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实验装置图(图1) 2 特点和用途 实验室做喷泉实验要用圆底烧瓶、带尖嘴细玻璃管及止水夹的胶塞、烧杯、铁架台;实验室还要制取氨气等。所用发生器体积大,需要的气体量多。本装置仅用1支15mm×150mm小试管,再配1个带胶塞的尖嘴玻璃管,直接用氨水中的氨气做喷泉实验,省去了制取气体等步骤,整个实验只需1min。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多功能喷泉实验装置的制作过程及应用,阐述了该套装置的优点。它不仅能够快速制备氨气、收集氨气、检验氨气性质,而且能引发氨气的喷泉实验、喷烟实验、倒吸实验,同时还能利用此装置继续完成其他气体的喷泉实验。装置连接简单、控制灵活、简单便捷、现象明显、耗时短、实用性强、能同时完成多组实验、没有氨气泄漏、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适合于教师演示,也适合学生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3.
氨气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该实验中,产生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胶头滴管挤出的少量水中,导致烧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烧瓶而产生喷泉,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倒吸现象,称之为“吸入式”喷泉。图1但是,大家常常只  相似文献   

4.
1实验用品①试剂:浓NH3.H2O、生石灰、固体NaOH、酚酞试液。②仪器:烧瓶1个,90°弯管4支、玻管2支、乳胶管3节(4~5cm长),止水夹3个,带孔胶塞3个,带针眼滴帽1个,锥形瓶1个,10mL一次性注射器1支,大、小烧杯各1个,带孔塑料瓶1个。2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1)氨气制备的实验原理①浓氨水易挥发。②氨水中存在如下的平衡,NH3 H2ONH3.H2O NH4 OH-。因为CaO与H2O生成Ca(OH)2是一个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氨气逸出,OH-的浓度增大,平衡左移,利于氨气挥发。加少许固体NaOH,也是增大OH-的浓度,加快氨气的制备,同时给反应装置(锥形瓶)70℃~8…  相似文献   

5.
一、氨跟酸的反应实验:拿一根玻棒在浓氨水里蘸一下,另一根玻棒在浓盐酸里蘸一下,使两根玻棒接近(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是否有大量白烟产生。问题:直观效果不明显。分析:打开试剂瓶时,浓氨水和浓盐酸已经挥发。改进:按图1连接装置,在一锥形瓶里放入5mL浓盐酸,另一锥形瓶里放入5mL浓氨水。然后轻轻捏动双连球往瓶内鼓入空气,即见三通管口处有大量白烟生成。说明反应生成了氯化铵。优点:(1)操作简便,现象明显。(2)药品可以反复使用。图1  二、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实验:在试管里放入一小块铜片,注入少量的浓硫酸,给试管加热。观察试管里所…  相似文献   

6.
一、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简法 取一个100毫升的平底烧瓶,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使其预热,将烧瓶对准浓氨水试剂瓶瓶口,收集氨气数秒钟,如图1(甲)所示。然后将瓶口朝下平移开,立刻将已烧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一册 172页 ,演示氨易溶于水的实验 ,按教材要求及图示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 ,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 (滴管里预先吸入水 )的塞子塞紧瓶口 ,立即倒置烧瓶 ,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 (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 ,挤压滴管的胶头 ,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烧杯里的水即由玻璃管喷入烧瓶 ,形成美丽的‘喷泉’”。不足之处在于 :①课堂上要现制备一瓶干燥的氨气 (耗时 ) ;②需要一套制氨气的装置及“喷泉”装置 ;③只能固定在讲台上演示。笔者改进后的装置只需一个 50 0mL圆底烧瓶 ,带尖嘴管的图 1橡胶塞 ,一根橡胶管 …  相似文献   

8.
喷泉实验系列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必修模块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实验,探究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喷泉产生的原理、条件及有关计算。1探究喷泉产生的原理(见图1)实验1(装置如图1a)推动注射器活塞,向锥形瓶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分析:锥形瓶内的水沿导管上升,形成喷泉。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电解质溶液的时候 ,我们通常用图 1所示装置比较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如图 1把装置连接好 ,然后将等体积的 0 .5m ol/ L的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醋酸、氨水溶液分别装入五个烧杯中 ,接通电源 ,观察灯炮亮度并填入下表。图 1序号 12 3 45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醋酸氨水灯炮亮度亮亮亮暗暗  从上表可得出 :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比醋酸和氨水溶液强。由此可区别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此装置不仅能够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演示 ,而且在学生的活动课和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其妙用。  一、用于学…  相似文献   

10.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呈碱性)的气体,因此可做喷泉实验。做喷泉实验就要涉及到氨气的制取和收集。现行高一教材实验室制取氨气是利用加热碱与铵盐。如  相似文献   

11.
正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利用启普发生器原理设计有毒、有害气体收集装置。使有毒、有害尤其是易溶于水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收集不外泄,保护实验者,实现了绿色、环保。②利用NO2易溶于水的性质,形成喷泉现象,巧用虹吸原理实现NO2→NO→NO2转化,趣味十足。③利用足量浓HNO3与铜反应生成NO2赶净  相似文献   

