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设计意图 前段时间,我班开展了《快快慢慢》主题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马路上来来往往行驶的车辆感兴趣,散步时他们会蹲在路边出神地看着车轮滚动,有的三三两两讨论着为什么车子开得有快有慢……于是我们自主生成了《小车比赛》这个新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区域活动前,我对孩子们提出了不乱扔材料的要求。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自由选择区域玩耍。我发现结构区里的孩子有拿着材料敲打的.有拼了又拆的,有拿着材料到处跑的……不一会.材料扔得满地都是。这还了得.怎么能对我的要求置之不理呢?我不满地说:“你们在玩什么?别把材料弄坏了.快把材料收好!”孩子们流露出胆怯的眼神,急忙把材料收进篮子里。虽然没有了刚才的喧闹,但活动也就这样结束了。这时.一直在旁边不愿收材料的皓皓插了一句:“老师,我还要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任宏 《幼儿教育》2003,(9):36-36
今天的语言活动是讲述故事《多多贪多》。在活动前,我把配套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图片上是妈妈和宝宝,有的说是老师和小朋友,有的孩子发现了图片上的气球是每人一个……本来计划是由我讲述,孩子们回答我的提问来进行这个语言活动的,可听了孩子们的议论,我改变了主意。我对他们说:“请你观察图片上有什么?你认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把它编成一个故事,对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讲开了。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 运动场上的各种比赛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有的在比赛拍球,有的在比赛跳绳,还有的在比赛拔河……孩子们都不由地在呐喊助威:“加油!加油!”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自己去设计节奏、寻找生活中的乐器,为运动员们助威。  相似文献   

5.
前一段时间,我们班开展了“汽车”主题活动。在一次指导孩子们折汽车的活动中,俊俊将折好的汽车拿到我面前说:“叶老师,纸折的汽车站不住,又不能跑,我觉得不好玩!”我想了想,说:“那你有什么办法做出会站立、能跑的汽车呢?”他说:“我们可以用硬的纸盒做。”杰杰说:“那我用旺仔牛奶罐做油罐车!”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于是我们经过讨论,决定共同收集不同的材料,等下次活动时来制作新型汽车。我原以为经过一个周末,孩子们应该忘了上回的讨论。但在周一入园时,平时性格内向的轩轩拿着“胡萝卜汽车”高兴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6.
活动背景 过节后幼儿刚返园,自选活动前,孩子们在给活动区准备和整理材料时,我发现几个孩子在一起互相交流:“哎,没意思,怎么还是这些区域?”“是啊,我都不高兴玩了。”“要是有个跳舞板就好了。”孩子们的声音并不响。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看着他们的表情,听着他们的话语,我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7.
滕瑾 《学前教育》2007,(3):35-37
孩子们在沙坑玩时,发现脚印有大有小。就议论起“谁的脚印大”。有的说谁的年龄大谁的脚印就大。有的说谁的个子高谁的脚印就大。还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人个子很高但脚很小。”我说:“说得好像都有道理,那到底是谁的脚印大呢?”他们一听又争论起来,还不时地用脚踩沙来比较脚印的大小。但还是得不到一致认可的答案。最后,有一个孩子说:“要不,我们回去量量脚印。不就知道谁说得对了吗?”看到孩子们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我决定顺着这个话题展开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8.
“教爸爸妈妈一招”、“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小制作”、“我和爸爸妈妈设计服装”等,都是我班开展的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了家长对幼儿的了解和彼此的情感,使家庭和幼儿园教育融为一体。“帮爸爸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我班新的主题活动,内容是让孩子们帮爸爸妈妈洗袜子。孩子们对此活动很感兴趣,有的问:“袜子怎么洗呀?”有的说:“洗袜子就是在袜子上抹点肥皂,再使劲搓呗。”这时候,牛牛(系化名,下同)忽然大声说:“我不洗,爸爸妈妈的袜子太臭了。”我愣了一下,然后问孩子们:“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教室里一…  相似文献   

