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往往源自教师对生成资源的运用。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发精彩生成.增添课堂惊喜;善于捕捉生成差异,绽放课堂光彩;及时有效引领生成,凸显课堂魅力;弹性预设生成,激活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才能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忠实地传递和授受知识的过程,它还应是课堂教学资源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思考如何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达到“预设”.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许多语文教师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但有些语文课堂却因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流于追奇猎怪,诸多生成让人颇难释疑.这不能不引起教师对生成性课堂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浅论影响课堂教学生成有效性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课堂教学过程呈现生成的状态。直接影响课堂生成有效性的因素是教师的课堂设计、教师的课堂提问、教师的归纳升华和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应从多方入手,加以改进,以提高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黄海华 《广西教育》2010,(28):28-28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很多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那么,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是不是都是有效的呢?其实不然,有些甚至南辕北辙。面对无效生成,教师需有效引导,让课堂集中呈现学生生命的灵动。  相似文献   

6.
自《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一个超越预设,充满着活力的新生命正向我们走来。这便是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形态,是基于教师的睿智之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用真理、知识、智慧、志趣等共同缔造的绚丽画卷。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音乐课堂的动态美丽,是音乐教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同时生成性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状态。如何正确引领课堂生成?课堂生成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化学课堂教学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以学定教”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明确目标,精心预设,随时捕捉生成的资源,灵活调控课堂教学,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生成,让生命在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金春 《师道》2007,(1):32-32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韦明 《教育教学论坛》2012,(29):226+224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我们对生成应如何把握?现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郑丽英 《教师》2014,(30):103-104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过程,常会出现许多"意料生成"和"意外生成"。教师如何对待这些生成,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本文从耐心"等待"、巧用"错误"、捕捉"意外"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待课堂生成的策略,要求教师运用智慧引领生成,使得生成增值。  相似文献   

12.
孙群辉 《考试周刊》2008,(13):52-53
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执行教案,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问题.即使出现生成性资源,教师也不能正确把握的现象.本文就如何从"预设"走向"生成"作了四点探讨:精心预设,更关注生成;关注生成.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关注生成,适时引导.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成就了课堂的丰富性、开放性、创造性与鲜活性,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教师课前要为生成而精心预设,课堂上要捕捉有益信息和巧用课堂意外,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来弹性调控课堂,使英语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关注思维,善于捕捉;慧抓资源,善于引导;允许错误,善于调控.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生成”,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而且能够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如新基础中提到的——“课堂教学是生成的,只有在生成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实现真正的生命成长。”如何使数学课堂充满向上的生命力,是值得教师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我们教师能灵活机智地应对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并能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善于把学生的质疑、反常思考、错误想法等当成有价值的课堂新资源,充分利用,从而使课堂成为充满智慧与灵动、不断生成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许小玲 《文教资料》2011,(10):134-135
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体现课堂教学价值,充分预设是前提.有效捕捉课堂的各种教学契机而使教学问题生成是关键。对课堂教学生成的问题合理再利用是深化。因此,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对教学生成问题及利用策略的讲究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一个教师、学生、内容、环境整合而成的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动态生成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生成,是指教师在充分预设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组织教学活动时,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并引导学生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积极的课堂体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进发出创造的火花。涌动出新异的灵感。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已然成为健康课堂的典型特征,它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体现的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性,教师可以通过实现生成这一价值追求,从中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促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可是,在实践中可以经常发现,当面对实际课堂教学中那些丰富的、开放的、多变的和复杂的课堂教学状况时,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抛弃之前的预设,甚至有的教师用生成取代预设的环节,出现生成与预设相分离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我们对生成应如何把握?现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