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文献整理和编纂有关.作为儒家思想的倡导者,孔子毕生遵循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信条.他为中华档案文献编纂事业和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档案史上树立了一块历史性的丰碑.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源远流长,从春秋时代孔子编订"六经"算起,历代相因不断发展,规模巨大成果繁富。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则渊源于档案文献编纂的实践。有史可考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春秋时代孔子编订"六  相似文献   

3.
孔子与档案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文献整理和编纂有关。作为儒家思想的倡导者,孔子毕生遵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条,为档案文献编纂事业和传承中华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整理和利用档案的实践中,开创了档案编篡方法及利用档案修史、传播文化的先例,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史料整理和档案文献编纂的伟大实践者,他所编纂的《尚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体现了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要高度重视档案文件及其编纂,档案文献编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要坚持"述而不作"原则以及选材要精当、编排要科学。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值得我们在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一、孔子档案编纂的原则和方法 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其内容"皆先王之政典也"(<文史通义·易教>).孔子编纂"六经"是我国古代对档案文献第一次有目的的大规模的整理和汇编."六经"编纂的原始材料,都来自于历史文献,孔子在编纂时没有根据个人喜好加以改动,而是忠实原文,使得历史材料能尽可能保持原来的风貌.  相似文献   

6.
孔子潜心整理修订儒家经典——"六经",是我国古代对档案文献第一次有目的的大规模整理编纂活动,为人们研究我国上古历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孔子在其编纂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一系列编纂原则和方法,不仅对我们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和档案编纂学学科建设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研究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体例的发展史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源头一直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各项制度演进,档案文献及其编纂成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和价值,并受到了历代政府和个人的重视。档案文献编纂之大家,首推孔子。我国有据可考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从孔子开始的,他在编辑整理《六经》的过程中,首创了一系列编辑体例和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孔子编订"六经"至今已有约2500年,浩如烟海的档案文献构成我国丰富多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典作为我国古代法律文献的总称,含意丰富,内容广泛,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对历代法典编纂活动和编纂成果的研究,是我国档案文献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也是丰富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刘晓芳 《兰台世界》2007,(4S):60-61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献整理和编纂有关。作为儒家思想的倡导,孔子毕生遵循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信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春秋末年的孔子,是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编纂的杰出代表,也是第一个建立了独立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哲学家。孔子一生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但也有过得意的短暂时期。鲁定公时代,孔子因帮助鲁定公和“三桓”平定叛乱,做了中都宰,很快就升任司寇。由于孔子对季武子专权很不满意,只做了三个月司寇,就罢官而去,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14年,直到晚年才回到鲁国,会见了已当政多年的鲁哀公,不见用,从此不再求仕,专心教授生徒,整理和编纂文献为教材。在整理文献典籍中,孔子寄托他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孔子的档案文献编纂的思想萌芽于档案文献编纂的最初实践,具体表现于编订“六经”,“六经”是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大规模文献编纂活动,其中的《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典型的档案汇编。一、孔子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产生的背景孔子成功地编纂“六经”,与宋鲁两国特别是鲁国有密切关系。宋是商朝的后代,鲁是周公的封地,春秋末期列国都到宋鲁“观礼”,因为它们较完整地保存了商周文化。孔子是宋国贵族的后代。其七世祖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和宣公,为人谦恭俭朴,熟悉古文献,《诗经》中的…  相似文献   

12.
历史证明,编史修志离不开档案。孔子开创了档案文献编纂之先河,他整理六经、搜集档案、尊重史实,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将档案编纂与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主持编  相似文献   

13.
社会记忆建构:档案文献编纂社会功能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档案文献编纂:多维学科视野下的研究对象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源远流长",在我国,从春秋时代孔子编订"六经"算起,"历史相因,不断发展,其规模之巨大、成果之繁多,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论语》内容的梳理解读,可看出孔子对"六经"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知而作之、择善而存的档案文献编纂原则,进而了解孔子如何运用"六经"的内容教育弟子,这对当今我国档案事业具有深远影响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春秋末年的孔子,是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编纂的杰出代表,也是第一个建立了独立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哲学家.孔子一生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但也有过得意的短暂时期.鲁定公时代,孔子因帮助鲁定公和"三桓"平定叛乱,做了中都宰,很快就升任司寇.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富于创意的档案库房天府、盟府等等设在禁中,装具多为金縢之匮,保管人员忠于职守,档案副本制度业已确立,防虫技术也已采用。文书档案的利用做得有声有色,主要表现在凭证、资政、修史、教化诸方面。中国历代先贤从事文献编纂,无不受孔子文献编纂理念及其成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档案文献编纂不仅是对文献的整理活动,还是参与文化创造的社会活动,是对主流文化进行影响和塑造的一种途径。本文通过对孔子整理编纂“六经”的活动进行分析,探讨了档案文献编纂如何影响和塑造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8.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本姓解>诸书载:孔子曾对相关档案资料作过整理工作.对此事之具体情况,今之学者已进行过考察,主要成果有刘红<整理古籍文献的先驱--孔子>、李淑芳<管窥孔子档案文献编纂及其成果>等,这些论述虽彰显出孔子档案整理工作的成就,然其多是从史学角度切入的,缺乏以档案整理工作为中心的本体观照与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曹喜琛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开创者。他的一生为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学术思想更是档案学界的宝贵财富。本文从他深度发掘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完善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体系、反恩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经验教训、推广档案文献编纂学专业知识、划分新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发展阶段五个方面总结曹喜琛在档案文献编纂领域的贡献,谨以缅怀曹老先生。  相似文献   

20.
孔子编纂『六经』对中国古代档案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编纂“六经”是我国古代对档案文献第一次有目的的大规模的整理和利用。“六经”大多为文书档案材料的汇编或摘要 ;“六经”的成书过程就是就是搜集档案资料并加以整理的过程。孔子为后世保存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档案 ,开创了利用档案编纂史书的优良传统 ,提出了“述而不作”的编纂档案资料的原则 ,开辟了档案利用的新领域———使档案成为传道授业的工具 ,因此说孔子对中国古代档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