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夏天有个不大不小的球员退役消息,同名为大卫、曾被称为"新贝克汉姆"的前英格兰国脚边锋本特利宣布挂靴。这个消息略有些让人惊讶,因为本特利不过29岁;这个消息却又不那么让人惊讶,因为他从2013年6月起就开始赋闲,上一次英超出场还要追溯到2010-2011赛季的伯明翰,他早已"失去了对足球的爱"。  相似文献   

2.
球场上,无论是多么大的腕,拥有多么强的能力,最终都要被时间打败,都要经历挂靴这一球员生涯的悲情时刻。虽然是一项职业的终结,但生活还要继续,为了未来,球员们都要提早为自己挂靴之后做出安排,所以,挂靴也就是另一份职业、另一种生活的全新开始。相对而言,那些踢球时的明星退役后的生活更为大家所关注,而下面的文章将会让你对他们的第二职业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禁区天王山     
禁区之王,直译就是射手,英国足球字典里将这类球员称为"Striker"他们不是广泛意义上的前锋,而是安插在对方禁区内的终结者。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化腐朽为神奇是他们最好的代名词。盖德·穆勒、巴蒂已经是永远的经典,范尼仍然在禁区内拼杀,除了老一辈的禁区之王,如今的足球战术对禁区之王的依赖越来越小,禁区之王,甚至有资格成为禁区之王的球员也越来越少。但物以稀为贵,那些能在门前把握住瞬间战机的球员依然被各自球队视作珍宝,而他们也有望成为新一代的禁区之王。  相似文献   

4.
沸沸扬扬的全国足球联赛摘牌大会告一段落,403名“兴冲冲”跑上榜的球员中,绝大部分最终没有幸免先知先觉者的预言:在北京凛冽的寒风中被高高挂起之后,再无人理会。足协的二次转会新规定的确是在为球员提供更多的人伙儿踢球机会,但球员们既然踏上职业生涯就必然有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被摘的67名球员实属不易,而仍然被高高挂着的300多名运动员肯定不会一无是处,只是他们“遭遇”了这个年代。随着近几年国内青少年运动员的梯级成长,大量的新生力量被吸纳进来,相伴而生的自然是老幼病残的一群被扫地出门。无可争议.中国足球…  相似文献   

5.
中国足球又一次经历了低谷,虽然中国足球一次又一次地伤透中国球迷的心,但中国足球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如今,欧洲联赛重燃战火,中国海外球员成为球迷关注中国足球的一个焦点,毕竟他们有机会在世界足球强国证明自己,毕竟他们代表着中国足球。而新的赛季,这几位中国球员在留洋的道路上将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足球是圆的。这里有最痴心的等待,最激情的爆发,最狂热的追随,最无奈的守望。中国足球就让中国球迷在2001年高兴了一回,随即又陷入了重重劫数。球员们踢着黑白分明的足球,中国足球的前途,看起来却仍然是混沌一片。我是球迷第一次看球是1990年的夏天。年少的我,看到了势如破竹的东道主意大利,看到了马拉多纳如鬼魅般的身形,看到了稳步前行并最终夺冠的德国战车,以及输掉比赛后潸然泪下的加斯科因。他们让我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所在,从此我喜欢上了足球。 1993年,我被"神话"般的施拉普纳所倾倒,守在电视机前为中国足球队加油。但那一年,中国队冲  相似文献   

7.
可疑的军训     
军训本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据说有中国足球球员与军官们提到了"小姐",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最后有人因此被调整离队。军训尽管严肃,但基本上还是一个走过场式的活动,被中国足球球员们搞出了庸俗色情的味道直到最终不可收拾,足见他们的没心没肺。  相似文献   

8.
谈"骚扰"     
在江城武汉举行的"红山花"足球邀请赛,中青队后生可畏,先破香港愉团队大门,并始终占据着场上优势.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最后六分钟内,被对方"骚扰"得阵脚大乱,痛失两城,反胜为败,舆论界谓之缺乏经验.一些球队在实力上有差距,搞"骚扰"是行家里手,叫你"阴沟翻船"."骚扰"者,其一是搞"小动作",似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中国球员吃这方面的"哑吧亏"实在不少.最"大"的我看是"5.19"之役,诡计多端的郭家明教练借重舆论搞激将法,香港队员在比赛中频频搞"小动作"刺激、激怒对方,这项配合默契的"系统工程",缺一不可能导致一场足球大地震.其后,  相似文献   

