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1月中旬,南昌市政府向社会公告:“对拖欠民工工资的单位特别是建筑施工单位将建立不良行为档案,有不良行为的用人单位将定期予以通报并以此作为审批资质、年检以及竞投标的参考依据,对拖欠民工工资产生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严惩。”南昌市政府的作法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尤其在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民工中产生强烈反响。其间,我们也看到档案在救助、保护弱势群体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拖欠民工工资不再是简单的劳资纠纷,而演绎为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另一种欠薪     
具有“中国特色”的“拖欠民工工资”现象尚未得到根治,又在另一层面“隆重上演”,且闹得不轻,这就是传媒业常见的拖欠作者稿酬问题。一些作者仗义执言,为民工追讨工资“鼓与呼”,而自己的稿费却被拖欠,成了需要别人关心的“弱势群体”。我每年要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时评百余篇,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年关将近,职工为讨拖欠工资上演“跳楼秀”的现象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去年的这个时候,南京不仅有好几位民工爬上塔吊讨要工资,更发生了民工们封住一家医院新大楼向施工方要工钱的恶性事件。据媒体报道,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司汪司长一行对南京市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南京有148个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人均拖欠金额达1732  相似文献   

5.
日理万机的温家宝总理为民工讨工钱的事报道后,各地刮起了一股“清欠”民工工资的暖风:尤其是各地政府带头“清欠”,要求政府投资的项目按合同规定的时限付清工程款,并责令施工企业限期补发所拖欠的民工工资。由此我想起了另一种“清欠”——各地新闻媒体拖欠作稿费的事,亦属“清欠”之列。  相似文献   

6.
胡文 《视听纵横》2006,(1):120-120
2005年11月17日,到浙江省某县城出差,听到了电台正在播出的一则题为《民工领到血汗钱》的消息,里面说道:“今年1-9月.县劳动监察大队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共为420多名民工追回被业主克扣、拖欠的工资、押金等200多万元……”听罢此文,感慨良多。作为县级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县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成绩,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听众听了此文后难免发出这样的疑问——是谁在拖欠民工工资?民工领不到工资生活状况如何?为什么付出了劳动却领不到工资?这些听众最想知道的,该则报道未作具体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社会处境的再现:一个弱势群体的媒体投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重庆视察路过云阳县龙泉村时,农妇熊德明“向总理说了实话”,反映她丈夫的2300元工钱被拖欠。温家宝当即指示地方政府要解决好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六个小时之内她就拿到了拖欠的工钱。这起事件将“总理”、“农民工”和“工资拖欠”三个关键词以相当富  相似文献   

8.
又一场大雪,让中国北方的空气冷了不少。春节将近,白雪映衬下回家的人影碌碌,其中,不少黑衣蓝衫。看他们的脸,胡茬参差,充满倦意。 在城里辛苦打工一年,他们远在乡野的妻子儿女或者白发父母,正等待他们带回钱来,过上一个不算窘迫的年。 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囊中空空;劳动了,却没有拿到报酬。官方统计,目前拖欠民工的工资,达到400亿元人民币。具体涉及到多少人,没有统计,但,最小的单位恐怕也要以千万计。  相似文献   

9.
刘上峰 《传媒》2003,(4):13-13
时下,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已经成为某些地方突出的社会问题。许多媒体也抓住这一热点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民工讨薪特别行动”。这些行动无疑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的社会效果,譬如一些“老赖”企业因为怕曝光,就部分支付民工工资或口头承诺支付。然而,倘若每到岁末年关,媒体“讨工钱”总是新闻“亮点”,乃至成为“惯例”的话,我认为倒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0.
正【今日微议#记者该拿多少工资#】编者按:《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4》显示:九成以上新闻从业者月收入低于10000元,其中近一半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只有7%的人月收入在10001-15000元之间。理想在心中还是"饥寒交迫"的记者?#记者该拿多少工资?#微议一@媒体小喇叭:都说做新闻的是民工,可能如今有些民工又要"呻  相似文献   

