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荣格原型批评理论以"集体无意识"和"原型"两个概念为基础。荣格将艺术作品分为显意识与无意识两类,相应的创作模式即是"心理的"和"幻觉的"。荣格文艺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应通过原型来表现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以此来补偿现代人苦闷、冷漠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荣格原型批判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克服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相互分裂的精神病态和危机,在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相互补偿、整合与转化中,创造和谐时代精神,追求心灵健康和人生意义的"自性和自性化过程"。脱离自性和自性化这个核心及其对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沟通与整合作用,望文生义地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解为荣格原型批判理论的核心理念,并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出发去理解荣格原型批判理论的性质、宗旨和意义,是对荣格的误读。克服对荣格理论的这个关键性误读,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关于荣格原型批判理论再认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荣格的原型理论在20世纪的神话原型批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章分析了荣格原型意象理论,并与中国古代学中的月亮意象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原型重释——对当下原型定义的一点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近20年关于原型探讨主要是围绕着原型批评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荣格理论本身,并且荣格的原型理论与原型批评因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因而也不能将二简单的等同,基于此,重新梳理荣格的原型思想就成为一种必要。荣格对原型的阐释,不是确定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他对原型的每一次思考,将原型看作一个系统,来审视它的意义和存在价值。最后指出这种理解对中国艺理论的理论层面的启示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荣格的人格面具原型理论精神分析学派大师荣格(1875-1961)是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荣格最具独创性的心理学理论就是原型理论。原型即原始意想和种族记忆,是人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一种先天倾向性或潜在的可能性。这种反应包括思维、情感、知觉等各种反应。人能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例如,人对蛇和黑暗的恐惧,我们之所以具有怕蛇和黑暗的先天倾向,是因为我们的原始祖先对这些恐惧有着千万年的经验。生活中有多少典型环境,就有多少个原型。原型中有英雄原型、智叟原型、巫术原型、阴影原型、面具…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5):112-117
荣格博士于20世纪提出的原型理论对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代表作《拥有快乐的秘密》的创作深受其原型理论影响。作品讲述了女主人公塔希在惨遭部落割礼迫害后寻求自我完整的成长历程,依据荣格原型理论,塔希的觉醒与自我实现离不开小说中其他角色的启发、引导与帮助:行割礼者穆丽莎呈现出阴影的力量,提供了令塔希警醒的反面范式;心理分析师卡尔和莱伊代表了智者的形象,对塔西循循善诱;具有双性同体特质的皮埃尔展现出完整的自性原型,他们指引塔希从对抗最终走向了和谐。  相似文献   

7.
程福干 《考试周刊》2010,(46):20-21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原型理论(archetype theory)与Rosch的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可以从不同角度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为翻译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等待野蛮人》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思韦尔·库切的作品之一。根据荣格心理原型理论中关于人格个性化的理论,文章旨在分析老行政长官由服从帝国意志到以自身命运抗衡那种社会主流意识,最终获得正义良知并真正意识到个体生命和个人权利的珍贵的心理成长过程,他的人格面具调解了他的自我和外部世界,使他正视到自己的阴影,他的个性化是成功的。这样的分析展示了深层心理中人格面具原型和阴影原型进行生死搏斗的磨难历程,具有揭露和批判西方殖民残酷与虚伪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心理学家与精神病学家,荣格提出了以"集体无意识"与"原型"为核心的原型理论。小说《蜗居》将矛头直击社会现实,揭示了当代都市人面临的生存境遇与情感问题。本文在荣格原型批评理论的视角下探析《蜗居》中郭海萍身上的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原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荣格理论体系的考察与消解,提出荣格的原型两重性:原型意象(archetypal image)与原型结构(archetypal structure),并以这一特定角度从重生原型结构的内在框架:自身与阿尼玛的融合实现个性的扩张;重生原型结构在故事层面的外化:英雄成神;重生原型结构在社会层面的强化:神话的讲述等三方面分析畲族创世神话《天眼重开》的重生原型结构,重点阐述重生这一特定的原型结构在构成该神话情节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即人追求个性化和实现自我的心理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重生原型结构的群体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荣格原型理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荣格的“原型”理论,是从西方古典神学、哲学中关于“原型”、“理式”、“上帝形象”和列维-布留尔的“集体表象”等概念的误解中提出来的;它也是对弗洛伊德“疾患人格结构说”改头换面的照搬和照抄。因而其中不仅多处相互抵牾和不能自圆其说,而且也存在着不少错误观点。对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对这种理论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针对当今我国家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文章从荣格原型理论来解读如何解决这些家庭问题,进而促进和谐家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荣格以人格面具和阴影来展开的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强调入冲突与妥协的统一,重点是在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中加上了集体无意识,把精神分析从西方扩展到全球的各种文化,提出了心理学和美学上的原型理论,并以印度文化的曼陀罗作为人类心理原型的核心,让精神分析美学具有了一种全球性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4.
珍妮特·温特森被称为"英国当代文坛最好,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其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荣获"兰姆达文学奖".小说中作者真实地呈现女同性恋者面对的种种社会歧视与她们所遭遇的内心矛盾及冲突.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着力剖析"阿尼姆斯""母亲""人格面具""阴影""自性"原型在温特森同性性取向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论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理论经荣格、弗雷泽、弗菜的发端和发展早巳成熟,但我们认为,艺并不是来源于原型,而是来源于生活。因为原型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迁,随着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它并不是本能遗传的。  相似文献   

16.
程麟 《教书育人》2006,(4):63-63
精神分析学派大师荣格(1875—1961)是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荣格最具独创性的心理学理论就是原型理论。原型即原始意想和种族记忆,是人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一种先天倾向性或潜在的可能性。这种反应包括思维、情感、知觉等各种反应。人能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例如,人对蛇和黑暗的恐惧,我们之所以具有怕蛇和黑暗的先天倾向,是因为我们的原始祖先对这些恐惧有着千万年的经验。生活中有多少典型环境,就有多少个原型。原型中有英雄原型、智叟原型、巫术原型、阴影原型、面具原型、阿尼玛、阿尼姆斯等。  相似文献   

17.
从原型理论看外国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的魔鬼形象,并以心理学家荣格的自性和阴影两种原型说明这一形象在文学作品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孕育、演变及简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天仙配》的版本从汉代滥觞至1953年陆洪非先生的改编,其中蕴含着鲜明的民族心理意识的变化。文章以荣格的"原型"理论来研究《天仙配》的版本变迁,通过对新旧版本主题变迁和故事结局的比较,说明了"原型"的心理效应以及由于"原型的置换和变形"对新版《天仙配》构成的当下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9.
《周易·说卦》中的卦象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包含意象、结构、功能、性格等原型,是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原型结构。将这种原型类型与西方由荣格和弗莱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原型理论加以比较,特别是将《周易·说卦》中抽象出的能够表现四季八方的八卦图与弗莱的四阶段原型图式作对比,我们能够得出二者存在的相通性,而《周易·说卦》有更为丰富的语义及功能,它对西方原型理论产生了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神话原型批评产生在1957年,创始人是加拿大学者诺思罗普·弗莱,他的著作《批评的剖析》被视为该批评的"圣经"。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石是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仪式派"人类学思想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原型理论。弗莱在弗雷泽和荣格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建构起系统的神话原型批评,他认为文学是神话的位移,文学中潜藏着神话的原型,人们只要把全部文学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之后就可以找寻到神话原型。神话原型批评既有突出的优长之处,同时也有异常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