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节课是王昌胜老师在2007年3月“中美小学数学交流会”上作的一节研讨课。这节课与同台展示的其他课相比。进行得并不十分顺畅,其间甚至有些“磕绊”.但这节课成了参会中美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2008年8月,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这节课中的精彩片段作为我国课例代表向大会作了展示。  相似文献   

2.
1 教学内容解析 "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人教A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一节"指数函数"的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中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的有关概念、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n次方根的概念、表示和性质.这是一节概念课,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思维的细胞,是理解数学本质的关键所在.概念课的教学又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课型,是其他课型的基础.而这节课又是指数函数的开端,教学设计的如何直接影响着指数函数的教学质量,所以这节课值得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本学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尝试试用双语教学.从第一节课开始,学生就表现出新奇,学习地理的激情明显高涨.第一节课的英语使用比例大约为30%左右,然后逐渐增加.约一个半月后,试着在"欧洲西部自然环境"这一课的教学中全部使用英语,竟然也成功了--学生仍然较好地达到了这节课的基本要求.以下是有关这节课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为《追寻守恒量》,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考虑到教学内容及授课对象的特征,笔者设计并实施了本节课的教学,展示如下.二、教学过程1.引入师:从这节课起,我们开始学习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课的任务是完成本章第一节内容的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6.
以下展示的就是这样一节复习课. 1 课的展示 这是扬州市教育局举办的青年教师"成长杯"大赛活动中的一节展示课,课题为<金属与矿物的复习>.这节课,教师并没有带领学生进行常规复习课中必备的那种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而是在上课伊始,抛出了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前不久,笔者参加了省教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文化浸润数学课堂的研究"及苏州市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的课题研讨活动,并开设了一节"数系的扩充"的公开课.在准备这节课时,笔者反复思考,在这节课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并进行了多次研磨,教学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介绍如下,并针对主要环节的设计谈谈笔者的思考,供同行参考.一、课例展示1.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物理第四册(Ⅱ),"电场"一章中的"电场中的导体"这节课所占比重不大,但对学生来说并不好理解,是教学上的难点.另外,从课程安排上也不合理,若想学好这部分知识,不能把这节课安排在"电场 电场强度"后面,而应安排在"电势 电势差"这一节课的后面,因此,针对这节课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节课由学生主讲.王赛负责播放课件,晗口则煞有介事地站在前面,俨然一个小老师. 他操着东北味的普通话开场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快乐>这一课.谁来说说你生活中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年、月、日"是我的成名课. 1995年3月8日,江苏省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我的参赛课"年、月、日"赢得了满堂彩.这节课获得一等奖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江苏省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和骨干老师们记住了南通市海安县墩头镇海舍村小学有个"华应龙",乃至10多年后,当我遇上当年听过这节课的领导和老师,他们仍然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1.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框.)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两框知识后,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及互相关爱有了整体感知,但面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这也正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这节课是前两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生命教育"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确定位置(一)"是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1课时,这节课也是第八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系列研讨会衢州会场周保芳老师和岑新尚老师所做的研究课.在网络研讨的时候,我和广大网友参与了周老师课例的研讨.对这节课的内容我有以下的想法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3.
修改和润色     
汲虹  刘博 《新作文》2021,(1):95-100
课堂回放 (课前分好8个小组,每名学生收到一张"画情树"图) 师:同学们好!世间唯有情难"画",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画情"的维度与方法.老师在改大家作文的时候,发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共同修改两位同学的习作,借以巩固写作"画情"能力.我们首先来回顾上节作文课学习的写作知识.  相似文献   

14.
2013年4月24日至25日,江苏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培训在连云港市举行.笔者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为课题开设了一节观摩研讨课.这节课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到课后研讨,均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来实施.从课后的专家点评和自我反思来看,再次印证了重视"双基"依然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笔者现就这节课的"前世今生"作一梳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背书     
上课铃声一响,教室里便有人大叫:"悲惨世界来临了!"还有人指着铃声发出的方向大喊:"哀乐,哀乐!"--这节课要抽查背书,这就是我们心情紧张的一个原因.上星期,老师就说过要在今天这节课抽查背书……  相似文献   

16.
"物质的量"有人称它为高中化学的敲门砖和拦路虎.主要因为本节课理论性强,学生学习过程难以理解和应用.本节课采用"类比"法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在2009年4月举行的温州市第6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共有13节评比课,其中3节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初步认识>.这是本次赛课唯一的一组同课异构,它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仅仅因为2006年参加赛课研磨过,并且近期在多次观摩活动中也聆听了这节课,从名师演绎到青年教师赛课,课堂上学生在教学前后总是反复出错.关于小数难读、教师难教的"两难"尴尬引发了我无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思考我在教授"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时,书上出示的是小朋友的借书的图,然后根据图中的数量关系,得出减法是用加法来验算的.我看了教材后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1.这节课里介绍了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来得出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那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数量关系?还是会用加法来验算减法?如果是数量关系的话,那这节课的重点就成了解决实际问题.2.书上介绍了用加法来验算减法,那别的验算方法可不可以?本节课需要介绍给学生吗?经过思考和同组的老师商量后,我觉得:1.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应以学生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较难掌握的一节内容,教学重点多,教学难点突出.同时这一节也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探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运用实验手段得出定量的结论成为本节课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经多年教学实践、反思,应用自制的"摩擦力演示仪"能轻松化解本节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现将仪器的结构和主要解决的难点介绍如下,与各位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几乎每节课结束后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如意,要么觉得这节课重点不够突出,要么认为那节课难点没有突破。不过,本学期有"一节"课却经常使我沾沾自喜,回味无穷。我"最满意"的这"节"课既不是以感悟为主的阅读课,也不是以训练为主的综合实践课,更不是作文指导课——因为它不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去教学,而是课上课下延续了一个月。说得恰当一点,它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前的准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