来了什么?是促进了媒介市场的良性发展,抑或是相反? …  相似文献   

9.
创新报纸版面形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是报纸的第一资源.一份报纸拥有的读者越多,其影响力就会越大,公信力和权威性就越强.目前,各类媒介都越来越重视媒介产品的形象包装,以应对媒介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报纸也不例外,也在不断追求创新.  相似文献   

10.
所谓公信力,是传媒发布新闻、信息的可信度在公众中产生的影响力,也是传媒内在品质的综合反应。在激烈竞争的新闻市场,公信力已经成为大众媒体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竞争资源,是媒介产品的信誉保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6,(12):55-60
本文结合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和媒介生态理论,以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媒介为例,以点带面,从种间竞争和社会选择的角度探求社会化媒介进化的规律。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介的演进源于外来基因和本土基因的融合。围绕着用户、内容、商业等资源的媒介种群间的竞争是社会化媒介进化的内因,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外部生境对社会化媒介进化起着"社会选择"作用:政治因素制约了社会化媒介发展的形式和方向,经济因素促进了社会化媒介优势资源的积累;文化形塑了中国社会化的媒体的"围观参与式"和"圈子"交往特征;补救性技术促进未来社会化媒介向人性化、跨越时空、全感官互动、部落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塑造正在成为学界和业界日益关注的话题。 所谓电视媒介品牌,是指品质、服务、市场被受众普遍认同的电视媒介产品或机构,同时也是电视媒介对其品质、个性和核心价值的承诺保证。简言之,电视媒介品牌是受众对电视产品的普遍认同和媒介对受众的承诺保证。作为品牌的电视产品应具有独特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在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之下,媒介组织应该重视自身危机的发生和处理,特别要重视媒介从业人员造成的危机,它对媒介组织形象的影响更大.本文从危机公关的角度分析媒介从业人员对塑造媒介形象的重要意义,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对媒介组织形象产生重大影响的个人危机,构建危机管理机制及时进行危机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各国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由此催生的媒介帝国主义大行其道.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传媒的发展,也侵害我国媒介主权,更不利于国家对外形象的塑造.因此,我国传媒从媒介产品的重构人手,构建融合型的传播平台,营造多角度的传播内容,构建聚合性的传播力量,从而捍卫媒介主权.  相似文献   

15.
广电媒介管理者素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学者说过:“在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媒体的生存发展,越来越取决于运行机制的活力与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决策层的素质这两个方面”,媒介管理是为了实现媒介组织的目标.在它的运行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和资源。人的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组织的效果.媒介管理者队伍.是媒介产品生产和交换全部经营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媒介管理水平的高低.除受环境.政策.制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更直接地取决于媒介管理者的全面素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呼唤广播电视媒介管理水平的提高.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广播电视媒介管理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吴跃先 《新闻界》2002,(2):28-30
市场是公平的。三个失败的媒介经营案例给了我们以下启示:现代化的媒介经营首先要树立全新的媒介人才理念,还要树立媒介产品理念、媒介资本运营理念和媒介风险理念。如果不遵循这些规律,“媒介先锋”们并不能“先到先得”。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媒介种类繁多,接触、使用媒介已成为当代人生活中的日常需求,而各类人群对媒介的使用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媒介生活。电视从业人员作为能够近距离、长时间、高频度接触各类媒介的群体,其媒介生活必然迥异于普通受众,其媒介接触行为也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日常工作的价值判断。所以,本文试图打破媒介中心主义,将人作为媒介生态中的主体,以电视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来描述其媒介生活状  相似文献   

18.
现今媒介融合现象的评述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绪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在经济学者与媒体经营者的设想中,可以提升媒介产品和媒介服务的质量,而高质量的媒介产品和服务可以增加收视率(使用率)和市场份额,亦即在市场中达到竞争的优势位置  相似文献   

19.
先从媒介的“双重出售”谈起:一方面,媒介通过出售自己的传播资源获取受众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自己的受众资源获取广告资源。如果将时下流行的“注意力经济”引入传播领域,那就是:传播回收并出售给广告主的正是“受众的注意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 不难发现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当下传媒个体间竞争加剧的动力。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而注意力能否成为恒久的资源,取决于信息源的影响力,也就是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是系统成员的栖息地 ,个体只有生活在系统的环境中 ,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命力。一个人脱离了生态环境 ,生命将变得脆弱 ,一个事物离开了它周围的环境 ,同样将失去存在的理由。媒介的生存也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只有媒介环境优化了 ,媒体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媒体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的进步。不规范的竞争恶化了媒介环境媒介生态环境中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 ,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尽可能多的作用 ,媒介自身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切割和配置 ,以免资源不必要地被损耗和遗弃。竞争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动力 ,在商业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