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首先,探讨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其次,指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再次,论述了低碳消费、低碳消费方式及低碳经济对消费方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消费对策:完善低碳消费市场体制,政府引领低碳消费方式;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坚持低碳生产与消费;社会组织发挥引导、宣传和教育的作用,积极推进低碳消费方式;消费者要转变消费习惯和观念,倡导文明消费,实现低碳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加速期,必须明确政府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推动人口深度城镇化,消除体制和政策上的人为障碍,重点是增加和开放城镇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拓展城镇吸纳能力,提升城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在城镇体系中的均衡配置。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决摒弃对管制型政策工具的过分依赖,牢固树立公共服务优先的政策理念,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接受学前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权利,提供学前教育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构建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国家新近提出的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政策.文章阐述了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涵义、评价指标及构建策略,以期为各地开展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引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确认,国家、政府及社会各领域需要以“双碳”为目标进行绿色低碳转型。企业与消费者作为国家经济结构的重要构成,其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所趋,是生态文明建设、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针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可从战略、技术、经济与政策层面落实激励措施,促使其转变行为,更好地落实“双碳”目标。针对消费者行为转变,可从体系、社会、教育、行为层面开展消费风尚培育、生态意识教育等措施,激励与引导低碳消费。  相似文献   

5.
低碳时代的到来与大学生消费观念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作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其以"低碳"为导向的共生型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检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可以发现他们的消费观念"超前",消费过程"超短",消费伦理"迷失"。引导低碳时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策略是:优化大学生低碳消费的整体环境;拓展大学生低碳消费的实践平台;强化大学生低碳消费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6.
低碳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话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了人类社会的共识。低碳消费方式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是低碳经济的终点。低碳产业有赖于低碳消费,如何引导农村消费者树立低碳消费方式,成为当前扩大农村消费领域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关于低碳政策设计框中,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低碳政策群之间缺乏经济逻辑,低碳没有成为经济有效运行的推动力,没有产生预期中的经济效益。低碳消费理论的逻辑起点模糊了低碳消费和低碳消费行为的概念内涵,导致低碳消费政策机制碎片化;混淆宏、微观低碳消费政策的设计目标,将低碳消费行为作为宏观政策的作用客体,将微观政策干预机制混淆进宏观政策的干预机制;导致政策目标设计过于放大减排动机,而忽略经济效率动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的居民收入水平呈现上升态势,但同时也出现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最终消费率的持续下降的现象。针对这一事实,通过阐述中国当前消费需求下降的现状,从国民收入分配角度寻求原因,进而提出拉动消费内需的对策建议:合理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改革政府管理体制,纠正分配失衡;解决公共服务部门的垄断和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日益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式,是全球性的新革命和必然选择。在对低碳经济研究与实践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低碳消费、低碳能源、低碳环境、低碳技术等四个方面出发,分析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化、资源禀赋差异大、贸易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较落后等主要问题,提出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即:完善法规政策体系,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培育低碳消费文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低碳产业发展方面形成了初步的法律规制体系和一些政策机制,但是相关低碳产业的法律规范不完善,政策性机制缺乏体系性和协调性。应通过建立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完善低碳产业新技术的创新研发支持机制等,构建多层次的政策机制;通过将政策上升为立法,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定低碳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和碳金融立法等,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能源法律体系,深化产业规划、激励、引导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以建立完整的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机制体系,促进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树立低碳意识和倡导低碳消费密不可分,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应当在低碳型政府的示范效应下,强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低碳觉醒,建立和健全低碳消费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观念上实现民众由高碳消费向低碳消费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碳汇机制、低碳消费方式正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旅游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文章初步探讨了发展低碳旅游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低碳旅游主要行为主体及其低碳旅游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旅游发展模式,认为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三方互动,共同践行低碳行为是实现低碳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低碳生活方式呼唤创新型的政府,政府管理创新方能引导低碳生活方式。政府创新是社会创新的表率,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有一个创新型的政府。这是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发展低碳社会、引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1〕  相似文献   

14.
在实现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跨越式发展之际,襄阳提出建设"四个襄阳"的目标。本文依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以"绿色襄阳"建设为切入点,在低碳的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运输体系、行政服务机构、城市建筑体系、城市清洁能源和民众消费模式几方面提出具体的发展方向及目标。  相似文献   

15.
低碳消费模式是一种以"低碳"为价值取向的适度型、健康型、生态化的消费方式。构建低碳消费模式,应在坚持低污染、低能耗、低浪费原则和有利于健康生存的前提下,由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  相似文献   

16.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更为加大的外部风险和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持续稳定地增加国内需求是后危机时代最紧迫的任务。需求内生动力增长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扩大农村消费基本对策有二:一,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解决消费能力不足的难题,使得农民有钱可花;二,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消除农民消费障碍,使得农民有钱敢花。  相似文献   

17.
自2010年首批低碳城市开始建设以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一直备受关注。实施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建设低碳城市并不单单是政府自己的职责,还需要企业、社会公民等多主体的共同努力。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公民三方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揭示出:只有协调好各方利益,才能有序推进政策实施。为此,需要三方共同努力:地方政府需要统筹规划,平衡利益冲突;工业企业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改进生产技术;公民要增强低碳责任意识,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低碳消费是社会兼顾经济效率和减排效率的关键节点,但低碳消费启动困难已成共识。在众多启动措施中,激励性规制是启动低碳消费的最直接杠杆,据此规制思想,我国设计了"节能惠民工程"消费直补政策,经运行4年,能效水平成为影响家电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节能意识深入社会心理,但"骗补"行为的存在对低碳消费、政府管理和企业声誉均产生消极影响。经过Jean-Jacques Laffont和David Martimort委托—代理模型验证,在由政府、家电厂商和家电消费者三方缔结而成的激励规制合约中,家电厂商在销量、产品节能水平甚至定价上存在隐蔽行为,降低了政策效应。政府需要通过增加监督惩罚机制设计和强化节能能力管理的优化方法来规避规制合约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低碳道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有选择,作为低碳经济关键的低碳技术在我国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现有研发能力不高,一些重大技术问题持续难以突破。为了提高我国的研发能力,政府近年来开始从政策上进行支持。文章总结了我国低碳技术研发环节的问题,探讨政府支持低碳技术研发的政策体系,提出改变现有资源分配方式和激励办法,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大型私营企业和社会作用促进低碳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然而,在城市化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代社会,市民的日常生活却常常深陷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诸多现实困境。引导与规范城市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型可为上述困境的缓解提供路径。即完善城市管理制度,硬化市民低碳生活的制度建设;创新低碳科学技术,强化市民低碳生活的科技支撑;保护城市生态人文环境,加强市民低碳生活的环境建设;实施低碳经济模式,推进市民低碳生活的经济建设;倡导低碳绿色消费,构建市民低碳生活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