9.
李文彧 《当代体育》2011,(25):58-61
本赛季中超联赛,新疆籍的球员表现抢眼,买提江、巴力还入选了国奥队。维吾尔球员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为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新疆以往给人的印象往往都是和"沙漠、吐鲁番的葡萄、少数民族风情"联系在一起,很少有人能将足球和他们联系在一起,仿佛新疆足球就像新疆地区的地貌特征一样,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来到位于南美洲上的那个国度时,一定会被那里的足球所吸引。 阿根延,正是这个国家的球员和球队,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于艺术足球的美。 当我们回想起1986年世界杯决赛后,马拉多纳带领一群青年人在更衣室里一 遍又一遍地高呼"Argentina、Argentina、Argentina"时,我们感受到的是阿根廷这支球队所带给我们的激情! 有人说,巴西是艺术足球的故乡,那么阿根廷就是华丽足球的殿堂,阿根廷的足球风格有别于巴西的足球风 格,巴西人更多的是展示球员个人的才华,而阿根廷足球则展现给人的是整体感的享受。看着他们在中前场行云流 水般的配合,我们不禁感慨,他们也拥有那么多的天才球员,马拉多纳、卡尼吉亚、巴蒂斯图塔、奥特加、里克尔 梅、艾马尔、达历桑德罗、萨维奥拉等一拨又一拨,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1.
在法国看球     
如果说是英国人发明了现代足球,那么法国人对现代足球的贡献就在于是他们架设了现代足球的基础,世界杯和欧洲杯都是由法国人发起的,还有别忘了国际足联也是法国人的杰作。法国人喜欢体育,但并非像他们的欧洲邻居们那样专注于足球,自行车、网球甚至是柔道都是他们喜欢的体育。而正是因为这样,对于一个不了解法国而又曾把她当成世界冠军的人来说,初来乍到法国,总会感觉法国人对足球的热爱有很大保留。 但话说回来,法国还是一个热爱足球的国家,因为不论法国人怎样喜欢其他体育,足球仍然是他们的第一体育运动,这一点从法国的注册球员数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应该说明的是,在法国有很多人是注册球员,可他们并不一定是一个经常关注比赛的球迷。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之一就是办理注册球员的手续很简单,因为你只要一年交上40欧元左右的注册费,你就是一名注册球员了。有了这样一个注册证明,你在一年四季都会有踢球的保证,而你需要准备的只是一双球鞋而已。于是很多人只是把踢球当成一项锻炼身体的活动,而对于去球场和看电视他们的兴趣则不大。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一个足球群众基础还算相当不错的城市,一批最优秀的青少年球员被组织起来,接受一套英国足球训练教材的测试。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够得到5分。而同年龄段的英国青少年球员,却有许多人能够拿到5分。"文化"二字,让中国的足球可能在起跑线上就直接输给了对手。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来就没怕过韩国队!” “‘恐韩症’是媒体炒作的结果。” 中国国家级男子足球队的教练和球员不止一次地表示,中国足球没有“恐韩症”。 可是,每当与韩国队决一死战时,中国球员那种“腿肚子朝前”的表现,又难以使人相信他们的话是实事求是的。起码在旁观者看来,治愈“恐韩症”仍然是中国足球当前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 终于,解决这个矛盾的机会又一次摆在了中国足球面前,2000年悉尼奥运会足球赛亚洲九强赛打响了。可以说,几乎从1999年7月10日伊拉克队0比5负于约旦队的那一刻起,也就是中国队不可避免地与韩国队同组的时刻,中国人就开始谋划如何克制韩国队,从而踏上飞往悉尼的航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初次踢足球留给我的是美好的记忆和快乐的时光,儿时我常与父亲和两个哥哥特里、安德鲁在一起,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去附近的球场踢上几个小时。他们无需费神做我的思想工作,因为我们家是个疯狂地痴迷足球的家庭。父亲年轻时曾是埃弗顿队的职业球员,之后他转战于布拉德福德城队、切斯特队、剑桥联队、罗切代尔队以及维尔港等队。我的哥哥们是仰望着父亲的成就成长起来的,他们都希望能够继承父业。当父亲挂靴时,我才长到可以对足球发生兴趣的年龄。那时,父亲喜欢带着我们哥仨去球场踢踢比赛。 我们四人并不总是原地耍球,而是喜欢把上衣…  相似文献   

