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幼非是台湾《人权论坛》的记者,每当和别人谈起与大陆前总理朱镕基的交往时,他就眉飞色舞,兴奋不已。“我和朱镕基的认识并非靠什么重要人物牵线,而是放了他一炮,这一炮,不仅没有轰远朱镕基,相反成了近水楼台,每次到大陆采访,他都接见我,让我再放炮!朱镕基真是个胸襟宏大又平易近人的政治家啊!”周幼非如此评价说。周幼非先生与朱镕基的认识是在1988年的4月,当时他是第一次到大陆采访,准备到北京采访第七届人大会。那天,他乘坐的飞机在上海降落时,已是晚上十点左右,他原想转搭的飞往北京的飞机因误点而停飞了。周幼非先生又是第一次到上海…  相似文献   

2.
新闻榜     
“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针对香港媒体的有关评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15日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这样回答记者。 这是朱镕基上任以来的第五次记者招待会。新华社记者提出了有关财政赤字的问题,朱镕基回答时,提及香港报纸送他的“赤字总理”称号,并称“我从不接受荣誉称号”,所以这四个字要奉送回去,并说自己将政府资金投入到了基础建设上;朱镕基还坦言目前最  相似文献   

3.
周幼非是台湾<人权论坛>的记者,每一次和别人谈起他和大陆前总理朱镕基的交往,他就眉飞色舞,兴奋不已. "我和朱镕基的认识并非靠什么重要人物牵线,而是放了他一炮,这一炮,不仅没有轰远朱镕基,相反成了近水楼台,每次到大陆采访,他都接见我,让我再放炮!朱镕基真是个胸襟宏大又平易近人的政治家啊!!"  相似文献   

4.
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第十届一次会议。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将在这里代表国务院做本届政府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在这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朱镕基将告别中国的政治舞台,告别总理的岗位。 五年总理、一届政府,这位总理会如何评价过去的五年? 2003年1月27日,朱镕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届  相似文献   

5.
沈正赋 《声屏世界》2001,(12):24-26
在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慕式后举行的中外记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按照惯例与采访此次大会的700多名中外记见面,并回答记们提出的问题。这是朱镕基总理第四次出席九届全国人大举行的记招待会,面对各路记连珠炮似的发问,朱总理始终沉着应对,纵横捭阖,畅谈我国当前的内政外交,其睿智和幽默的谈锋,令人敬佩和景仰,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总理的卓然风采。  相似文献   

6.
3月5日上午,朱镕基总理走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代表这一届中国政府最后一次做工作报告。 从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到讲台,短短一段距离,朱镕基第五次走过。这是篇幅最长的一个报告,大约2万多字。但朱镕基说,报告已经全文印发给大家,我只讲其中的主要部分。这与江泽民宣读中共十  相似文献   

7.
他们     
《中国新闻周刊》2001,(24):10-10
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17年之久的朱镕基日前回到母校,聚集在该校体育馆、等待聆听总理作形势报告的师生,没想到同时听到的还有院长的告別演说。朱镕基宣布辞去经管学院院长一职,“今天,我告别清华,以后就很少来了。说实话,永远也不来了。”此言一出,在场师生无不动容甚至落泪。朱镕基1984年5月出任经  相似文献   

8.
怎样理解朱镕基总理关于建立信用档案的要求?朱镕基总理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先后两次提出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档案的要求,并把它看作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治本之策。这是对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提出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也是档案工作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加快自身发展的极好机遇。  相似文献   

9.
崔波  张哲 《中国广播》2002,(10):49-49
掌声压混,7月19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冒着酷暑来到颍上县十八里铺乡宋洋小学,(掌声)在小学会议室里,大家刚坐下来,总理便发了话:大家畅所欲言,讲什么都不会犯错误,也不会罚款。(压混)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随着冶金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上钢材市场连续?年的低迷,几乎所有的钢铁企业都像是绑着沙袋跑马拉松,一副举步维艰的模样。在这样的情况下,1999年2月15日,农历除夕。朱镕基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泽民总书记看望武钢职工,其意义也就显得非同寻常。我作为《武钢工人报》的记者参加了这次采访报道。当天下午4时10分,朱镕基总理的车队抵达武钢,工人们自发聚集在武钢一号门的四周。  相似文献   

