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41年12月8日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偷袭美国设于太平洋珍珠港的海军所在地,同时轰炸英、美军队,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和英国对日宣战。1948年12月10日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通过《世界人权宣言》。该《宣言》包括序言和30项条款,其中19项涉及公民的政治权利,6项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世界人权宣言》,是战后联  相似文献   

2.
1937年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西撤,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由于日本未向英、法、美宣战,所以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止,东至黄浦江以西,西至法华路、大西路、以东,北至苏州河以南,南至肇嘉浜以北的租界地区,仍为英、法、美统治。这一时期的租界,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孤岛”。中国共产党利用租界的特殊条件,领导群众在各个方面展开了抗日救亡斗争。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林奇 《学习之友》2013,(6):18-20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伤亡惨重,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举国震惊。总统罗斯福发表演说,对日本这种卑鄙行径表示了强烈的愤慨,要求国会对日宣战。参议院以八十二票对零票,众议院以三百八十八票对一票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  相似文献   

4.
1946年初,在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沉重打击下,日本政府预感到末日来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局势如此冷酷的急剧变化,加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危机.是接受投降.还是顽抗到底?围绕着对待波茨坦公告的态度,日本内阁成员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8月8日,苏联出兵,对日宣战,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二颗原子弹,时局迫使日本政府赶快决择.东乡茂德外相向天皇详细报告了关于苏联出兵和美国投  相似文献   

5.
现行人教社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世人也认为二战的亚洲法西斯国家日本是无条件投降的。日本真是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劝告日本停止无意义的抵抗,铃木贯太郎首相本人虽倾向于接受,却因内阁意见不一致,于7月28日决定宣布“不予理睬”。8月6日8时15分,美国向广岛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日本未作反应。8月9日下午3时,美国向长崎投下代号“大胖子”的原子弹,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 本月8日日本法西斯政府已经对英美两国宣战,轰炸夏威夷、菲律宾、香港和新加坡,陆军在马来亚北部登陆,在日本宣战后,美国及英国亦已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了,……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应该继续过去5年的光荣战争,坚决站在反法西斯国家方面,动员自己一切力量,为最后打倒日本法西斯而斗争,为了这个唯一的目的,必须实施如下各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自1940年3月至1945年8月,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下,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汉奸傀儡政权——汪伪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其经济实力,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需要,实行了战时经济体制。所谓战时经济体制即1943年1月9日汪伪政府向英、美宣战,参加大东亚战争后使其经济纳入战争轨道的体制。汪伪政府在日本主子授意下,颁布了《战时经济政策纲领》,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经济统制。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汪伪政权的性质及其殖民地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向国会发表战争咨文,国会仅以一小时的讨论,一票反对便通过了对日战争决议。12月11日,德因、意大利向美宣战。同一天,美国以宣战回应,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美国参战后,面临着军事上重大的战略抉择:是集中兵力首先打败日军,报珍珠港之仇呢?还是执行先打德国的“欧洲第一”战略呢?日本不宣而战使太平洋舰队被毁,很大程度上伤害了美利坚民族的自尊心,激怒了美国人。美国公众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慨在当时远远超过了对德意法西斯的仇恨。事发后不久的一次民意测验表…  相似文献   

9.
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即开始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战。特别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日之间已经完全处于战争状态.然而国民政府仅仅在1937年8月发表了《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却始终没有对日宣战。一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才正式向日本宣战。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派军队对日  相似文献   

11.
战后对日本实施军事占领,是由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决定的,既有中、美、苏、英四大国间的折冲与斗争,也有美、苏两大国对战后利益安排的现实考虑.中国国民政府原来也准备参加对日本的占领,惩罚日本,洗除国耻,实现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造.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给对日占领问题带来复杂因素,中国政府宣布中止了对日本的军事占领.  相似文献   

12.
战后对日本实施军事占领,是由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决定的,既有中、美、苏、英四大国间的折冲与斗争,也有美、苏两大国对战后利益安排的现实考虑.中国国民政府原来也准备参加对日本的占领,惩罚日本,洗除国耻,实现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造.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给对日占领问题带来复杂因素,中国政府宣布中止了对日本的军事占领.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8月14日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承诺将于战胜日本三个月后从东北撤兵,即应在1945年11月至12月问撤兵.然而,直至1946年5月3日苏军才宣布全部撤离中国.苏联延缓撤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有必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所谓宣战,是一国对他国开始处于战争状态的正式通知或宣告。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12月9日。它距日军占领东北已整整十年,离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已四年有余。国民党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后对日本“不宣不战”,在“七七事变”后“战而不宣”,而在“珍珠港事件”后“正式宣战”?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就此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所,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开端,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中国人民由此开始了长达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然而,抗战之初,中国政府并未正式对日宣战,只是在sq14日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表示中国面对侵略,行使“自卫权”奋起抗战,抵御外侮。对日正式宣战,则是在战争进行四年之后的1941年12月8日。宣战问题,不仅涉及国际法的若干准则,而且也体现出中国政府抗战指导思想和战时外交政策。因此,本文拟就中国政府在宣战问题上的考虑、何以没有及时宣战以及由此对中国抗战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试加评析,以求弄清这一历史问题,从而有助…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在美、日、欧三边关系中,一直是美日、美欧较强,而日欧的联系较弱。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池田政府采取了对欧接近政策。这既是局部调整对美政策的需要,也有利于改善日本的国际政治地位和经济环境。池田政府和英国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英国放弃对日援用关贸总协定第35条;同时,日本还加入了发源于欧洲的经合组织,资本主义世界日美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蒋介石见日本投降在即,立即向延安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会谈,解决抗日战争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争执”。8月16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复电,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  相似文献   

18.
“二战”文件实录李德仁摘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次;美、英、中三国政府期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公立学校中外语课的教学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日本政府1988年12月决定从大藏省拨专款,1989年新学期开学后,将从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招聘1900名英语教师到日本各地公立中学任  相似文献   

20.
十二月     
1988年12月1日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1982年12月2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移植成功。1982年12月3日第九届亚运会闭幕,中国队夺得61枚金牌,金牌总数首次居于第一位。1893年12月5日中英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917年12月6日芬兰宣布脱离俄国独立。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8日日军侵占香港。1979年12月9日我国首次参加世界体操锦标赛,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