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想 《新闻传播》2009,(9):37-37
在新闻类别的划分上,如按照新闻事实的时差性与事件特征来划分,有事件新闻与非事件新闻两个品种。 非事件性新闻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的,并有鲜明主题的新闻。有人又叫它资料性新闻。由于它不是新近发生的事,新闻性本来就不强,但又必须要求它是新闻,下面,就如何写好非事件性新闻,本人谈一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2.
奎智 《记者摇篮》2004,(10):16-16,12
报纸的标题必须以新闻中具体事实为内容来拟题.一般直接表现事物发展过程和事情正在进行的状态。同时报纸的标题也包含有必要的新闻要素.即新闻性、严谨性、完整性、明确性.以及爱憎等。而某报的一则标题为了出新而出新.随心所欲地不顾其余,轻率地套用一首流行歌曲做标题,就明显缺乏上述几点新闻要素。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  相似文献   

3.
新闻漫画.顾名思义,既是漫画,又是新闻,即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新闻。它既有新闻的特色,又具有漫画自身思想性、战斗性、艺术性很强的特点。我国著名漫画家英韬说:“新闻漫画是漫画中带有较强的新闻性的一个品种,它与漫画的关系类似马和动物的关系,马是动物.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马。新闻漫画是漫画的一种,不能等同于漫画。”  相似文献   

4.
翻开我们目前使用的教科书,人们对于新闻评论特点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三点:新闻性、政论性和群众性;对于新闻评论作用的认识也是集中在三点: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和引导舆论,这样的结论从学理上说也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一般化的认识上,而对新闻评论的内在精神缺少必要的认识.那么,我们所从事的新闻评论工作就不可能达到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教材中关于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认识是不断变化的。最初的认识,认为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是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指导性、针对性等等,尤其强调指导性、政治性。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表述:比如说,“新闻评论是一种具有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等显特征的评论章”;“离开了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都不成其为新闻评论。”(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2月第一版,第5页)又比如说,新闻评论“应该有这样四个特点,即:鲜明的党性、较强的时间性、明显的指导性、广泛的群众性。”  相似文献   

6.
南京广电集团于今年3月开办的《大刚说新闻》是一档以“说”的形式为自身定位的新闻性栏目,“说”是它的特色.是它的核心。正如中广学会常务副会长李丹同志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讨会”开幕式上讲话中所指出的.《大刚说新闻》创办半年来,始终突出一个“说”字,紧紧围绕“说什么,怎么说”做文章.不断在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学作为新闻学的一门学科,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体裁中的一种,自有它特有的性质。研究并弄清这种特性,既是新闻评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又对新闻评论工作的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新闻评论的基本特性,是题材的新闻性,选题的针对性主题的倾向性、体裁的论理性。 一、题材的新闻性。 新闻评论,在“评论”前面冠以“新闻”二字,充分说明了二者有着不解之缘。没有新闻性的评论,如政治评论、文学评论、音乐评论、影视评论等等,便不能称为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才能称有新闻评论。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议论文的一个根本属性。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说的是评论与新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它依托新闻论理,直接评述新闻、点明新闻价值、补充新闻不足、阐明新闻意义、深化新闻主题、加重新闻分量、扩大新闻作用等几个方面。 1、依托新闻论理。 这同毛泽东同志1919年说的“傍着活的事件”来写评论是一个意思。评论依托新闻报道。甚至同新闻结  相似文献   

8.
刘腾 《青年记者》2007,(3):118-119
关于新闻评论的地位和作用说法很多:评论是媒介的眼睛,评论是媒介的旗帜和灵魂,评论是媒介的生命。其实,评论就是一种见解主张,会显现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应当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它所具有的新闻性、评论性、指导性和论争性,所发挥的本质作用、媒介作用和社会作用是其他新闻类型所不能代替的。它的作用不在复述新闻事实,而在揭示其间的本质属性,分析其发展的趋向,告诉群众将会怎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报业照片档案除了少部分来源于报社内部活动外,主要来源于新闻照片。报业照片档案的管理,主要是新闻照片档案的管理。报业新闻照片档案,是由新闻记在新闻采访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新闻照片转化而来的。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照片,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形象性、纪实性特点,是现实活动的真实纪录。它以其特有的新闻性,通过报道向社会发布新闻、传递信息,满足人们一定时间内信息交流的需要后,其社会新闻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但新闻照片特有的形象性、纪实性特点却留下事物瞬间活动的永恒证据,具有依据凭证作用和献史料价值,是人们今后编史修志、宣传教育的重要史料,也是报社进行阶段回顾性宣传报道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是报业照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业档案的精华。  相似文献   

