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中,自然能净化人的心灵,是人类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自然与女性一样,也受到男性的压迫和支配。艾略特不仅描写了大量的自然景观以体现自然之美,还通过探讨女性与自然受压制的处境来控诉男权社会的不公正,而这正是生态女性主义的体现。本文以其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为例,通过分析小说中女性、男性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生态女性主义作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呼啸山庄》是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作品中蕴藏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超时代的。作家在小说中探讨了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及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关系,表达了艾米莉的美好愿望: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女平等、种族平等的社会,说明了艾米莉·勃朗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3.
性别歧视和压迫很久以前就存在,而女性往往是受歧视和压迫的一方,因此多年来女性主义和女权运动盛行。但是有色人种妇女比白人妇女面临更多的困境,她们遭受着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提出了更适合黑人女性及其他有色人种女性的解放思想——妇女主义,其长篇小说《紫色》很好地体现了妇女主义。它强调黑人女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斗争获得独立和自由;提倡黑人女性之间要相互团结以对抗性别歧视;黑人女性要与黑人男性联合以对抗来自白人的种族歧视。只有如此,黑人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4.
埃德加·爱伦·坡在著名小说《厄舍府之倒塌》中描写了一位被活埋的可怜女性———马德琳·厄舍,她被家人抛弃,奄奄一息、活人入棺。本文通过分析马德琳的艺术形象和悲剧根源,揭示冷酷父权社会对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扼杀及女性在压迫中的逐步觉醒。  相似文献   

5.
对奈保尔小说《模仿者》中三位女性人物进行解读:列妮是流散女性的代表;白人女性桑德拉虽是殖民者,却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父权制的压迫;辛格的母亲则成为了沉默的他者。她们作为女性群体,在殖民语境下,逐渐丧失了话语权,沦为了男权社会的边缘人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运用福柯的监狱理论对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进行解读,探讨小说中美国现代社会监狱式的权力运行机制。小说中父权机制下的美国南方是一个监狱式的社会(carceral society),它主要通过"规训权力"(disciplinary power)的行使来维持。规训权力主要是通过周密的监视系统来保证实施的,这种监视机制正是规训权力网络系统的核心机制。小说中无所不在的父权主义监视目光时时盯着社会各个阶层,告诫白人贵族不要忘记自己的贵族身份,不要僭越父权礼教,也提醒普通民众不要忘记自己身份的卑微,不要挑战权威。从小说中还能看到,这种威严的监视机制具有隐蔽性,它不是通过直接鞭笞人的肉体,而是通过教育、宗教和各种媒体生产着"真理",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父权机制的观念。但是规训权力并非无所不能的,监狱式社会本身不可能消除一切的反抗,主人公艾米丽就在监视功能失效的情况下,采用了个人的暴力行为来反抗父权社会。  相似文献   

7.
莫里森的作品中充斥着各种二元对立,其中白人/黑人、男性/女性这两组对立尤为突出。从解构主义视角,结合美国历史文化,可以看出,莫里森在解构这些二元对立的同时,重构了它们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她指明黑人民族和黑人女性要想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冲击以及父权制的压迫下保持身份独立,必须坚守民族文化和传统,坚定对黑人种族身份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无论在美国文学史上还是在黑人文学史上都堪称一部力作.在小说中,沃克描述了父权社会下黑人女性的痛苦生活,同时表达了对遭受同样迫害的大自然的关爱和怜悯.沃克把人类与自然放在同一道德水平线上进行描写,具有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9.
《觉醒》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曾一度被认作是淫书毒草而被打入冷宫,现在则被奉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小说以女主人公埃德娜的婚外恋为主线,描述了她从困惑、迷茫到女性主体意识、性意识的觉醒及与男性父权抗争的过程,这一过程无不与她周围的三个男性息息相关;而她的两个女性朋友的存在则表明了在菲勒斯文化下女性追求个性独立、自我解放的艰辛与孤寂。  相似文献   

