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的修辞学须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把修辞研究方法提高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则是修辞学方法论的本职工作。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重视修辞现象本身的三个因果关系:一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二是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不然;三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将然。另一方面,也要借助“他山之石”,用相邻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审视修辞现象,进而更开放更全面地解决修辞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理论修辞学>是一部充满"越位之思"的修辞理论著作.它立足宏观视野下的大修辞,建构了一个新的修辞学理论架构,全书融入了作者的新思考、新观念、新见解;作者还对传统的内容从新的视角切入做了新的阐释.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创新著作,将会推动修辞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义修辞学是应修辞学科、话语材料的本质以及话语"现代性"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研究的语言单位方面,广义修辞学主张展开句级以下和超句级,直至进入文本、文体层面的全方位话语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广义修辞学研究在运用语言学科知识的同时,重视从多学科吸取学术资源;同时,它主张将自己的研究视野扩展到社会话语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话语:巴赫金曾言辞激烈地批评"纯语言学"的小说修辞研究,倡导"超语言学"的修辞研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同样表示描述词语的文本功能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语言学,需要使用"超语言学"方法。广义修辞学关注上述批评的合理成分,同时理性看待"纯语言学"修辞研究的价值,在"纯语言学"和"超语言学"之间寻找平衡的支点,广义修辞学视野中的文学修辞研究部分地体现上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修辞学科"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为什么这样研究",涉及修辞观、学科理念、学术研究的科学性、方法论、研究主体的执行力,以及学术生产的运作机制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和学术话题,本期推出的修辞学科观察与思考(一)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召唤。期待更为广泛的学术参与。《广义修辞学:研究的语言单位、方法和领域》阐明广义修辞学适应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本质、话语材料的性质以  相似文献   

6.
我校文学院高群博士的学术专著《修辞论稿》于2012年5月由黄山书社出版。 作为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和跨学科视野观点的信奉者,作为修辞学研究立足学科本位同时超越学科本位的实践者,该书是作者对修辞学问题思考的呈现。其中,文学修辞研究是著者学术兴趣所在,“文学语言研究,是语言与文学两学科的连接点、生长点,文学语言研究呈现什么样的学术面貌?修辞研究如何介入文学语言研究的前沿领域?”这些疑问,吸引著者在修辞学研究转向的学术历程中,求索不止,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从"术"到"学",加强修辞理论建设是修辞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修辞学学术探索的自然选择。加强理论建设可以从深化修辞主体及语言本体的研究入手,同时应该注意修辞理论的科学性与简明性等问题。修辞现象与普通语言现象相比,它包含着人的更多智慧性的认知操作,修辞理论建设好了,修辞现象解释清楚了,常规的语言现象也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这正是修辞学的语言学价值所在。另外,修辞学研究可以催生新的语言学理论,可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还可以为探索语言从用变到演变的规律,提供一个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广义修辞学经历了酝酿准备、过渡性探索等阶段后才脱颖而出,既吸取了域外隐喻研究等泛修辞观的理论资源,也得益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思想濡养,最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从修辞观来看,广义修辞学领域内可以分为"大修辞"、"广义修辞"和"复合修辞"三个类型。广义修辞学以修辞原理为标准来确定研究对象,并建构了"两个主体+三个层面"的研究范式。广义修辞学理论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因而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中国修辞研究可分四个历史阶段 :创建期、缓慢发展期、普及期、革新期。其主要成绩是 :构建了修辞学理论体系 ,修辞观念不断更新 ,学术争论不断深化 ,重视修辞学史研究。存在问题是 :继承古代修辞学传统不够 ,对方法与方法论不够重视 ,修辞学领域有向外扩展趋势。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修辞学 ,建议 :重视修辞学理论建设 ,创建修辞学流派 ,建立或完善各分支学科 ,扩大修辞学刊物阵地。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多层级学术共同体构建的修辞学科大生态,涌动着相关学科的思想能量,也向相关学科输入修辞学的思想能量,《中国修辞学:学科之问和学术之问》围绕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追问学术逻辑;《新世纪以来中国修辞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论》和《跨学科视野下的修辞研究——以2013年度CSSCI来源期刊为考察对象》,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修辞学史上,明清作为从中国古代修辞学向中国现代修辞学的过渡时期,是对古代修辞学的总结,也是向现代修辞学转折的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其修辞学的理论意识也逐渐增强。当然,这并非指明清时具有了同今人一样的“修辞”观念,但所论述的问题显然是独立的修辞理论问题,于是出现了最初的学科意识的萌芽。人们开始有意探索修辞学的理论系统性,也出现了一些修辞学的理论术语。修辞学开始抛开其他学科的束缚,产生了修辞学从自发向自觉的飞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汉语修辞研究渐入低谷,定位语言学的修辞研究逐渐被边缘化。深入展开语义修辞的研究,是继承发展隶属语言学的修辞学的可行路径。研究中,要坚定"语言学为本"的学科定位;要坚持"语义分析为主导"的研究方法;更需明确语义修辞观下的研究内容及要点。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中国修辞研究可分四个历史阶段:创建期、缓慢发展期、普及期、革新期。其主要成绩是:构建了修辞学理论体系,修辞观念不断更新,学术争论不断深化,重视修辞学史研究。存在问题是:继承古代修辞学传统不够,对方法与方法论不够重视,修辞学领域有向外扩展趋势。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修辞学,建议:重视修辞学理论建设,创建修辞学流派,建立或完善各分支学科,扩大修辞学刊物阵地。  相似文献   

14.