11.
在去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后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按照惯例与采访此次大会的700多名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们提出的问题。这是朱镕基总理第四次出席九届全国人大举行的记者招待会,面对各路记者连珠炮似的发问,朱总理始终沉着应对,纵横捭阖,畅谈我国当前的内政外交,其睿智和幽默的谈锋,无不令人敬佩和景仰,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总理的卓然风采。 对于每位与会的中外记者来说,虽然他们都是世界著名媒体选派的“精兵强将”,但是能够有幸地参加中国人大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并且被点中直接向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2.
3月1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我作为新华社记者第三个向朱镕基总理提出问题:“今年我国财政赤字309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请问总理,如何看待我国的财政风险,这对下届政府有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98抗洪报道中,广播记者注意发挥特色优势采录了大量的音响新闻,使新闻更具冲击力,在运用音响上’98抗洪新闻有许多可称道之处。———主题鲜明,选材精巧。获广播新闻一等奖的录音报道《朱镕基总理会见造林模范马永顺》(黑龙江台),反映朱镕基总理到黑龙江察看灾情、慰问军民时,专门与全国造林模范马永顺见面的情况。记者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穿插采用了总理和劳模的三段对话,叙述与音响都以一个主题思想———植树串联,使通篇报道成为浑然一体。第二段音响结束前,总理叫了两声“马老”。马永顺接着说:“周总理管我叫小马…  相似文献   

14.
3月6日下午3点,在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省长张云川的陪同下,朱镕基总理健步走进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一片热烈的掌声瞬间将大厅淹没。  相似文献   

15.
“朱镕基总理看我们来了!”山西太原市美特好会员店的下岗工人兴高彩烈地互相传递着这个喜讯。 这座占地2万多平方米特大型仓储会员制商店,是利用省运太原公司闲置场地兴建的,安置山纺、山针、山毛和省运太原公司的下岗职工1000余名。 朱镕基总理一进商场大门就被购物群众认出来了,大家热烈鼓掌致意。在小百货商店架前,朱镕基总理得知部门负责人许素珍是下岗职工,便兴致勃勃地与她说起来:“以前在哪里工作?”许素珍说:“以前在山针上班,做挡车工,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两会”结束之际,朱镕基总理在七百中外记面前宣布:中国要将国家工商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等副部级单位升格为正部级。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0月7日,新华社发出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并与《焦点访谈》编辑记者座谈的消息。全国众多报纸于10月8日和10月19日作了全文转发或摘要转发。作者翻阅的引家报纸中,全文转发或摘要转发者49家,发标题新闻1家,安排在头版的有36家,占73.5%。分类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并与《焦点访谈》编辑记者座谈的消息,中心话题是舆论监督。全文转发或摘要转发消息的报纸,各自制作标题。现就主标题作个大体分类。所谓大体,意指基本相似。1、《朱镕基寄语新闻工作者》──《新华每日电讯》报。2、《我也属于你…  相似文献   

18.
2001年6目6日,一个平常的日子。上午10的40分,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全体师生和清华其他院系的学生代表被召集在这里。在他们面前的主席台上坐着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朱镕基,还有教育部长陈至立和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等人。 会场上气氛有一点压抑。 朱镕基总理以他一贯的坦诚直言说:“会天,我来到清华,心情非常激动,在美国白宫的南草坪上也没有这么激动过。我不怕外国人,但是来到这里心里还是有点怕,……毕竟是后生可畏啊。” “我今天来这里,其实不是做报告的,是来告别的,是辞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的告别会。”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8日,人民出版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朱镕基讲话实录》新闻发布会。《朱镕基讲话实录》(一至四卷)自9月8日起,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财经出版社向全国发行。《朱镕基讲话实录》收录了朱锫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  相似文献   

20.
2011年9月8日,人民出版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朱镕基讲话实录》新闻发布会。《朱镕基讲话实录》(一至四卷)自9月8日起,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财经出版社向全国发行。《朱镕基讲话实录》收录了朱锫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