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小柏  杨恒 《求学》2001,(5):50-50
“3 X方案”落实到地理学科,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①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②描述和概括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③熟练判读各种地图,在地图上填出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熟练运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相似文献   

2.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是指能够利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这种分布特征所产生的作用或影响。  相似文献   

3.
潘佃献  戴艳骆琼 《新高考》2004,(11):i006-i008
教育部考试中心近年来编制的地理高考大纲对考生有10项能力要求,其中“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被列为首项,第4、5项中也要求考生“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能“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准确掌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已成为解题的门槛,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高顺  鲁爱华 《教学考试》2023,(54):63-66
<正>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着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高考地理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了地理图像能力的具体内容,一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二是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在不同类型的地理图表上填绘地理数据或完成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三是能够用图形语言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借用地理试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地图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景观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的一种专题地图,能很好地显示景观图区域各种地理要素的发展规律,揭示各要素彼此间的深刻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提供区域地理景观的完整概念。它不是用文字和符号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而是用画面直接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景观图使人身临其境,不但加强了直观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语言描述的不足。2014年高考地理所有试卷中都有涉及景观图  相似文献   

6.
地理图像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信息的载体,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高考复习中提高学生地理图像的判断能力,以便从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提高地理复习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图版为例,侧重探讨教学中引导初中生充分利用地图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归纳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并灵活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学科能力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其中在各种形式的地理分布图中准确地描述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学生的薄弱之处。本文主要以近年来各地的高考真题及模拟题为例,系统归纳点状、线状、面状三类地理分布图的答题技巧。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分布状况最直观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内的任何一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状况都可以用地图形式表达出来,而且地图中地理知识的容量和表达内容的准确性远远超过语言、文字等表达形式。地图不仅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载体和直观教具,  相似文献   

10.
在高考文科综合卷中,地理分数的高低往往决定一个考生文综分数的高低,因此,掌握高考地理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有很大的作用。在近年高考试题中,有一类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型试题频繁出现。下面以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三种常见题型为例,谈谈高考地理试题的答题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卷立足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的考查,围绕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布题。试卷题型、分值与江苏地理高考考试说明所规定考试内容相一致。综合题设问点多立于地理核心问题,如分布规律和原因、区位因素和条件分析、重大工程的措施和影响等角度,综合考查学生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分布规律,运用地理原理和正确地理观念,尝试解决地理问题,学科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在高考地理复习中也应该做到这一点。我们知道,在地理高考考核目标中,强调了对"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通过逻辑严密的综合分析,利用所学知识,用简洁而规范的语言文字解答综合题。特别强调解答地理综合题的语言的专业性、逻辑性和层次性等。如何规范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解答语言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找、学、做。  相似文献   

13.
在近年高考中,综合题已成为地理成绩提高的瓶颈。地理高考考核目标中,也强调了对“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通过逻辑严密的综合分析,利用所学知识,用简洁而规范的语言文字解答综合题。如何规范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解答语言,从而提高综合题的得分率,成为同学们时下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姜永华 《地理教育》2012,(10):39-41
时空思维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学科思维之一,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教学。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各种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的变化特点(时空维度)或者分布规律(空间维度)。从教学目标与要求来说,运用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特点与分布规律来  相似文献   

15.
读图过程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地理教育》2003,(5):61-61
地图语言和文字语言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直观,一目了然,既可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反映其质量特征与数量差异,又能表示地理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动态变化。所以,在地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地图语言和运用地图语言。要求学生逐步理解地图上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内在关系和相互联系,由看懂地图到熟悉地图,由熟悉地图到能分析、运用地图,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这一过程对于地理形象思维和地理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十分重要。1.描述法读图有利于从直观形象到抽象概念的…  相似文献   

16.
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是地理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部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综观湘教版的地理教材,不难发现与以往教材相比,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增加了许多"活动",它更多地要求学生自主去进行探索、求证、总结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要求:①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②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③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④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科的特点就是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等要通过图形、图表表示。地图是地理学科的主要语言,也是高考能力要求的重要体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囊括了各种典型统计图表,精辟地诠释了世界、中国的人口问题。下面我们判读四大类图表,感悟图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上中学地理课的区域地理内容往往比较沉闷,很没意思,教师无非是做一些无谓的描述,如版图、国家首都、工业中心分布、山脉河流走向、农作物分布等等?然而,人文地理在最近几十年间发展非常迅速,使得简单的地理事物不再简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一、学生应该阅读什么1.阅读地理教材和地理图册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规律。而且读图、析图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地理能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