广义修辞学是应修辞学科、话语材料的本质以及话语“现代性”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研究的语言单位方面,广义修辞学主张展开句级以下和超句级,直至进入文本、文体层面的全方位话语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广义修辞学研究在运用语言学科知识的同时,重视从多学科吸取学术资源;同时,它主张将自己的研究视野扩展到社会话语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5.
语用学以及修辞学是两个有密切联系,但是又有所不同的学科,尽管各自都有各自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方法,但是都对言语交际有所涉猎。语用学在很多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修辞学,反过来说,语用学尤其是语用学理论方面的发展,会对修辞学理论以及实践起到一定的丰富作用,推动修辞研究硕果累累。但是因为语用学以及修辞学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学术领域,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侧重点方面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现象。从跨学科的角度来说,由于西方语用学阐述了语言使用的规则以及基本原理的构思,所以现代修辞理论以及其研究方法均可以从其借鉴一二。本文主要说明了语用学研究的三个侧重点以及修辞学研究"人本主义"研究说明,然后从跨学科的角度分析了对于现代修辞研究来说,西方语用学影响以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话语:广义修辞学重视修辞研究的"三个层面"(修辞技巧、修辞诗学、修辞哲学)和修辞活动的"两个主体"(表达者和接受者)。巴赫金批评的修辞观,是"书房技巧",大致类同"修辞技巧"或"修辞术"。了解西方修辞学学科背景、了解"新修辞学"研究状况的学者,通常不会固守"修辞术=修辞学"的观念;在公共阅读领域影响甚广、在跨学科视界中学术关注度甚高的著作,如罗兰·巴特《图像修辞》、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就是修辞,而传统的修辞概念已显得捉襟见肘——它无法涵盖越来越丰富而生动的文本形式和修辞现象。西方后现代主义修辞学研究已从传统意义的文本形式走向泛文本,从修辞走向泛修辞,其修辞概念已指向了文本和认知,有人甚至把修辞看成是“人类理解其环境的一种潜能”(司各特)。相对西方现代修辞学的研究理论,我国对修辞学的研究显然已经滞后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一直没有摆脱对传统文本形式和修辞经验的依赖。近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阅读与写作,汉语语法和修辞教学已逐渐淡出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忽略了最根本的语言文字教学,扼杀了最感性、最生动的文本修辞行为和修辞方式。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重新建构语文教学的价值和立场,必须从广义修辞学视野中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意义,必须从对语文的学科性重新认识的高度上来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8.
曹石珠的形貌修辞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继承和发展了陈望道的形貌修辞理论,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修辞学分支学科———形貌修辞学;二是理论上多有创新,超越并修正了前人的理论;三是对作家的形貌修辞作了广泛研究。曹石珠形貌修辞研究扩大了中国修辞学的范围,增加了中国修辞学的内涵,为人们的修辞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修辞、修辞学在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出发,从中外修辞学的学科地位差异等,对修辞学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应对修辞学的学科地位、教学地位进行重新考量.本文提出了建立以修辞为纲的语言教学体系和建立以修辞学为中心的学科体系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修辞学的性质,是修辞理论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代修辞学要繁荣发展就得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文章结合郑荣馨先生《〈修辞学的性质新论〉质疑———与骆小所先生商榷》①一文所持的修辞观,分析论证了以理论研究和运用研究的有机统一构成学科价值的现代修辞学,并非纯修辞学。它属于艺术部门而不属于科学部门,属于大语言学而不属于纯语言学;同时也是一门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