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海、平津、辽沈战役之后,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一些国民党将领纷纷率军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地位,国民党派驻其他国家的大使馆,也纷纷投入共产党的怀抱.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在江浦西部地区成立的中共地下组织江和全工委,活动地域包括江浦、和县北部,全椒南部,在敌我力量非常悬殊的情况下,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地方武装,对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开展军事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江和全工委书记胡克诚曾潜入隐蔽在国民党江浦县政府机关报社,秘密从事宣传抗日、发展壮大中共组织、收集国民党情报等工作一年有余,后被国民党特工发现.在紧要关头,爱国人士不顾个人安危,冒险营救他脱离险境,侥幸躲过国民党特工组织的搜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夜,国民党已完全丧失和中共谈判的政治和军事"筹码".国民党内部决策层,蒋、李二人的明争暗斗、貌合神离、相互掣肘,谈判目的的南辕北辙,使得国民党内部无法就谈判条款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总理生前多次称道:"刘善本同志是国民党空军起义的带头人."诚如周总理所言,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正当每一个中国人都面临着光明与黑暗两种前途和命运抉择的严峻时刻,原国民党空军上尉刘善本弃暗投明,毅然驾机起义,回到人民的怀抱,成为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第一人.在他之后,国民党空军先后有42架飞机,100余人起义投诚.  相似文献   

5.
命运沉浮不定的国民党兵团司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打过长江后,46军执行四野总部的命令,向湖南进军.当时,国民党军驻守在湖南的是陈明仁兵团.  相似文献   

6.
王学亮 《湖北档案》2006,(11):46-47
被国民党遗忘的张国焘曾流露出回大陆的意愿 1948年底,蒋氏政权大势已去,国民党许多高宫显要纷纷逃到台湾.张国焘慌忙把《创进》停刊,携带全家逃到了台北.  相似文献   

7.
济南战役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全国军事、政治形势发展,决定将战争引向国民党控制区,同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  相似文献   

8.
1921年10月,我出生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北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那时候家里很穷,10岁我就成了孤儿.1947年冬天,国民党来村子抓壮丁,我被抓去在国民党部队训练3个月,然后从武汉经南京、上海到达辽宁锦州,在辽沈战役的锦州会战中国民党打败了,我和其他的士兵们一起弃暗投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在民国时代执政后,在教育领域大力推行党化教育,试图控制教育和青年,确保国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位于首都南京的最高学府中央大学是党化教育的重要基地,研究中央大学的党化教育对于认识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概述党化教育基本情况后,重点描述了中央大学党化教育的基本措施、主要内容及效果,并分析了党化教育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叫陈文化,是湘西永顺县人,于1944年参加青年远征军,曾在印度配合英军抗击日寇.1945年调回国内.1948年部队驻防广西桂林,任国民党第14军第10师29团副团长兼1营营长.1949年,经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举南下,势如破竹,国民党部队溃不成军,纷纷逃窜.当年秋季,驻防在广西的国民党守军已能听到二野的枪炮声了,我携妻子王玉秀随第10师从桂林西撤.国民党这时已是强弩之末,官兵都深感末日来临,撤退队伍一片混乱.在柳州时我们与队伍冲散,后经武宣、梧州、广州逃亡到了香港.  相似文献   

11.
1927年,正值多事之秋.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5月21日,在新军阀何键策动下,独立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又在长沙制造了“马日事变”,继续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由张国焘、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李维汉五人组成了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决定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7月15日,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至此,全国上下陷入白色恐怖之中.  相似文献   

12.
是夜,国民党哨兵荷枪实弹.在卫兵严密监视下劳作的搬运工,个个都汗流浃背,他们用肩扛起一只只沉重的木箱子,往停在路边的军用大卡车上装……国民党部队已抵挡不住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连连败退.  相似文献   

13.
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荷枪实弹的我人民解放军气宇轩昂地将总统府踩在了脚下,在场的新华社记者邹健东摄下了这张经典的照片.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一生中,曾经与许多国民党政要结下深厚的友谊,与宋子文,与陈立夫,与张治中,与李宗仁……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穿越了时空,穿越了意识形态,使残酷的政治坚冰也常常在这浓浓的春意般的热流中融化.在周恩来与国民党政要交往中,最能展现周恩来伟大人格魅力的,莫过于他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理副部长、蒋介石的股肱之臣、陈立夫陈果夫的至信之人、长期担任国民党与中共谈判之责的浙系政要张冲的交往.  相似文献   

15.
1949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后,迅速向南方各省大进军.5月初,三野、二野所属共13个军,相继进入浙江作战.这时,人民解放战争的胜负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国民党部队人心涣散,士气极其低落,不少部队未战先溃,闻风逃窜.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反内战、争民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对于庞大臃肿国民党的国家军事机器,人们一致呼吁:必须裁减,必须整编.国民党当局一度也对“整军复员”表现得十分“热心”.1946年1月1日,蒋介石在元旦广播演说中说:政府要完成复员计划,收束军事,切实整编军队,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唯有如此,而后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以保障,复兴建国的事业得以进行,才可以安慰抗战中受苦难流血残废的军民与牺牲殉职先烈的英灵.”政治协商会议上,国民政府军政部次长林蔚作关于整军的报告称:国军共有步兵380万人,拟整编裁减为180万人,要“努力执行,以期达成中央所决定政策,完成初步之建军大业,以仰副委员长及全国同胞之期许耳”.1946年2月,国共两党签署了整军方案.3月国民党发出了《国军整建复员计划》.6月,国民党称国民党整军在江南已经完成.军事调处执行部政府军处《整军工作概况报告书》写道:“截至本年7月止,国军已将54个军整编成师”.  相似文献   

17.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与阻挠,光复后的东北并没有建立起完全属于东北人民的民主政权,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东北解放的政权基础,掀开了建设新东北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独臂将军 1933年春深时节,第四次反“围剿”战斗正酣,国民党出动精兵强将包围了江西草台岗地区,企图消灭红三军团.周恩来、朱德当即下达作战命令,对外部的围困之敌发起进攻.时任红一师师长的彭绍辉奉命攻打国民党第59师的侧翼,配合主力消灭敌人.  相似文献   

19.
他,中等身材,双眼皮,大眼睛,长脸形,宽眉头,两眼炯炯有神,若再穿上当年国民党军官官服,人们会呼之欲出:张治中!日前,笔者有幸采访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  相似文献   

20.
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中国边防部队与缅甸国防军在中缅边境“金三角”地区前后两次实施了联合清剿国民党残军的作战行动,史称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这是我军历史上特殊的、鲜为人知的越境作战行动,作战目标和目的是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为中缅联合勘界扫除障碍. 国民党残军是“金三角”极大隐患 就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叛乱武装的清剿接近尾声之际,一场中国军队从未经历过的山地丛林战,悄悄地在中缅边境孕育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