10.
对于海明威的硬汉神话与死亡情结,已从众多读者与研究者的共识,但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众说纷纭.本文从文本入手,以历史观点剖析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指出海明威在其男性主体意识的观照下,既塑造了父权文化中完美的女性形象,也创造了现代文明社会中一些逾越了父权文化的道德规范,有自我意识的新女性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认识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月亮”,是处于小说文本中心位置的主导意象,对全篇具有统摄作用。月亮意象象征寓意的透射,在围绕自身生发衍变的同时,又与“太阳”意象相辉映与逆变,构成小说的整体意象模式,展开多方面的意义延伸。月亮意象在小说里出现20处,太阳意象出现13处,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多重所指。它们的逆变和辉映,透射出七巧、芝寿、长安三个女性人物复杂的心理蕴涵,从历史维度揭示出在父权统治男性中心社会里女性扭曲、畸形而惨痛的真实心态。  相似文献   

12.
《最蓝的眼睛》是当今美国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1931~)于1970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小说采用了对比手法,反映了后殖民语境下的种族压迫与反抗的主题。通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比,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和两个家庭的对比,号召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抵制白人主流文化,培养黑人民族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3.
小说《红字》代表了霍桑的最高文学成就,在美国文学领域引起了长达世纪之久的关注和讨论。本文以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为出发点,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了小说《红字》,由此批判了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的逻辑,其目的是呼吁人类应建立一个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黑人女性不仅在经济上,而且还在政治上、文化上都处于权力的边缘地位,沦为失去自主性的非人存在。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创作实践中依托黑人女性的特殊经验,坚持"女性主义"的行动策略,将处于边缘地位的黑人女性置于文本的中心主体位置。其作品深刻揭示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主导的社会中所遭受的多重压迫,探索了黑人女性在男性霸权社会中建构自我的艰难历程,彰显了黑人女性鲜明的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和对平等的两性关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颠覆"和"抑制"是新历史主义的核心概念。本文运用"颠覆"与"抑制"这一理论来探讨《哈姆雷特》中的伦理和父权。克劳狄斯杀兄娶妻颠覆了道德伦理,而哈姆雷特复仇的延宕之路又抑制了伦理的全然颠覆;奥菲利娅在剧中有一定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父权,但《哈姆雷特》整部剧都是在男性叙事视角下建构女性,女性处于无声、顺从地位,从而抑制了父权的颠覆。  相似文献   

16.
简·里斯的小说《藻海无边》对《简﹒爱》中的疯女人伯莎·梅森(即安托瓦内特)和罗彻斯特两个形象进行重新解读。既展示了安托瓦内特在白人文化和黑人文化夹缝中无所归属的边缘地位,亦揭示了罗彻斯特被父权社会放逐后的失落与焦虑,从而折射出简·里斯作为一个白种克里奥尔人追求自我属性的艰难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家"是中国女性小说中贯穿的题材领域之一。现代女性小说对"家"的叙写主要表现在揭露旧式家庭中女性黑暗的生存图景,当代新时期的女性小说则侧重展示现代职业女性家庭和事业难以兼顾的生存困境。因此对女性来说,家庭生活具有超过男性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佐拉·尼尔·赫斯顿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对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思考。本文试图探从亲近自然、挑战上层及女性地位的变革三方面探讨生态女性主义,展示作者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男女平等社会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里显示出她对黑人女性的出路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她的小说里主要通过四个女性描述了黑人女性所受到的双重压迫,指出黑人女性要找到出路就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才能真正地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20.
佐拉·尼尔·赫斯顿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她在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中详细描绘了艾丽斯.沃克所指的三种类型的黑人女性。年幼的珍妮和她的外婆南妮是第一类黑人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们须承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迫。珍妮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在前两次婚姻中,她是被白人和黑人社会训练成“非凡的”、但内心却遭受“相反本能”折磨的黑人女性。在第三次婚姻中,珍妮获得了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尊重,在小说的结尾,她实现了自我,此时的她是沃克所指的黑人新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