12.
氯化氢的产生、收集、溶于水的联合装置—喷泉实验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中,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是用氯化钠晶体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收集氯化氢是用向上排气法,氯化氢易外逸污染空气。若集气烧瓶稍不干燥或封闭不及时,氯化氢则不能充满集气烧瓶,因此在做氯化氢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时容易失败或喷泉不高,喷水不急,实验效果不好。为了缩短实验时间,防止氯化氢外逸污染空气,提高喷泉实验的成功率,我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设计了使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氯化氢的实验。并采用塑料洗发精瓶、一次性输液器、圆珠笔心等废品设计和制作了氯化氢的产生、收集和溶解于水的全封闭联合装置──喷泉实验…  相似文献   

13.
实验改进,就是要求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人教版高二化学氨与水的反应,教材上采用了“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然后进行喷泉实验的演示。本来已很经典和完善,但笔者在演示该实验时发现,还应当在氨气制备和引发喷泉两个环节上进行改进。于是,设计了如下简捷快速的喷泉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4.
【设计】:氯化氢与氨反应生成微小的氯化铵晶体分散在空气中呈烟状。反应方程式为 :HCl NH3=NH4 Cl原反应装置见图 1中甲与乙。使用原反应装置 (甲 )在实验操作时需抽取玻璃片 ,不仅操作不方便 ,而且会造成药品外泄。同样在使用装置 (乙 )时 ,存在空气污染等问题。现用一个密封 U形管装置 ,使得操作简单 ,反应现象更加明显。这个反应常用来鉴定氨和氯化氢。【器材】:支架 1套 ,磨口的 U形管 2只 ,海绵 (滤纸或脱脂棉 ) 2块 ,图钉、胶头滴管各 2只 ,备用橡皮塞 4块 ,浓盐酸 ,浓氨水。图 1【步骤】:方法一 :装置如图 2 (甲 )(1)用两只胶头…  相似文献   

15.
氨喷泉实验是一个能很好地说明氨在水中具有很大的溶解度的经典实验 ,通常的实验装置是由 5 0 0mL圆底烧瓶和 80 0mL烧杯等仪器搭配而成。但是 ,随着绿色化学的兴起、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这种大手笔的实验装置就显的有点不合时宜了。为此 ,我们研制了一套氨喷泉实验的微型装置 ,以 2mL圆底烧瓶代替5 0 0mL圆底烧瓶进行实验 ,将氨气的用量降为常规实验的 1 2 5 0。改进后 ,不但节约试剂、节省时间、实验仪器精简、操作方便 ,而且射流时间长、喷射有力、现象生动鲜明 ,实验重复性好。1 仪器及材料2mL圆底烧瓶 (或5mm、8mm…  相似文献   

16.
初中化学课本上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不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收集和使用二氧化碳也不够方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又没有安排实验,学生看不到反应现象。为了加强直观教学,便于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贮存、收集和性质实验,我利用废品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贮存、收集和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喷泉的实验联合装置。  相似文献   

17.
U形管是中学化学实验室常备仪器,主要用于气体的干燥。在讲解硝酸的性质时,如果利用U形管具有两管连通的特点及气压原理来设计“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实验用品U形管,橡皮塞,胶头滴管,稀硝酸(体积比1∶2),铜丝,氢氧化钠固体。(2)实验装置如图  相似文献   

18.
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同时NH3与HCl反应生成大量白烟又是推断题的题眼之一,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这两个实验,特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1实验步骤:如图1组装好仪器:烧瓶A中收集有NH3,烧瓶B中收集有HCl。②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液体进入烧瓶,烧瓶3③由于N  相似文献   

19.
1 指导思想CO的可燃性是初中化学重要演示实验。由于CO有毒 ,一般都事先储存在气胆或储气瓶中 ,按教材装置验证其可燃性 ,往往由于气流不稳使火焰熄灭 ,造成空气污染 ,且验证产物CO2 较麻烦。针对上述不足将CO的可燃性实验进行改进。2 实验装置图 (见图 1,图 2 ,铁架台略 )图 1 图 2说明 :(1)大试管选用3 2mm× 2 0 0mm为宜。并配有 6号双孔橡皮塞。(2 )导气管一根略长于橡皮塞 ,一根长于橡皮塞 2cm。3 操作说明(1)大试管内装好澄清的石灰水固定在铁架台上 (如图 1) ,将略长于橡皮塞的导气管与储存CO的球胆连接。先打…  相似文献   

20.
喷泉装置的另几个用途赵玉贵(山东新泰二中271212)喷泉装置除用于氯化氢、氨气的溶解性实验外,根据它的构造特点还有其它用途,现介绍如下.1.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比取一250ml干燥平底烧瓶,在瓶底放入豌豆粒大的白磷,烧瓶口塞上单孔橡皮塞,孔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