10.
苏战合 《新闻三昧》2003,(12):26-27
新闻漫画是新闻报道的特殊形式,它以画面形象来表现新近发生的事,可以说是新闻性的漫画,也可以说是漫画性的新闻。按说,它应该受到漫画界和新闻界两方面的重视,而现实是:由于评奖体制的拘限,漫画界的新生力量因很难沾上边而转向  相似文献   

11.
戈缨 《新闻传播》2005,(5):52-52
报纸专刊,要讲求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但同时还应加强它的新闻性。专版为什么也要有新闻性呢?首先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的规律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报纸计划订阅的规定,报纸订阅也走向市场。这就要求报纸真正受读者欢迎,卖得出去才行;而新鲜的东西总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报纸的专版在这种形势下就必然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增强新闻性。第二,它是新闻事业特别是报业发展的需求。一张报纸能不能受读者欢迎,除了新闻版面吸引人之外,报纸的专版也成为重要因素。唱重头戏的专版就不能再是过去的“补白”版面,而应有新闻走近,以拉近读者的阅读视线。第三,  相似文献   

12.
何常灵 《新闻三昧》2004,(11):38-39
艺副刊是以诗歌、散、小说、随笔、报告学、新闻故事、艺评论、杂、美术与摄影等为主要内容的报纸专栏,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及定位的版面形式。它作为企业报的组成部分,不但是主版新闻性的延伸,还包含着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与企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既具有其它版的新闻性,同时还具有社会与时代特征活动的时尚性。  相似文献   

13.
和其它言论体裁相比,小言论更注重新闻由头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新闻由头的小言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言论,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言论新闻性的重要体,也是小言论一种常用的立论方法,圾了恰当的新闻由头,议论可以缘事而发,顺理成章,反之缺乏新闻由头的小言论,不仅议论容易空,而且分析说理也容易简单生硬,令人难以信服。  相似文献   

14.
崔华池 《新闻窗》2007,(6):99-100
说起策划,对于纸质媒体而言,总让人想起文字策划,版面策划,而摄影报道是否也要策划,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我们所处的“读图时代”,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眼.睛,现在的版面设计大多以它为中心,新闻图片也从过去的配角变成了举足轻重的主角,所以,新闻图片的新闻性和视觉效果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灵魂、旗帜和号角,具有新闻性、政治性、指导性、战斗性等特点.在舆论导向上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新闻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16.
一、新闻漫画的原则和表现形式新闻漫画,顾名思义,既是漫画,又是新闻。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社会新闻,它既有了新闻的特色,又具有漫画自身特点,是不可割裂的统一体。我国著名资深老漫画家英韬先生说:“新闻漫画是漫画中带有较强的新闻性的一个品种,它与漫画的关系类似马和动物的关系,马是动物,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马。新闻漫画是漫画的一种,不能等同于漫  相似文献   

17.
陈植源 《新闻知识》2001,(10):38-39
和其它言论体裁相比,小言论更注重新闻由头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新闻由头的小言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言论。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言论新闻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小言论一种常用的立论方法。有了恰当的新闻由头,议论可以缘事而发,顺理成章;反之,缺乏新闻由头的小言论,不仅议论容易空泛,而且分析说理也容易简单生硬,令人难以信服。一新闻由头,实质上是新闻事实的反映和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可以成为小言论的由头。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才能成为小言论的由头呢依笔者所见,能成为小言论由头的新闻事实大致有以…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资料是新闻活动的产物。顾名思义,新闻资料既有新闻性又有资料性;新闻性表现在,它在内容选取上受到新闻活动规律的明显制约,动态、时效性突出,大多数新闻资料均由新闻产品转化而来的。而资料性则表现于:它在发挥的作用和体现的价值上,非但没有完全削弱时效性,反而显现出对新发事件或可能突发新闻的内在关联与延续性,从而激活了新的时效性。所以,正是由于新闻资料的这种双重属性,为我们资料工作者进行新闻信息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第一.闪现型新闻敏感。在无意中碰上新闻信号就立即直接与头脑中潜伏信号相印证从而识别其新闻性。运用这样思维方式所产生的新闻敏感叫闪现型新闻敏感。从记者主观上看,他并未特意去找这件新闻事实,甚至可能正在专心寻找另一条新闻或毫无寻找新闻之意。处在无意之中。但是。突然出现了机遇,想不到的新闻事件在眼前出现了。别人不觉得它是新闻,而记者立即判断出这是一条好新闻。从客观上看。这种新闻信号生得突然.灭得迅速.瞬间即逝.如不立即识别也可能就错过了机会。有位记者上班路上,  相似文献   

20.
副刊的新闻性话题,无论内涵或外延都极为丰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争论的焦点不在副刊要不要新闻性,而在如何提高副刊的新闻性,怎样使报纸副刊更好地成为正版(新闻版)的延伸和补充。笔者在此就这些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