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慧 《宁夏教育》2009,(1):40-40
地球的气候出奇的稳定,而且始终处于一个狭小的、适于居住的范围内将近40亿年。关键在于板块构造、二氧化碳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循环始于火山向大气层喷发的二氧化碳,它有助于地球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保持温暖。这种融融暖意使海水通过蒸发形成云和雨。雨中含有溶解的二氧化碳,略呈酸性,所以它会与表层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将含碳的矿物质溶解到水中。  相似文献   

2.
去年上艘机器人潜艇在中加利福尼亚外海将一股液态二氧化碳细流注入海面3.6公里以下。这些液态二氧化碳并未与海水混合,而是形成了许多弹子大小的球体在泥质的海底跳跃并在缓慢移动中像凝胶那样轻轻摇晃。在深海鱼的注视下它们向深不可测的太平洋海底滚去。在今后几年,居住在深海的动物将有很多机会端详这种进入它们生活环境的奇怪来客。2001年,美国、日本、挪威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准备在夏威夷附近的海域将50-100吨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到海洋中。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是否有可能将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堆放到黑暗的海洋中,以此来…  相似文献   

3.
海洋科学     
《河北自学考试》2014,(6):86-86
专业解读 海洋科学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一个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它是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形成了海洋气象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育》2009,(5):77-77
地球的气候出奇地稳定,而且始终处于一个狭小的、适于居住的范围内已将近40亿年。其关键在于板块构造、二氧化碳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循环始于火山向大气层喷发的二氧化碳,它有助于地球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保持温暖。这种融融暖意使海水通过蒸发成云致雨。雨中含有溶解的二氧化碳,略呈酸性,所以它会与表层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将含碳的矿物质溶解到水中。接着,这种混合物被冲刷到大海中。矿物质在那里结集,经过沉淀析出,终于在海床上形成含碳的新岩石。板块构造迟早会将这些岩石带入潜没区,二氧化碳被那里的地热烘烤得从岩石中逸出,然后通过火山返回大气层。  相似文献   

5.
海洋元素     
百川奔流归大海。陆地上的水溶解着一切可以溶解的物质并汇集到海洋。由于水分的蒸发,海水中聚集的各种元素越来越多。人类已经发现或人工制造的元素已经超过109种,海洋中就有80多种。大海真是各种矿藏的宝库啊! 有一种元素,它除了少量存在于井盐苦卤、地下水和盐湖中以外,百分之九十九存在于海洋中,人们叫它为“海洋元素”。这种元素名叫溴(音xiu)。溴在海水中占0.0065%。换句话说。也就是每吨海水中含有65克溴。这点含量看来似乎是微不足道,可是要知道大海中有13.7亿立方公里的海水,  相似文献   

6.
溶解有机物对控制海洋和淡水水生系统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光化学降解溶解有机物改变了生态体系的溶解有机碳、有机物的分子量及光学特性,并且产生复杂的反应性氧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小分子量的有机酸、氨基酸、二硫化碳等,对物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简要综述了光化学降解溶解有机物的过程机理及其对生物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海水为什么会那么咸呢?这是因为海水中溶解有大量的以盐类为主的矿物质.海水中都有些什么矿物质呢?人类在陆地上发现的106种元素,现已有80多种在海水中找到.这些元素以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形式溶解在海水中,这些矿物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海水化学资源.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由于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其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由此引发的气候变化等现象将对生态系统及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一说到地球环境,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全球变暖,其实海洋酸化也是人们迫切要面对的一个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对海洋有什么影响?科研人员从一项对此所进行的全球调查得出了结论。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近乎一半的碳被海洋吸收了。2005年7月,英国国家学院任命的国际科学家小组提交的一份报告称,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与海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重碳酸盐和氢离子,导致…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 ,海洋中有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 ,殊不知海水本身即是海洋宝藏之一。日本科学家在长期的海洋研究后发现 ,深层海水是海洋的精华 ,它不仅是一种洁净的资源 ,同时也是鱼类生长的“高产田”。深层海水的充分利用 ,将会使人类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10.
如入宝山     
正海洋,占地球70%的面积,其幽暗、神秘千万年来一直吸引却又隔绝着人类的视线。经过人类在陆地上一代又一代地挥霍,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资源逐渐紧缺,而各国的能源消费量却持续攀升。所幸,此时人类的科技水平已经可以破开海洋的保护色,实行海洋科学考察。柳暗花明一般,人类因而发现了这座雄伟而绚丽的能源宝库。海洋能源主要包括埋藏于大陆架和深海海床的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与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海洋能。其中,海洋能是指海洋通  相似文献   

