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常听说狐狸狡猾,却不听说狐狸聪明;常听说自己孩子聪明,却不听说自己孩子狡猾。其实狡猾就是聪明,聪明便是狡猾。自己的话或文章,有人向你提出批评,也许你说人家咬文嚼字;学生的习作叫你批改,你叫学生要字斟句酌。其实“咬文嚼字”就是“字斟句酌”,“字斟句酌”也便是“咬文嚼字”。以上两组词语仅是附着的感情不同而已。然而,学生在听、读方面不去“咬文嚼字”,又怎能在说、写中字斟句酌?要把学生对课文“咬文嚼字”当作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当作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怀疑、创新精神的体现。在这点意义上来说,让学生“咬文嚼字”并非坏事。  相似文献   

2.
郑建设 《教育文汇》2006,(10):10-11
面对聪明而不努力的学生,你对他说过这样的话吗?“你很聪明,但是不知道努力学习;如果努力,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最好的学生。”你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发现,不少教师对学生赞美性语言用得最多的是“你真聪明”。学生答对了老师提的问题,老师夸“你真聪明”;学生想出一个解题新思路,老师更要夸“你真聪明”;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做题,都做对了,老师又说“你们都很聪明”,聪明是一堂课中老师给予学生最多的赞美词,学生每每听了老师的赞扬,心里美滋滋的……喜形于色的……得意得不得了的……也有习以为常的。从积极的一面想,老师的出发点是美好的,想通过这样的赞美,表扬学生的学习表现,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然而事情的结果是否都能如老师所愿呢?不尽然。在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心中往往产生了:我学习好因为我聪明,不必很努力也会学习好;在一些学习差的学生中,更是找到了自我安慰的借口,“我没有××聪明,我的脑子不灵”等想法,自甘落后,不往前努力。显然,过多地、不切实际地一味夸聪明,不论对好学生,还是差学生的成长、发展都不利。  相似文献   

4.
教一年级数学已一个学期了,平时为了激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老师要看看谁最聪明”。确实,这句话曾鼓励了许多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近来我发现这句话不再灵了,再多地表扬“聪明”也不能激起更多学生的热情,原因何在呢 ?   终于,小安和小雯的对话,让我找到了其中的原因。   “你太笨了,张老师还没有表扬过你‘聪明’呢 !”   “你得‘聪明’也是以前的事了,现在也是笨的了 !”   ……   原来是这样 !得过“聪明”的孩子,担心如果回答错了,便失去了“聪明”,而背上“笨”;没得…  相似文献   

5.
有个财主见阿凡提聪明过人,便不服气地问阿凡提:“你真的很聪明吗?”阿凡提说:“并不是我聪明,而是你太笨了.”财主听了非常生气.阿凡提说:“你先别生气,我问你个问题,你若答对了,就算你聪明.”财主高兴地说:“一言为定!”阿凡提问:“你有一群羊,我再送你一群羊,你一共有几群羊?财主哈哈大笑,说:“这还值得问嘛,一加一等二,两群呗!”阿凡提轻蔑地说:“错了!两群合起来还是一群呀!”财主顿时羞红了脸.一加一等于一@张加文  相似文献   

6.
顽皮≠聪明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顽皮”点好,是“聪明”的表现;于是,任其“自顽”、由其“自学”,而放松了对学生应有的培养教育。 其实,顽皮与聪明并不是一回事。顽皮是言其“活泼”得过份,爱玩爱闹、不听劝导;  相似文献   

7.
现在城市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单纯、可爱、聪明,但自我意识较强,不会帮助别人,甚至互相攀比,讲排场,摆阔气。一次,春节后开学不久,我听到学生们议论压岁钱,有的说“得几百元”,有的说“得几千”,有个学生干脆说:“我爸说我想要多少有多少。”过了几天,有些学生又向我反映,某某拿了一百元钱买什么等等。学生们的议论和反映,使我意识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手中的钱多了,这本来是好事,但如果不正确引导,钱可能腐蚀孩子们的心灵。因此,在班会上,我把(中国青年报)刊载的《牙美艺,你还能读多久?…  相似文献   

8.
理由     
刘为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逃课、打架、泡网吧……他的班主任有次找到我,问我对刘为同学怎么看?我想了一下,说:“刘为很正常呀,虽然上课有时不用心,爱写写划划,总算没违反纪律。”班主任叹口气:“要是他在别的课堂,也像语文课一样,他也就不是让我最头痛的学生了。”下课了,我找到刘为,问他:“你喜不喜欢读书?”“喜欢。”“那你为什么不上课?”刘为抬起头,有些不服气:“语文课我一直上了。”“但我听说你逃学。”刘为低下头去,默不作声。“刘为,你很聪明,只要你肯努力,一定会有成绩的。就我所知,你语文就不错。记得有一次,你的作文曾被贴在墙…  相似文献   

