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图书馆论丛》2005,(3):F0002-F0002
2003年11月,武汉图书馆与武汉市作家协会合办的“武汉地区文学系列讲座”,拉开了“名家论坛”周末讲座的帷幕。讲座以“追踪时事新闻、捕捉社会热点、解读文化现象、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0期,听众达6万余人次。“名家论坛”讲座得到了武汉市文史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2005年5月与武汉晚报合办以来,拓展了主讲人和选题的层面,  相似文献   

2.
张颖 《图书情报论坛》2005,(2):18-20,43
公共图书馆所举办的讲座,必须体现出自身的特色,才能在众多的讲座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职能。本文以武汉图书馆“名家论坛”为例,分析与探求了公共图书馆讲座的特点及其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武汉图书馆“名家论坛”公益讲座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图书馆讲座上升为武汉城市的文化论坛。文章主要从品牌发展、策划、特色、宣传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论丛》2004,(4):62-62
9月25日,武汉图书馆举行了“名家论坛”的揭牌仪式,老领导、著名作家李尔重为“名家论坛”题词。  相似文献   

5.
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为文化的大众传播创制了一个很好的“模例”。相比各地图书馆如火如荼举办的大型文化讲座,以档案界为主策划举办的文化讲座屈指可数。2004年,上海市档案馆在外滩新馆率先打出“东方讲坛”高端文化讲座的品牌;2007年3月,广东省档案馆推出了“岭南名人名家讲坛”(后易名“名人名家讲堂”),被称为“城市第二课堂”,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6.
学术论坛应有学术价值和意义,“多闻论坛”提供了一个范例.很早就听说了“多友”.这是新闻传播学界的无形学院,由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讲座教授李金铨发起.去年冬季,我有幸入选2016年度中国大陆新闻传播青年学者访问项目.今年4月初,更得以在正式成为“多友”前,应邀到南京大学参加第二届“多闻论坛”雅集活动,那种兴奋自不待言. 本届“多闻论坛”形式简洁,风格活泼,既没有开幕式,也没有嘉宾致辞,废除繁文缛节、虚张客套,直奔论坛主题.上午的半场为“新闻史研究新视野”,先由张生教授及笔者等四人进行报告.即以各自的一篇文章为例来抛砖,分析为什么做这个选题,如何从模糊的兴趣逐渐具体化,如何构思,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调整、修正或克服.通过对各自文章的写作经验回顾,来讨论相关研究心得与方法.随后由七位同行围绕报告进行讨论评议.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4日下午.“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更换展品新闻发布会暨学术讲座在本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发布会由陈履生副馆长主持。意大利文化遗产部外事负责人彼娜奇女士介绍了“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此次的展品更换情况。  相似文献   

8.
“口水楼市”是浙江在线于2003年4月推出的房产论坛,目前已成为杭州楼市最大的民间舆论场。五年来,这个论坛持续走强,得益于变幻莫测的杭州楼市,更因为版主们倾注了大量心血,因为他们所作出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9日下午,铜陵市图书馆学会公益讲座走进社区,一场以“关于建设和谐铜陵的几点思考”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在七0一社区会议室举行。社区近200人聆听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相似文献   

10.
张玲 《图书馆论坛》2020,(1):140-145
文章探讨图书馆学术讲座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通过分析深圳市科技图书馆“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实践,提出图书馆学术讲座服务科技创新要重视受众需求、突出专业性、建立反馈与评价机制、拓展知识交流平台作用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姜晓娟 《出版参考》2006,(7S):12-12
在5月举行的美国书展上,一场名为“中国在国际出版市场中的地位”的论坛隆重登场。这是在这个全球第二人书展上首次举办的以中国为主题的论坛。论坛由美国出版商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英国出版商协会三方于5月19日在美国书展的主会场华盛顿会议中心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2.
10月19日,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七匹狼文化发展基金联合推出的"未名大讲堂——与名家、名人面对面"活动,在北京大学举办首次论坛。本次论坛将以"中国.艺术.传媒"为主题,邀请学界业界名家名人就当下社会、文化、传媒、艺  相似文献   

13.
经学校教务处同意,我系决定开设一门系级选修课——《社会精荚采写实践》。承蒙湖北省图书馆有关领导鼎力支持,这门课程就以该馆开设的“精英论坛”等讲座为校外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12日,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代表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参加了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首届“金话筒论坛”,以纪念中国电视主持人节目创办25周年暨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诞生25周年。此次“金话筒论坛”也是第三期“十大栏目名主持讲座”活动之一,参加论坛的演讲嘉宾是自1993年“金话筒奖”开创以来历届“金话筒奖”金奖获得者的代表———杨澜、汤聪、刘忠虎、敬一丹、徐浩然、董卿、朱军、张越和王小丫,他们以《我们如何走得更远》为主题,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实践从不同角度对主持人行业现阶段面临的困…  相似文献   

15.
4月26日举办一场名为“像舂草与春风的轻轻碰触”的论坛,这是一次主题关于“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的对话,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梅子涵、王泉根、沈石溪、伍美珍、郁雨君、汤素兰、商晓娜等名家对当前的儿童文学作品及儿童阅读现象进行探讨,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新上海档案》2006,(5):16-17
2004年8月18日,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学会正式加盟“东方讲坛”,并举办了首场讲座,至2005年底,共举办讲座25场,听众达5000余人次。“东方讲坛”为上海市档案馆走向社会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为上海市档案学会进行学术交流开辟了新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上图讲座创办28年来,已累计举办各类讲座1200余场,仅2003年以来的讲座就有450多场。为感谢各界的支持,聊补未听者之憾,在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我们从2003年以后的讲座中遴选部  相似文献   

18.
由武汉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单位共同打造的"名家论坛"5周年纪念活动近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武汉"名家论坛"自2007年开设以来,一直按照"大众化、公益化"的指导思想,以"关注民生,陶冶情趣"为主题,以"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大众话题,普及科学知识"为宗旨,5年来共举行大型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和几个同事参加了一场名为“‘多维视野中的杨红樱’学术论坛”的讲座。我拜读了杨女士的大部分作品,而且也做过一些研究,但深知自己的水平和见识有限,因此特别想听听专家们关于杨女士作品的剖析和见解。况且这次论坛冠以“学术”二字,论坛的水平和质量应该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球政商精英探讨前沿话题的大平台,每年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其国际影响力随中国实力一起与时俱增,也越来越威为媒体争相追逐的新闻富矿。今年的论坛干4月6日至8日举行,短短3天,安排了51场活动(包括18场分论坛、15场圆桌会议、6场闭门讨论、5场名人对话),话题广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技术……我作为浙江日报特派记者赴会,在编辑部的策划指挥下,制定了一条基本采访思路:以经济为经,以浙江为纬,深挖浙江元素。在这条思路指导下,3天发回了6篇报道,并配发现场图片,较圆满地完成了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