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与森林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如给森林文化下一个定义,是否可以这样表述:广义上的森林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森林为背景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关于森林与人类关系的科学,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一、理论依据。经济发展是否有代价,无代价的经济发展是否有可能,取决于四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否必然干预自然生态系统,这种干预行为是否危及生态的平衡?二是人类在取得经济发展的收益时,他们所支付的成本与他们之间所得收益之间合理的度如何确定。三是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征,在资源稀缺的状况下,人类能否超越‘零和博弈’关系的限制,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四是人类是否可以充分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后果。”  相似文献   

3.
一人类文明文明人类"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被现代学术界称为"天书"之《易经》对人类文化所下的定义。从东方人的宇宙观,通过观察天象,推断与了解时序变化。而通过人类的生活与劳动所呈现的一切以及创作的精神物质则谓之文化!当然,这是东方古代对文化较为狭窄的精神层面的阐释。西方人的宇宙观及对文化的解读则更为深入。或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其生活过程中通过工作与劳动所体现出来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所产生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综合整体;或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上某一时间段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上所发生、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成为对外交流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的,是中国对自身发展愿景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①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下,全球层面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粮食安全、人口问题、卫生问题、跨国犯罪等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形成共识,在共同的全球价值观指引下形成解决方案。应对不同领域的变化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在不断衍生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二级价值观,包含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以及与各个地区合作中形成的区域、领域命运共同体,如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卫生命运共同体等。本研究主要就我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传播与认同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用文化景观对人类与自然共同的财富进行认识,是人类文明的再一次觉醒与进步。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江苏文化遗产呈钟灵毓秀型、都市歌谣型、宗教民俗型、原野牧歌型等多姿多彩样态。而如何让人类与自然共生的美丽景致不被湮灭,需要我们在尊重自然、敬畏遗产、遵守契约等方面去科学践行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有声语言产生前,人类拥有其他的交际方式和手段,即"大语言"。初始状态下人类使用的语言与黑猩猩等动物的语言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声音并未占据主要地位。随着符号化语言的高度发展,人类语言以其无可比拟的精密化程度为人类所特有,并成为动物语言无法跨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7.
梅真 《生态文化》2021,(2):57-61
人与生态之间应当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值得人类反复思考与深入探讨.因为生态关系是所有问题的症结,它包含人如何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囹圄,人在生态系统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在生态整体中的位置应当在哪里,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如何相处,如何在有人类的世界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如何让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凌杭 《职业圈》2010,(14):67-69
现代企业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同时,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对人类行为动机的分析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诠释与理解企业在内部主体因素的影响下所可能产生的一些行动。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同时,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对人类行为动机的分析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诠释与理解企业在内部主体因素的影响下所可能产生的一些行动.  相似文献   

10.
文学共同体源于歌德的世界文学理念,继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化想象和诗意精神,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关怀。文章以全球化时代背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文学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性,阐述中外文学中的共同体理念,并以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当代为时间脉络梳理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共同体理念在文学中自古有之。并尝试探讨文学共同体理念下的文学创作,指出当代文学创作要立足世界格局、文化自信、科技进步与当代价值引领。该文以文学共同体理念研究世界文学,以期拓宽文学研究渠道,并以文学共同体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11.
咸海灾难的深刻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经济开发,必须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这是我们今天切身体验到的真理。然而这个认识,却是由于人类的经济行为破坏了生态系统,在大自然屡屡对人类进行报复的无情事实面前,以苦果换来的清醒。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而人类对这个复杂系统的认识,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摄欣赏     
《文化交流》2009,(5):46-47
绍兴吼山巨大的石蘑菇与突兀高耸的石骨朵实属奇观.这是先民们开山采石时留下的遗迹,体现了人类自身力量的“鬼斧神工”。作者抓住了景点的特色.在春意盎然时机按下了快门,崖下石丛中的烟雾.增添了画面的诗情与画意。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提出,是在世界权力由西向东转移之际中国话语的一次创新,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亚洲到世界、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已100多次提到"命运共同体"(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周边国家的战略地位突显,如何"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这是新时代国际传播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周边国家切入,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11,(5):118-118
杨思远在《河北学刊》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全球化进程引发了文化的多种危机,使人类文化呈现出分裂趋势。可以说,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之间的矛盾就是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生存困境在文化价值内在张力上的反映。在世界历史性构成人的基本存在特征的情况下,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的定位必须以世界历史进程和全球化时代为基本参照。中华民族既是人类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员同时又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5.
以数据、算力与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革命驱动着国际传播范式创新,对未来的国际传播秩序与生态格局带来引领性影响。一方面,在人工智能驱动下,元宇宙成为国际传播的崭新场域,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成为国际传播博弈新筹码,社交机器人成为新型传播主体,拓展人类数字交往的关系及意义,以其为核心的计算宣传成为国际舆论斗争的新武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不断满足人类感官、情感和价值多层次需求,重构大众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秩序,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希望在这里作一次文学漫步的向导。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世界与人类的知识智慧和精神食粮。 征程万里的旅人 美国的露斯·贝奈迪克特女士在其《菊与刀》一书中提出了日本文化的一个模式。而我在思考中国世界时,则总联想起“孤蓬与万里”这一对比的意象。 李白《送友人》诗中有一节是“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意思是:目送友人踏上征程,此地一别,你将如同孤蓬独自飘飞在万里征程上。蓬即蓬草,是华北多产的植物,秋季一旦枯萎便被风连根吹起,四处飘飞,因而称作“飞蓬”。所谓“孤蓬”,即孤独的蓬草,也就是指没有目标,漂泊流离的孤独旅人。万里是指无法再长的距离和空间。在无依无靠、卑微弱小的人类存在与广大无边的大陆空间的对比下,人类存在更为渺小,宇宙空间更加广大。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积累的所有积极的政治成果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只有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共组织廉洁和生态文明为评价标准,才能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马平 《生态文化》2013,(5):42-44
人们在鞭挞不人道、不道德的恶人恶行之时,往往斥之为“禽兽不如”,称之为“简直就是牲口”。笔者以为如此比喻有辱动物,因为面对曾经是人类朋友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以及人类饲养的牲畜和家禽——人类应该自愧弗如,无地自容。远古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靠猎捕兽类、鸟类、鱼类,  相似文献   

19.
正生态文学,是地球人类在切实地认识感受到自我生存环境危机发生之时,所醒悟和开始的一种生态文学追求表现。是现实前沿文化开始和发展的个性表现。森林,林区,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滋生延宕和表现对象,很多的有关人类生长、活动、发展和建设的话题都曾经与森林发生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人类开始与森林接触的那一刻起,森林、林区文化也就已经开始了。此前,不管像缘木取火、摘果狩猎、伐木架屋、植树求利等等相关林业的人类活动,都会蕴含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为了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不知觉间便衍生出许多适应社会的活动,诸如学习、生产、交朋结友等。昆虫也一样,它们虽然与人类大小各异、外貌截然不同,但从行为、生态的角度来看,竟然跟人类世界曾出现过的一些社会活动的名词有不少类似的地方。蓝海策略"蓝海"相对于"红海",是人类世界前一阵子与商业经营有关的热门话题。在商业上,所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