9.
镜头一:独特的教室文化苏霍母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走进班级的第一天我让学生们在字典里查出“自律”的涵义,聪明的孩子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图,要他们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从此“自律”便成为班级特有的教室文化。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有些好动,正当我绞尽脑汁为此发愁的时候,一位学生在她的周记里建议班上养几盆花,我建议“:再养些小金鱼,就你负责?”呵!没想到班里学生一致举手表决同意。从此班里安静了许多,美丽的花朵和游戏的小金鱼也成了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小的教室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间,班中出现了一些不妙现象。1.小李同学耳朵因病致聋,要大声说话才听得见,于是有学生喊她“聋耳婆”,她的头发是弯曲的,有时不免有点乱,又有学生喊她“鸡窝头”,有几个调皮生还歧视她,逗她生气,致使她经常与同学发生纠纷。2.有几个学生家里是经商的,他们自以为比农家的孩子有钱,非常了不起,公然说什么“我爸爸比你爸爸有钱,我爸爸比你爸爸聪明”之类的话,铜臭味极浓。3.小磊和  相似文献   

11.
2002年3月2日,在济南有幸听了赵志祥老师执教的《胖乎乎的小手》一课,感触颇深。整堂课师生情感交融,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一切都是因为有了“爱”。 一、课堂上充满爱意 1.绝顶聪明——特别聪明——非常聪明 “如果你能根据第一个条件猜出答案,那你就是绝顶聪明;如果你根据第二个条件能猜出答案,那你就是特别聪明;如果你根据第三个条件也能猜出答案,那你就是非常聪明。”根据第三个条件猜出答案都是非常聪明,哪还有哪个孩子不聪明?还有哪个孩子不想试一试呢?  相似文献   

12.
“粗心”是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的表现,是一种不良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严重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粗心是天生的,只与遗传有关,教育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往往是那些粗心大意的学生聪明伶俐,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孩子聪明是很聪明,只是粗心一点”,这样的评价易给学生以误导,使他们认为粗心与聪明是相关联的,从而不去重视克服自己粗心的坏习惯。粗心是天生的吗?是不是越粗心的学生就越聪明、学习成绩越好呢?学生的粗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带着这样一些问题,笔者以“你觉得‘粗心’对你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只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而我的孩子,正是你的学生。 我的孩子今年初中二年级,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也是个很淘气的孩子。可以说所有聪明又淘气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弱点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反应快,好提问,上课好说好动,好接话,好提出不同观点,成绩也太不理想。于是,他成了你眼里的个别生、“差生”。那次,他在课堂上对你提出了几个你无法回答的问题。据孩子回家说,你当时脸红红  相似文献   

14.
一、变模糊评价为准确评价 例1:有位教师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教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学生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就是聪明吗?  相似文献   

15.
父亲教儿子:“你成功的秘诀就是信守诺言和聪明。当你向某人许下诺言时,无论如何你都要实现,这就叫作信守承诺。”“那什么是聪明呢?”儿子问。“聪明就是你永远都不要做出这样的承诺。”父亲回答。K ey to one's successO ne day a father was teaching his sonand said,“The  相似文献   

16.
蚂蚁烤场     
聪明的孩子人人爱。你是否能凭借自己的超智大脑,把所有的难题都一个人扛?你的IQ究竟有多高?是不是所有的疑难遇到你精心的分析和思考都迎刃而解?有些高难度的问题是不是“烤”得你像热锅上的蚂蚁?弄得你搔首抓耳团团转?当你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7.
教师由于与学生长期相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关系。合适的语言可以使师生关系融洽,老师的意志可以在学生中得到很好的执行。反之,可能疏远师生关系。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有以下几种语言是老师语言的禁区,老师应尽可能避免此类语言的出现。一、冷嘲热讽禁忌语言:“你以为你很了不起,清华、北大的位子已为你准备好了”;“我班就数你最聪明”等。点评:作为学生很难理解自己尊敬的老师怎么会说出这种表面是表扬,实质是贬损学生的“双关语”,即使说话时,也许还带有些幽默,但这些也许比体罚学生还伤学生的自尊。二、…  相似文献   

18.
一、你的课堂评价准确吗?例1: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可能就是聪明吧。反思: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断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像一顶高帽子,戴在谁的头上都行。平时,我们在教学中,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味地夸奖学生真棒、真聪明,可学生到底聪明在哪儿?老师不明白,学生也不明白。其实,案例中的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仅说…  相似文献   

19.
肚子爆炸聪明兔吃了很多饼干,还想再吃。笨笨熊对它说:“快别吃了,再这样吃下去,你的肚子会爆炸的。”聪明兔说:“不要紧。我再吃时,你可以躲开。”错了聪明免:“笨笨熊,你为什么不洗脸?我连你今天早上吃的什么都能看得出。”  相似文献   

20.
“你想变得健康吗?你就跑步吧!” “你想变得聪明吗?你就跑步吧!” “你想变得美丽吗?你就跑步吧!” 众所周知,在体育教学中长跑课是最难上的。因为在学生的印象中.传统的长跑教学似乎就意味着要在运动场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