11.
把bǎ二èr氧yǎn’化huà碳tàn深shēn埋mái有科学家提出,可以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jiàngwēn)。而且美国和欧盟(ōuméng)已经拨(bō)出巨款(jùkuǎn)来研究(yánjiū)在海洋和地层中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他  相似文献   

12.
大海的颜色     
人们常喜欢用蓝色来形容海洋.其实海水的颜色,从深蓝到碧绿,从微黄到棕红,甚至还有白色的、黑色的,并非只是蓝色.原来,海水和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和海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决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海洋化学的研究中,有一位著名的海洋化学家,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海洋化学研究事业,特别在海水提铀的研究过程中,他的科研成果——《海水中无机离子交换分级平衡理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经过20多年的研究,他第一次提出的《海洋中液——固界面的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理论》,得到化学界的承认;  相似文献   

14.
海洋1.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A.沿海城市排出的大量生活污水B.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C.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的石油渗漏和溢出D.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河流,并最终进入海洋2.目前,治理海洋污染的重点是A.重金属污染B.耗氧有机物污染C.石油污染D.进入海洋的杀虫剂等农药3.下面有关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不能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因为它是咸水B.目前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只有食盐C.海洋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海洋中的鱼、虾、贝、藻等D.海水运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完全可以大规模开发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二氧化碳置换甲烷开采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经济性开采方式和条件,利用Sloan等人的气液系统气体水合物生成驱动力公式,结合海水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理论预测结果和南海冬季实际水文条件,定量研究了用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表示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水合物生成/分解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人们通常说:“水往低处流”,而在海洋中却不尽如此。你相信吗?在海洋中,有的海域的海水是往高处流的;有的海域热量收入少、支出多.但水温却比其它海域高。这些都是在海洋中存在的“自相矛盾”现象。先来看看海洋中“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如果海水处于平静状态。海面可以认为是一个水平面。但在定向风的驱动下,海水  相似文献   

17.
海水为什么会那么咸呢?这是因为海水中溶解有大量的以盐类为主的矿物质。海水中都有些什么矿物质呢?人类在陆地上发现的106种元素,现已有80多种在海水中找到。这些元素以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形式溶解在海水中,这些矿物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海水化学资源。海水中的化学元素,除氢和氧以外,含量在1毫克以上的有氯化物、硫酸盐、碳酸氢盐、溴化物、硼酸盐、氟化物、钠、镁、钙、钾和锶等。这些被称为海水中的常量元素,由于其含量比较高,而且它们的介质———海水体积非常庞大,总储量十分惊人,又被称为“无限资源”。它们的总含量占海水化学元素的…  相似文献   

18.
该文设计了聚二甲基硅氧烷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和增稠性能实验。分别复配了不同浓度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助溶剂煤油体系,研究了其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解和增稠规律。结果显示: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较好的增稠效果,而助溶剂煤油可以有效降低聚二甲基硅氧烷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压力。该实验有助于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相态的变化,提高学生对超临界流体的认识,显著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各类自然灾害的总损失中占10%。因此,研究和预防海洋灾害对我国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洋灾害的种类有:风暴潮灾、海浪灾害、海啸、赤潮、海洋环境污染、海上溢油、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异常海况变动、海平面上升等,对我国危害较大的海洋灾害有:一、风暴潮灾风暴潮是由于海上风暴和气压变化而引起的一种海洋灾害,发生的地带主要在近岸,它的表现形态,主要是海水异常升高,漫溢于陆地,冲垮建筑物,淹没农田和人畜等。国外学者曾经作过统计,…  相似文献   

20.
洋中之海     
马尾藻海面积约200万平方英里,有些象椭圆形的透镜,水深半英里,停留在大西洋更为寒冷的水流处。它被绕着它顺时针旋转的洋流所包围,这些洋流包括:西部的湾流,北部的北大西洋流,东部的卡纳瑞流(theCanaryCur-rent),南部的北赤道洋流。最近的47年里,研究人员经常到马尾藻海收集数据,以充实当今世界记录时间最长的海洋数据库———不止研究洋流的行为,也研究海水的温度、导电性、深度以及盐度。今天,研究人员正在利用这些信息来理解大洋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作用。碳起关键作用,因为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