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新闻评论一直是电视的弱项,近年来,人们发现电视上有影响的新闻评论节目屈指可数。事实上单独设立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收视率并不高,传播效果也不好。曾经各地方台一窝蜂似的仿照中央台《焦点访谈》、《观察与思考》办起的评论类节目现在大都悄悄地“关停并转”。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电视辩论类节目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基于受众视角,对电视辩论类节目的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浅析了辩论类节目该如何创新优化。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电视学术界,有人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划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范畴,有的省市在年终选评好节目时,竟把这类访谈类节目打入评论类之外的另册。这真是说者糊糊涂涂,听者懵懵懂懂。  相似文献   

4.
沈彦 《青年记者》2006,(8):72-72
电视读报类节目由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发端,到目前各地电视台已有十几档类似的节目,它们各具特色,拥有各自的观众.《马斌读报》是一档电视读报节目,播出时间适当,受众广泛,在传播新闻事实和评论方面拥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资讯的快速传播,访谈类电视栏目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观众的收视需求及同类节目急剧增多,曾热闹喧嚣一时的访谈类节目遇到了瓶颈。本文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为例,通过对其表现形式、选材、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当前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现状,并探讨此类节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主体,起到传播新闻、引导舆论的作用,很多电视媒体都是以新闻立台,因此,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重要性自不必说,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作用更加突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能够以正确的舆论引领、鲜活的时代风貌、准确快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艺术风格、播报状态及技巧都需要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7.
胡然 《东南传播》2014,(7):83-85
《一虎一席谈》是凤凰卫视推出的一档抗辩式新闻谈话类栏目,在播出后在业界和学界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为我国的电视评论类节目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而该节目获得巨大反响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从观众心理入手,对节目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要。本文拟从受众心理中的注意和需要两方面对《一虎一席谈》如何满足受众心理进行剖析和解读,并对其不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自创办以来,业界和学界的普遍观点是属于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评论类节目是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节目类型,而《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实际上是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因此将它们归于评论类节目属于认识错误。由于认识错误,导致出现诸多问题并引发了种种混乱,而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值得业界和学界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类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和观点,都有引导舆论走向的作用。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评论节目的风格。本文将针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微博,不超过140字的短章,有人用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有人用来记录真实的生活,有人用来表现工作的艰辛,这都没问题。可是一旦在微博上说错了话,并且没有做好善后工作,问题就来了。有名记者曾看到一条"凤凰卫视赴某地拍摄节目"的微博,于是评论:"不过就是拍个片子,就把乡下人兴奋成这样?我弱弱地问一下,上了《新闻联播》吗?"这句话顿时引来了当地不少网民的反感,他们很难接受一个身份  相似文献   

11.
郭琳 《传媒》2021,(15):47-49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以其鲜明的导向性、群众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这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担当也因兼具主持人与评论员等多重身份而越来越立体化,,并肩负着新闻传播的重要职责.以白岩松等为代表的《新闻1+1》节目主持人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内涵,以及应势而动的能力赢得受众广泛赞誉,成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表现特征,主要体现在稳定性、周期性和模式性这三个方面。浙江的电视荧屏近几年产生了不少像《新闻深呼吸》、《公说天下》、《有话大家说》等新闻评论类节目,且在舆论场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渐成长为包含多种节目形态、表现手法、评论理念的新型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深入,为新闻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契机。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作为传统媒介中的重要内容,在媒介融合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本文将基于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在融媒体背景下的创新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者和工作者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杨洋  赵品 《今传媒》2012,(3):79-80
对于电视这个媒介来说,新闻评论类节目办得成功与否,直接体现了电视台的业务水平的高低。新闻观察员出现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增加了此类节目的评论深度与力度。本文以《新闻1+1》栏目为例,谈论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新闻观察员话语权的使用情况,以及如何规范其话语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从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时常感到电视短评论太少。再看看其他台,电视评论作品或节目也是长者居多,短者甚少。这在电视评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值得关注和思考。 近年来,电视评论类节目很“火”,许多电视台不仅设有评论部,还专门开辟了评论固定栏目,将办好评论类节目,作为各类节目中的“重头戏”来抓,这对于加强深度报道、提高节目质量、树立电视台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些评论作品短者十几分钟,长者四五十分钟,而三五分钟的电视短评论很难登评论类节目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类节目应以理性分析为主,但感性因素的适当运用,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本文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综合频道播出的《新闻启示录》栏目为例,解析感性因素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的作用、表现手法,以及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感性因素与理性分析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类节目是电视节目构成的主体,电视新闻娱乐化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文化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中要注意度的把握,使之健康发展,成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探讨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出发,对新闻娱乐化的内涵和合理性因素进行了阐述,并阐明了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危害,以期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良性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评论类节目以选题取胜,拍摄好坏无所谓,不像专题节目,要精心构思,精心摄制,甚至播点晃点都不碍大局。但我认为,制作出一部精品评论节目,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采访,更离不开准确到位的拍摄。  相似文献   

19.
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兴起是在2009年之后,这类节目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推动力。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会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眼球并且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重视。笔者从生活服务类节目未来趋势的角度浅要分析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趋势和潮流。  相似文献   

20.
李烝烝 《今传媒》2007,(7):33-34
尽管现在的电视屏幕上节目种类繁多、五彩缤纷:有综艺类节目的热闹欢庆,选秀类节目的倍受关注,益智竞猜类节目的刺激有趣.但是相对较温和的名人访谈类节目依然有很高的收视率,有一些此类节目可以说是该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甚至也可以说是"镇台之宝",比如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艺术人生"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