11.
自从今年10月温家宝总理为民工讨工钱之后,好像一下掀起了民工讨钱热。媒体上一面是愁容满面的农民工,一面是表示出强烈的愤怒和谴责的各级政府官员,他们大多将矛头指向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多的建筑开发商。从农工到施工队到建筑商到开发商这个欠钱链条中,开发商似乎成了“罪魁”。那么今年的开发商何以如此“心狠”?政府雷厉风行的讨钱行动又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利益的链条上,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往往不会只是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世界》2007,(2):6-10
岁末年终,又是农民工该拿钱回家的时候。类似农民工遭遇欠薪的报道,又出现于各类媒体。“辛苦一年,让农民工拿钱回家过个好年!”寒冬中,这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愿望吸引着上至党和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目光。关注的目光,让许许多多的农民兄弟感到了浸入心田的温暖。然而,温暖并没能让所有的农民工把钱带回家。“欠薪”、“维权”等仍是这个冬日里颇有热度的关键词。据建设部门提供的消息,在各地政府的努力下,截至2006年10月,2003年年底前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7亿元,目前已偿付了336.82亿元,农民工工资历史陈欠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是至2006年底,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显示:目前,全国拖欠民工工资已高达1000亿,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高达72.2%,仅有6%的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  相似文献   

13.
张齐  王璐瑶 《新闻窗》2005,(2):16-17
作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一代,在我们的印象里,民工是告别妻儿、远离故乡,置身于城市底层的一群人,他们大多来自农村,从事着建筑、商业、服务等劳动强度大、收入报酬低的工作。因为接下了追讨拖欠民工工资的采访任务,让我们有机会走近了这一社会群体,了解他们的充满辛酸的追薪历程和平凡人生。  相似文献   

14.
陈力丹  丁冰 《当代传播》2007,(6):113-114
关于农民工讨要工钱的新闻看得多了,似乎可以得出一种报道套路:农民工以各种方式,从合法途径到极端的以自杀相威胁,然后便是政府相关部门反复协调(从温和的握手言和到刑事处理),问题解决.现在看到<宁夏日报>的消息<拖欠农民工工资数百万元被取消投标资格(肩题)中铁三局丢了宁夏市场(主题)>,令人感觉一新.因为它打破了常见的套路,报道角度选取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严重后果--失去一个省级行政区的巨大市场,告诫拖欠者贪小失大的苦果.  相似文献   

15.
读者论坛     
不要为欠薪者留情面周英杰新年前后,正是各地民工准备离开城市返回家乡过春节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往往是一些用人单位拖欠民工薪金事件的高发时期。遍览全国的各大传媒,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但是,笔者也发现这类报道的一个“软肋”,这就是一些传媒在报道拖欠民工薪金事件时,往往只侧重于民工如何如何无助和凄惨,却很少让欠薪的老板出来“晒晒太阳,见见阳光”。传媒在提到欠薪者的名字时,一般是语焉不详,常常用一个“某”字就轻轻带过了。  相似文献   

16.
岁末年初,各地批评拖欠民工工资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然而,就在传媒业内部,一些“打工记者”的权益同样受到侵害,却常常不被关注。 想起这个话题,缘于一位记者朋友的遭遇 前不久,这位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的记者去郑州一私营企业帮工人讨要工钱,而这家私营企业主情急之下竟振振有词,“大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去年“工资偏低”造成的“用工荒”,企业如今大都对员工的工资加码,开价最高的企业,普通员工每月可拿2500元工资。春节过后就有加薪的消息,对外出找工作的民工来说,似乎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但在笔者看来,用工单位如在招工时候就开出高价,远比  相似文献   

18.
社会热点问题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新闻宣传中的敏感和难点问题。一些反映社会弱势群体的事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如拖欠民工工资、城市停车难、农村医疗保障等问题,有利于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现在的一些媒体以炒作明星绯闻、凶杀、抢劫为主,一味地追求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我采写的一组系列报道《讨薪记》获得了2003年度人民日报精品奖。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在“值班手记”中称赞这组稿件“抓住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问题开掘得深,为批评报道提供了一个范例。”这组报道所以能引起较好的反响,我认为:一,与找准了“结合点”有关,即找准了社会焦点,找准了政策依据,找准了典型事件。二,较好地把握了批评艺术。找准“结合点”才能开掘得深这些年,每到年底,有关民工讨薪问题,就成为社会的焦点。据全国总工会提供的资料,截至2003年10月底,全国进城务工的民工被拖欠的工资在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20.
有着4万人口的平圩镇,是安徽省煤炭工业城市淮南市的一个郊区镇。和众多负债的乡镇一样,该镇也拖欠职工和教师的工资。所不同的是,他们还拖欠吃喝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