9.
栾德青 《早期教育》2010,(10):35-35
设计意图:我在科学区投放了一些直管玩具.孩子们用沙子、小石子、小珠子等做实验,发现它们有的能通过直管.有的不能,从而产生了一个个的“为什么”。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和探究点,在玩直管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究哪些材料能穿越弯管,意在通过操作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感知到身边一些科学现象的基本原理.由此初步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0.
罗欣环 《山东教育》2005,(27):30-31
桥是供人们过河、过马路,缩短人们行走距离,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工具。幼儿在游戏时特别喜欢用积木搭桥之类的建筑物,我们在谈话活动时也谈论过矫,由此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桥结实牢固,有的桥容易断裂呢,怎样使桥面放的东西越来越多呢,我们组织了一次研究桥面承受力的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11.
第一单元的课文学完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到底如何呢?我将学生带到了电脑室进行十分钟键书比赛:将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打到电脑上,看谁打得又快又好。一声开始,机房里立刻响起了“啪啪”的敲击声。孩子们的神情各不相同:有的神采飞扬,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愁眉紧锁……他们的心里一定有话要说。十分钟刚到,于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美术课上,孩子们学会了折叠幸运星,那种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于是,课间折叠幸运星成了他们最乐于参与的活动。但我又发现,孩子们的成就感好像只局限于把那些五颜六色的星星折叠好,而对于叠好星星的归宿,他们好像并不在乎。因为我发现原本洁净的教室,地面上到处散落着叠好却被遗弃的幸运星。孩子们的爱好变成了卫生灾害,他们的兴趣却有增无减。制止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王翀 《学前教育》2023,(7):36-38
<正>大一班教室的角落里有一间光线很暗的储藏室,用来装一些日用品和游戏材料。因为储藏室的门和墙壁上有多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孔洞,看起来很有趣,孩子们总是好奇地从这些孔洞往里张望、窃窃私语,有时看老师进入取东西也悄悄地跟进去一探究竟。孩子们对小屋的好奇心和童言童语引发了我的思考。孩子们当前的兴趣是必须支持的,怎样把兴趣转换成有教育价值的游戏活动?怎样利用好意外发现的新课程资源?带着这样的疑问,一场热闹的改造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冬天的清晨有些凉意,一缕阳光穿过层层高楼照射到我们身上。结合今天的教育目标,我和孩子们正在感受朝阳的美。这时与目标无关的趣事发生了,一个孩子发现滑梯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他一喊,所有的孩子全涌到了滑梯边。我看孩子们的兴趣点已转移,就改变目标,与孩子们一同研究起小水珠。我问他们:“猜猜看,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 ?”孩子们有的说:“是爷爷刚刷过滑梯。”有的说:“是楼上的人用盆子倒下来的。”有的说:“是下的雨。”有的说:“是雾。”有的说“是老天爷的眼泪”……到底谁说的对呢 ?我没有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与…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担任一个班的语文课。在作文课上,我发现孩子们对文学经典接触太少,为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我特意安排了一节“经典欣赏”。课堂上,我问: “谁能描述一下晚霞的样子?把你看到的说出来就行!” 孩子们都摇摇头。我很意外,问: “都没有见过晚霞吗?”  相似文献   

16.
杨万萍 《教育导刊》2004,(4X):40-45
春游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去海边春游,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有的说:“我要去玩沙!”有的说:“我想学习照相,把大海拍下来!”“春游”这一话题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春游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去海边春游,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有的说:“我要去玩沙!”有的说:“我想学习照相,把大海拍下来!”“春游”这一话题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白艳 《早期教育》2006,(2):18-18
孩子们对迎春花的兴趣源于玲玲制作的那朵迎春花,这朵在玲玲手中忽开忽合的迎春花,一下子就把孩子吸引住了。有的说:“玲玲,这是什么花啊?你是怎么制成的啊?”有的说:“玲玲,能让我玩一会儿吗?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开的?”有的说:“玲玲,你教我制作一朵好吗?”……(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借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相似文献   

19.
龚定红 《教育文汇》2013,(16):44-44
这是幼儿小班的一次科学探究活动,题目叫《玩色》。我一出示调色盘,孩子们便议论起来。有的说:“红颜色和绿颜色在一起摇一摇会变成黑颜色”;有的说:“黄颜色和蓝颜色在一起搅一搅,就变成草一样的绿颜色”。他们都认为自己说得在理。那么,两种不同的颜料组合后到底会是什么颜色呢?我教孩子们第一次尝试作记录:先将自己的猜想用彩笔画上记号,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上一节“发现朋友有缺点.该怎么办”的五年级口语交际课。当我让孩子们用一种事物来形容朋友时.孩子们的灵感火花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孩子说:“朋友像一把伞,当你在风吹雨打,感到无助时,是它给你遮风挡雨。”有的孩子画了一面镜子,说:“朋友就像镜子一样,让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警惕着自己。”有的孩子说:“朋友就像一瓶酒,越陈越香醇,越陈越珍贵。”……看到孩子们智慧火光的闪烁,我立刻顺水推舟,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要是发现朋友有缺点,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