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高校开设灾害地理学通识课是在灾害形势严峻但灾害教育比较缺乏的背景下提出的。灾害地理学通识课教学目标包括掌握灾害地理知识、提高应灾救灾技能、养成防灾减灾意识。教学内容包括灾害和灾害地理学的基本认知、主要类型、灾害地理、灾害区域分异。具体灾害的知识单元包括灾害的概念与分类、成因及特征、灾害地理分布及危害、灾害应急处理和防治措施。教学组织宜结合灾害回放、现身说法、视频播放和灾害体验等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海洋灾害应急程序与普通行政程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必须根据海洋灾害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完善海洋灾害应急程序。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灾害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建设灾害预警系统、提高应急能力、监督应急权力的行使和落实应急救助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气象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台风、低温和沙尘等.分析气象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环境、生产能力、种植熟制等产生的影响,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建设灾害应对工程、完善粮食保险政策等方面探讨了我国防治气象灾害、维护粮食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实践+活动"是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有效灾害教育主要开展的形式,具体有:创设情境体验,让学生关注灾害;鼓励角色表演,让学生感知灾害;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认知灾害;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感悟灾害等。教学要引导学生参加各项灾害教育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辽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危害重,损失大.主要有干旱、暴雨与洪涝、大风沙暴、寒潮风雪、霜冻、冰雹等.本文通过对干旱灾害的相关资料的搜集研究,分析干旱灾害的一些特点,提出相应的减灾对策,从而达到减轻灾害损失之目的,为实现宏观决策,保护农牧业生产稳定及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澜沧县冰雹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强度等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冰雹灾害年型进行分类,根据影响的主要天气系统和环流形势,总结出降雹天气形势类型,对做好冰雹强对流灾害天气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四川旱灾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国以来,四川干旱灾害几乎年年发生.而且具有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情重和损失大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异常、地形条件差异、降雨量不均匀、农业耕种不当等。为了减少或消除干旱所造成的各种危害和损失,四川必须进一步采取蓄水、改种、兴林等综合配套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匡华 《考试周刊》2008,(8):236-237
今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自1954/1955年冬季以来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今冬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是罪魁祸首,海洋的异常是帮凶,大气环流异常是直接杀手.  相似文献   

9.
地震是人类目前还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但在多数剧烈的陆域地震发生以前,伴随地下岩层中应力和应变能的积累,在相关的区域可能出现一些地震前兆,例如地面倾斜、前震、地电和地下水异常、动物行为异常等.因此,研究前兆现象与未来地震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大都知道陆地上的动物能发出预测灾害前兆的信息,但是,海洋动物也同样具有知天测地的本领。水母是一种低等无脊椎动物,呈伞状。在它的"伞"下面有很多长短不齐的触手,在触手之间有一个共振腔,内有听  相似文献   

11.
农村灾害救助的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破坏,由于农村各种设施的落后,其对灾害的承受能力远不如城市,从而形成了农村灾害救助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防灾体系的不健全、抗灾能力的脆弱和自救能力的不足等方面,因而,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对农村灾害进行全力救助.  相似文献   

12.
李桦 《地理教育》2003,(5):26-26
一、我国的四大自然灾害1.气象灾害我国的气象灾害包括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沙尘暴等。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每年我国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平均每年约720~870亿元人民币)的57%;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约1~2万人)的40%。而且,气象灾害的频度、强度及造成的损失有上升的趋势。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600多次。199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我国…  相似文献   

13.
汉代河北各类自然灾害记录共计35次,灾害种类有水、蝗、雹、风、旱灾等。发生次数最多的是水灾,约占河北灾害的45%,接近当时全国水灾的10%,危害也最大;水灾和旱灾记录非常悬殊,约为9比1,虽然灾害记录有缺失,但反映出汉代河北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旱灾少也是事实,这对于研究河北环境变迁颇有参考价值。汉代政府救灾措施的主要内容在河北救灾活动中都有表现,内容丰富,效果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辽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危害重,损失大.主要有干旱、暴雨与洪涝、大风沙尘暴、寒潮风雪、霜冻、冰雹等.本文通过对通辽市大风和沙尘暴气象灾害的相关资料的搜集研究,分析大风和沙尘暴灾害的一些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减灾对策.从而达到减轻灾害损失之目的.为实现宏观决策,保护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作为历史时期各级行政治所、地域经济中心所在,是地方志记述的重要对象,其中不乏"城市灾害"史料。具体到太原市,方志所记城市灾害主要特征如下:一是公元前以"人为灾害"为主,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8世纪开始出现"自然—人为复合灾害",并在16世纪进入多发期;三是17—19世纪,具有近代色彩的人口灾害开始出现。上述灾害的发生与太原城市的发展、生态变迁等具有因果关联性,探究历史时期太原城市灾害的特征,对今天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方苗  祁元 《教育技术导刊》2012,11(1):152-154
在对当前所流行的主要开源GIS软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以兰州市为研究区,分析了兰州市滑坡灾害分析系统的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和开发技术。在.net平台上,以C#为编程语言,采用开源的SharpMap框架、开源数据库软件PostgreSQL和开源GIS中间件NTS、GDAL\OGR,构建兰州市滑坡灾害分析系统。系统实现了GIS基本操作、滑坡资料的存储与管理、滑坡灾害分析与评价等功能。系统功能齐全、开发成本低廉且运行过程稳定,能有效地为各级防灾人员服务,科学准确地预防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17.
分析灾害的特征及类型,可以发现,所有灾害的背后均有人为的因素。因而,提升人类自身应对灾害的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灾害教育学,就是要以人类的立场,关注人类的教育怎么应对自然的、人类自身的各种各样的灾害,从根本上反思和解决人类在发展观、价值定位、发展模式以及发展路径选择上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个人灾时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个人对灾害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反应,行为反应以心理反应为基础,因此,灾时行为反应与心理反应有一种相相关系。灾害心理反应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灾时心理应激反应与个人特质有密切关系。一个人的个性特点、灾害经历、应激反应能力、减灾知识掌握程度等都是影响灾时个人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人们只知道陆地上的动物能发出预测灾害前兆的信息,殊不知海洋动物也同样具有知天测地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以来传统灾害的演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以来,传统灾害的持续和演化明显表现出七大趋势: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周期越来越短;规模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危害区域越来越广;直接造成的大规模人口死亡有所下降,物质损失则增长巨大;灾害损失的放大效应更加显著;灾害群发现象日趋严重;城市成为灾害的主要承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