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溢出对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而知识产权适度保护是对知识溢出取利避害的关键。但是实地调查表明,长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中的创新成果处于知识产权弱保护状态。这一弱保护状态是由长三角传统制造业的块状分布特点、产业技术特点等共同造成的。知识产权的弱保护状态以及相伴随的知识强溢出,曾经是长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持条件。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它现在已经成为阻碍长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创新转轨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知识溢出对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而知识产权适度保护是对知识溢出取利避害的关键.但是实地调查表明,长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中的创新成果处于知识产权弱保护状态.这一弱保护状态是由长三角传统制造业的块状分布特点、产业技术特点等共同造成的.知识产权的弱保护状态以及相伴随的知识强溢出,曾经是长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持条件.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它现在已经成为阻碍长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创新转轨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创新2.0时代,创新的含义更加丰富,创新更趋向于多元化,而不再拘泥于创新就等同于研发的思维定式,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了对非研发创新的探索。但是国内现有的研究有限,且多是基于浙江等长三角地区情况的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制造业非研发创新与绩效的发展过程,并主要进行了东北地区制造业非研发创新绩效与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非研发创新绩效的横向比较分析,从而对东北地区非研发创新提出一些对策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知识累积性、社会动力为基本要素,构建了影响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利用SPSS15.0和EXCEL等软件实证分析了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升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长三角制造业低端锁定及其升级路径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强力实施和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以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长三角传统制造业通过构建国家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分析了长三角传统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升级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模型来考察基于国家价值链的区域传统制造业升级机理,探讨了基于国家价值链的长三角传统制造业升级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发放的249份问卷所获得数据,选择企业规模、产权性质和技术密集度等作为控制变量,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制造业企业在利用外部创新源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企业特征对于制造业企业选择外部创新源的倾向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企业特征的制造业企业所选择的主要外部创新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粱凯  李廉水 《中国软科学》2004,(12):113-120
长江三角洲制造业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税收环境。本文从税收对经济以及制造业的影响入手,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税收环境进行了剖析,并从税收的角度探讨了外资投资制造业的动因。通过对制造业税收环境的分析,针对完善和优化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投资环境的要求,对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与农业、服务业相比,制造业的集聚现象更加普遍。集聚经济是促进制造业增长和布局调整的核心力量,当前我国制造业正亟待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为研究制造业集聚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区位熵指标,测算长三角地区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代表性制造业的集聚度,研究发现:2006—2016年期间,长三角制造业的集聚水平总体上呈现为稳定且缓慢下降的趋势,其中核心城市的下降幅度更大。通过全局Moran’I指数的计算,发现长三角各城市的制造业集聚具有空间相关性。结合理论分析和相关检验结果,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扩大的市场规模和配套企业投资是影响制造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劳动力数量已不再是影响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为此的政策建议是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技术和人力资本上增加投入。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凭借资源和政策优势承接FDI获得了比较优势,实现了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但却无法实现功能升级,且陷入跨国企业的低端锁定状态。鉴于此,长三角地区应有序地从制造业承接转向新兴产业的集聚,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昆山市为例,探讨了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了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动力与变迁机会,并提出了长三角从承接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路径,诸如高新技术化路径、新兴产业配套路径、有序退出淘汰路径、科教资源产业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的现状,为在“十一五”过程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569家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管理体制”等十项竞争优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的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上的优势与劣势,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