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朱光潜(1897—1986)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也是一位书评家。他的书评主要是对美学书的评论。这正是书评史上的缺项。上世纪20年代他就开始研究美学。1932年出版了《谈美》一书。他还著有《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美学批判论文集》等。他还翻译了克罗齐著《美学原理》、哈拉普著《艺术的社会根源》、柏拉图著《文艺对话集》、黑格尔著《美学》、莱辛著《拉奥孔》、维柯著《新科学》等外国名家的美学著作。可见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美学家。  相似文献   

2.
李健吾(1902-1982)笔名刘西渭。他是上世纪30年代很活跃、很著名的书评家。他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出版了《咀华集》、《咀华二集》等四本书评专集,影响很大,至今也为人称道。他的书评主要写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所评主要是文艺作品,戏剧是他研究的重点。他在1982年7月说:“解放以后,我没有时间‘高谈阔论’了,一则,我用它来长期改造自己,这是一种乐  相似文献   

3.
吴道弘(1929年生),著名编辑家,编审,中国韬奋奖获得者,曾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1950年2月从上海诚明文学院文学系考入上海三联书店,一直从事编辑工作。他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写书评,早期的书评文章,多已散失。80年代以后的书评,结集出版的有《书评例话》、《书旅集》等。他评书约六十种,专论图书的书评文章九十多篇,  相似文献   

4.
清初诗人王渔洋(士■)自幼喜作诗,随时刻印,早年单刻小集甚多,嗣后数度汇刻,多有删汰。现存最早的诗集《落笺堂诗》,已非原刻。他二十三岁至二十八岁六年刻诗九种,六种现无传本。康熙元年汇刻此六年诗为《阮亭诗选》,已有删汰,晚年编订之《带经堂集》更弃其三分之一,凡四百馀首。本文为整理其全集所作考察,亦可藉以研讨删汰之因由和思想之变迁。  相似文献   

5.
伍杰,1930年生,湖南常德人。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杂志主编。现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山路崎岖》、中篇小说《金色的种子》,散文集《点翠集》、《芦苇集》、《溪流》、《花为媒》、《追寻》等。论文随笔著作有《作嫁琐议》、《我的书评观与书评》、《严复书评》、《精神阅读》等;主编有《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小传》、《中国古代编辑家小传》、《中国出版社概论》、《全国书评索引》、《中国百年书评选》、《中国书评精选评析》、《书评三十家》等。自2003年8月起,在《中国图书评论》杂志上发表“书评家与书评”研究系列论文至今。[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上的台湾书评,始于50年代。1954年9月台北文物供应社出版了最早的一部图书评论集,即司徒卫的《书评集》,共收入书评24篇,评论对象覆盖了整个50年代的台湾文坛。《书评集》揭开了台湾现代文献评论事业的帷幕。  相似文献   

7.
1982年9月,在台北办了10年之久的书评杂志《书评书目》停刊了。3年后,台北的另一家知名书评杂志《新书月刊》也正式宣布倒闭了。于是,书评界哗然。1986年书评家应凤凰写了一篇题名为《现代文学的‘书评’书》的文章,台北《自由青年》第76卷,介绍了50年代至70年代在台湾出版的书评别集。这就是司徒卫(祝丰)的《书评集》(中央文物供应社1954年版)和《书评续集》(幼狮书店1960年版,后合集为《五十年代文学评论  相似文献   

8.
1985年,徐召勋教授为安徽大学的图书馆学专业和出版发行专业开设《书评学概论》课程,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次。之后,他把讲稿的一部分整理成书,题名《书评和书评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十年来,徐召勋教授大力提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书评学,并身体力行,《书评学概论》就是他创造性地进行研究的成果。这部专著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书评学的基本理论,构筑了书评学理论大厦的基本框架,绘制了书评学这个新兴学科的总体  相似文献   

9.
王建辉1957年生,编审, 历史学博士,现任长 江出版集团董事长。1982年起从 事出版工作。曾获全国首届优秀 中青年编辑、百佳出版工作者称 号。他不仅是编辑了一批很有影 响的优秀图书的出色的编辑家, 而且,还是著有《新编辑观的追 求》、《名流随笔》、《文化的商 务》、《王建辉自选集》等著作 的学者。他对书评更是情有独 钟,出版了《书评散论》、《人在 书旅》、《思想的背影》(书评文 录)等。他是一位有实践、有理 论,名副其实的书评家。 王建辉对书评不仅钟情,而 且十分勤奋。他2001年2月14日 在《思想的背影》后记中说: “我想借这部小书替自己的书 评作一个总结,同时因为工作转 移需要开辟新的领域,且和曾经  相似文献   