15.
对德甲联赛来说,渡黑足球一直是一个"现象"--尽管波黑足球整体平庸,但是在德甲联赛立足的波黑球员却一直是外援中的翘楚,而本赛季更是如此.渡黑人在德甲的集体出彩,筑成了当下欧洲足坛的道独特风景:霍芬海姆的伊比含维奇、沃尔夫斯堡的埃丁·哲科和米西莫维奇在本赛季同时站了出来,在德甲擎起了波黑足球的大旗.  相似文献   

16.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球员的高薪收入揭示了足球商业化的日益泛滥和职业足球的特质.凡事总有两面性,有高薪就有低薪,但低薪未必低效,拿着微薄薪水的"蓝领"球员照样可以用一腔豪情壮志体现出非凡的价值,他们常常会通过不懈努力成功过渡到"白领",而那些忠诚义士不为"薪"动的勇敢之心比金钱和奖杯更值得尊重!  相似文献   

17.
意国暗战     
意甲联赛被称为“小世界杯”,这里不一定有最好看的足球,但一定不缺少最大牌的球星,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球员不断登陆亚平宁,他们是淘金者,也是改造者,本土球员和外来势力混编合作也在暗自较力.这种力量促使着意大利足球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如果没有足球,球星会是什么样?《太阳报》对英超球员的看法是:"他们会是帮一无是处的地痞流氓。鲁尼或许正在某个地下挙台玩命,杰拉德操着浓重口音在利物浦码头搬运货物……"是足球给了这些出身平平的人闻名世界的机会,不过他们中间很多人并不清楚。单单会踢球,收入高。并不足以令自己跻身上流社会。普遍较低的教育背景.成为球员心中的痛。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名职业球员而言,机会的选择有时候比才华本身更重要。在职业足球并不算太漫长的历史里总有一些球员因为舞台本身,而走向伤仲永的悲剧。如果这些看似前途无量的球员在职业路径的选择上有另外的选择,或许他们有部分人也会成为球迷心目中的巨星但球场同样容不得假设,所以球员选择转会,往往相当于对足球生涯的一次豪赌当有些人因为这种"树挪死,人挪活"而大放异彩时,其实很难用无可挑剔的评估体系去为这类成功的例子作盖棺定论。毕竟,选择不等于成功,或者失败硬币的正反面自然也写有另外的可能,那些以天才的姿态登场,却最终泯然于众的球员也很难说清是为何结局非如此不可。不可否认,南橘北枳是民间的生存智慧,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判断标准,显然无法为球员提供生存抉择的可能在足球场内,因转会被斥为水货的球星不计其数。当年阿内尔卡转投皇马的惨淡经历以及福兰加盟曼联的屈辱下场,甚至连舍甫琴科、托雷斯这样的天才球员,也都有过"不光辉"的桥段这样的名单还可以列出长串,但这些足以见证足球辉煌瞬间的球星名单,却也都隐藏着某种难以述说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足球的起源地,南美有最绚丽的足球技术和层出不穷的天才新星,但成熟的欧洲却是真正的足球中心,多少年来,欧洲以外的出色球员如过江之鲫横行欧陆,闯出名堂、获得认可的也不计其数,他们丰富了欧洲联赛,给欧罗巴大地带来了异样的激情,他们繁荣了欧洲联赛,提高了欧洲联赛的影响力、商业价值和竞技水准……当然,他们也得到了在本土永远难以获得的名和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