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列昂捷夫主要是以活动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的个性理论。他认为:个性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才产生的;活动是个性形成的基础;需要是个性发展的动力等等。这些对于我们当前培养学生的个性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学论研究成果表明,儿童掌握知识的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Ⅰ级——算法认识水平;Ⅱ级——算法再现水平;Ⅲ级——探索活动水平:Ⅳ级——创造性活动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语言教学法(口头的或书面的),儿童只能达到Ⅰ级水平,掌握程度较低;要想达到Ⅱ级水平,必须借助高效的实践教学法;要想达到Ⅲ级以上水平,则需要让学生进行具有探索和研究性质的教学活动。皮亚杰根据长期对儿童心理的观察和实验,提出了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重要观点,他认为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列昂节夫也以活动为中心范畴,创立了“活动与个性”心理学体系。根据幼儿认知的特点及皮亚杰、列昂节夫等人的观点,我们认为,把幼儿所处  相似文献   

3.
维果茨基是原苏联建国初期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在原苏联心理学与教育学发展史上起着奠基人的作用。维果茨基和他的学生与合作者们(A·A·列昂节夫,A·P·鲁利亚,A·B·查包洛塞茨等人)建立了原苏联至今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派——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茨基生于1896年,197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对中职学校目前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情况以及中职生心理需要等方面调查的基础上,依托俄国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探索从内容、形式、组织管理、活动评价等方面充分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主动参与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的活动理论和皮亚杰、列昂节夫的心理学理论为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发展性教学要在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氛围创设、教学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的个性发展理论因培养和谐发展的个性社会任务的需要而成为俄罗斯个性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俄罗斯个性发展心理学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方法论基础,列昂捷夫、包若维奇、达维托夫、多多诺夫、彼得罗夫斯基、穆欣娜等心理学家对个性发展的研究确定了俄罗斯个性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奠定了俄罗斯个性理论发展的基础.他们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个性是后天发展的结果,个性是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个性是在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形成的,个性特征是社会的.心理成熟个性是能力和意识高度发展的个性;典型性个性是内部高度和谐发展的个性;个性的核心是个性的积极性;个性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苏联维果茨基学派的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列昂节夫根据活动与意识相统一的原则而创立的活动心理学理论,达维多夫、玛尔柯娃“语言表达理论”实践课程以及列乌杜斯和涅枯列有关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论著的学习,我以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体系建设上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的《活动·意识·个性》一书(1975年版)把个性与活动、意识联系起来考察,系统地阐述了活动—一个性理论,主张以活动为中心概念来建立个性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既是对个性的社会起源论的发展,也是对鲁宾斯坦活动理论的吸收与发挥。对原苏联心理学界、  相似文献   

9.
皮亚杰和列昂节夫“活动内化”思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所周知,皮亚杰和列昂节夫是现代心理学史上的两位巨匠。关于他们各自的心理学思想的评论和研究已有许多,但还不曾见到有人将两位巨匠的心理学思想进行某种系统的比较和分析。笔者认为,这种比较对于我们认识心理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是十分有益的。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对皮亚杰和列昂节夫的活动内化思想作一比较系统的讨论。一、一个不谋而合的假说  相似文献   

10.
启发式教学中"定向"的作用与方法陕西贾文琪,苏治国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表现在对教学过程的定向,不断运用调控手段,使教和学有计划地进行。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活动结构理论认为:学习...  相似文献   

11.
“部门联系平衡法”,欧美称“投入产出法”,日本称“产业连关”,是俄裔美国人列昂惕夫在三十年代创立的。目前,世界上已有包括美、日、西欧、苏联、东欧、以及拉美、印度等国家在内的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应用这一方法。部门联系平衡表,渊源于苏联二十年代的棋盘式国民经济平衡表。列昂惕夫是当时苏联的大学经济系毕业生,写过关于国民经济平衡表的论文;但是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法的理论基础,却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列昂惕夫以瓦尔拉的“全部均衡论”的观点去分析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并且反对马克思的劳动  相似文献   

12.
本课题组从1996年9月起,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打破本学科长期固存的教师“一讲到底”或“以讲为主”的传统模式,真正使学生“活起来”的应用性研究。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的结构。一、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践活动主动、能动特点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主动地去认识和改造现实。从这一理论出发,吸纳前苏联学者列昂节夫等人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引入教学领域、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认识,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3.
活动理论是由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所创立的一个心理学理论体系,对世界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近20年来的文献为基础.从理论介绍、概念建构、应用研究以及评价四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活动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在反思国内活动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活动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活动结构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结构是环状的,由定向、行动和反馈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所谓定向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授或示范,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目的、对象和方法,明确学习活动步骤、重点和难点,预见结果,概略地了解过程,在头脑中建立起学习活动的定向映象。结合初中教材《酸的通性》一节,我对课堂教学的定向环节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一、理论框架——活动理论(Active Theory) 活动理论“源于康德和黑格尔的古典德国哲学、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维果茨基、列昂捷夫、鲁利亚等俄国心理学家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历史传统”,是“一个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和跨学科理论框架”(Kuutti,1996)。活动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它强调用文化、历史和辨证观点来理解人类活动和社会变化的重要性,认为人类活动是多向的、结构化的交互系统。活动理论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多种观点的活动系统(Engestrom,1993)。  相似文献   

16.
活动教学是一种基本的教学形态。索尔蒂斯和波拉尼的缄默知识论、皮亚杰的发生学知识观、杜威的经验主义知识观、列昂捷夫的活动心理学说、自我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为活动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它们是我们深化活动教学研究基本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7.
活动教学理论基础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活动教学是一种基本的教学形态。索尔蒂斯和波拉尼的缄默知识论、皮亚杰的发生学知识观、杜威的经验主义知识观、列昂捷夫的活动心理学说、自我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为活动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它们是我们深化活动教学研究基本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的心理发展理论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本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的。经由鲁利亚、列昂节夫、加里培林、艾利康宁及达维多夫等人的发展逐步得以完善。维果斯基(1896——1934)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撰写了大量著作。1986年在莫斯科出版了他的六卷本选集,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但当维果斯基在世时,他的理论未能传播到西方。直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闻名世界。70年代西方掀起了维果斯基热。  相似文献   

19.
“基础·兴趣·个性”是我校整体改革实验课题。“基础·兴趣·个性”课堂教学模式则是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它从宏观上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与特点作了总体的概括,为我校教师把握实验特征,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奠定了价值观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一、观念体系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作用下形成的。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从本质上讲就是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以及由此整合而成的教学观。“基础·兴趣·个性”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对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关注学生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发…  相似文献   

20.
内化说与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现代有不少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派别强调“内化”,倡导内化说。苏联最大的心理学派即维列鲁学派便是其中之佼佼者。可以说,内化说是这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其代表人物主要是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利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