10.
十年来,谢肇淛所著《金瓶梅跋》与《五杂俎》中对古典小说的评论曾引起学术界的兴趣,而谢氏的《虞初志序》及他自己撰写的小说集《麈馀》因流传不广而未曾受到重视。本文将对这些著作作一番简单介绍。《虞初志序》是万历丙午(1676年)谢肇淛在南京刑部任职期间为黄正位所刻《虞初志》撰写的。黄正位,字黄叔,歙县人,于明万历年间颇以刻书名世,现存的刻本有《剪灯新话》、《剪灯馀话》、《庄子南华真经》、《阳春奏》、《云仙杂记》  相似文献   

11.
台湾当代书评业发展概貌●郑建明当代意义上的台湾书评,始于50年代。1954年9月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出版了最早的一部当代图书评论集,即司徒卫的《书评集》。《书评集》共收入书评24篇,揭开了台湾当代文献评论事业的帷幕。台湾当代图书评论事业可以根据其特...  相似文献   

12.
楚伊 《图书馆杂志》2005,24(5):93-93
由傅璇琮等先生主编的《书林清话文库》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首辑由韦力《书楼寻踪》、曹培根《书乡漫录》、孟昭晋《书目与书评》、刘尚恒《二馀斋说书》、谢灼华《蓝村读书录》和周岩《我与中国书店》六种著作组成。  相似文献   

13.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不仕,洪武初应诏修《元史》,史成后授官翰林编修,擢户部侍郎,以年少未习理财辞归。洪武七年,因为苏州知府魏观撰《上梁文》,触犯明太祖,被腰斩于南京,终年仅三十九岁,《明史·文苑》有传。高启诗、文、词皆擅而尤长于诗,被后世推许为有明三百年诗坛之巨擘。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创作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诗歌作品,有《吹台集》、《凤台集》、《江馆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等集,共计二千馀首。洪武元年和三年,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大师中,对书评提倡最力、写作最勤的一个。据不完全统计,胡适撰文评论过的图书在130种以上。《胡适书评序跋集》使我们得以一览这位学问家兼书评家的书评文字的风采。那么,他的书评特点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15.
李长之(1910-1978),著名学者,文学家、文艺评论家、书评家。他从12岁起发表《森林的话》、《早晨的大雨》等作品后,一直笔耕不辍,一生中有二十几部专著、六百余篇作品问世。在他的作品中,影响很大的书评专著有两种:《鲁迅批判》、《批评精神》,散见的书评有200多篇。他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很活跃,很有影响,很有个性,多产的书评家。  相似文献   

16.
由伍杰、王建辉选评的 《书评三十家》是一部旨以能够“真正反映我国中青年书评家的面貌和水平”的书评集。主要收录1979—1997年这段书评的黄金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然这十八年来,有成就的中青年书评家成百上千,好书评更是多不胜数,岂能一一囊括其中  相似文献   

17.
书评家萧乾     
萧乾(1910-1999)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书评家。他对中国现代书评的贡献,最突出的是书评理论。《书评研究》一书,在20世纪30年代就奠定了他中国现代书评理论家的地位。《书评研究》是他在燕京大学读书时(1933-1934)写成的毕业论文,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虽然这只是一本不到两万字的  相似文献   

18.
郑振铎(1898-1958), 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文 学家。1920年参加李大钊主办的 "社会主义研究会",同年与茅盾 等组建了文学研究会。主编《小 说月报》、《文学旬刊》、《公理日 报》等报刊。他一生著作很多,对 图书评论有相当的贡献,有书评 专集《西谛书话》,其他书评作品 散见于1998年河北花山文艺出版 社出版的20卷《郑振铎全集》中。  相似文献   

19.
溢美应避亲     
从美国返沪为自己新著《温馨上海悲情纽约》签名售书的董鼎山先生,是年逾八旬的旅美老作家老报人。他年轻时从密苏里新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就到《纽约时报》与《时代》周刊从事新闻职业,对美国传媒有深切的了解。20年前,他在北京《读书》杂志上开辟的“西窗漫记”专栏,可说是给我们打开了解美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窗口。最近,有记者在上海访问董鼎山,他说的一段有关书评的话,又打开了我闭塞的心扉,受到极大的触动。有记者说国内书评界存在无聊的吹捧和一棍子打死的恶习,董鼎山说,书评要绝对客观,不能让朋友给朋友写书评,又说美…  相似文献   

20.
书讯     
赵万里文集第二卷精装16开定价:160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本书是《芸香阁丛书》之一种。收录著名版本目录学家、文献学家赵万里先生的词学和曲学论著,以及序跋、校勘记、访书记、书评、史学讲义与回忆文章等九十馀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