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正手位用正面发左侧下旋侧跳球   动作要领:站在球台的左侧,两脚前后开立约一肩宽,左脚尖和右脚跟站在同一条直线上,身体侧对前方,离球台端线约 40厘米左右,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持球手置于腹前,持拍手置于持球手的右侧。抛球时两脚同时蹬地,多利用大臂上抬的动作,将放在掌心上的球稳稳地直上地抛向空中,同时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待球落至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时,持拍手迅速大臂带动小臂向球的下方挥拍,手腕放松,击球时,由右侧后下方向左侧下方磨擦,球就会出现顺时针旋转的侧跳现象。击球后前臂手腕迅速做向右方摆动…  相似文献   

2.
东月 《乒乓世界》2000,(3):27-27
发球的旋转与球拍接触球时的发力方向有必然的关系。一般来说动作向下发力,就是下旋,如果球拍触球的瞬间动作是往上钩,那就是侧上旋。无论是发侧上旋还是侧下旋,关键是要给人造成发上、下旋两种动作一致的错觉。因此,在发侧上旋时,触球时往上的发力是真的,而发完球后向下发力的动作是假象。这样会给人造成发下旋的错觉。 这一组图片是施拉格正手发侧上旋的动作解析。抛球前的基本姿势是站在侧身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图1~3)球抛起后,身体重心随之提高,开始引拍(图4~5)发球时,左脚抬起,身体重心放在右脚,执拍手的肘关…  相似文献   

3.
王喆 《乒乓世界》2008,(8):122-123
发球若想迷惑对方,保持发球的隐蔽性,从准备发球到球拍触球的这段时间内,任何动作细节皆需尽量做到一致,其中包括站位的角度、抛球的高度、引拍和挥拍的轨迹以及球拍触球时身体的合力点。这一系列的动作尽可能地保持一致,但球的旋转要有较大的差异,如此就会给对方的判断造成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教你怎样练发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什么自己发的球不转,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 发下旋球时,理解动作要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另外要有恒心,如果按动作要领来做,多加练习,你的发球一定会越来越有威胁。打乒乓球的第一回合就是发球,我们先从发下旋球开始。 用球拍的拍头接触球 发强烈下旋球的秘诀:用拍头接触球。发球时,不管用了多大的力量,发出多快的速度,如果接触球时,是在靠近球拍的内侧(拍柄部),则不能发出旋转球。 用正手发球的同时,球拍接触球的部位是:球拍的左侧(也就是球拍的中下部)。为什么呢?因为接触球的右侧(也就是球拍的中上部),制造…  相似文献   

5.
巩斌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3,(9):135-135
大多数球友在练习发球动作的过程中,经常不断强化引拍、挥拍、随挥等一系列持拍手的动作,而作为完整发球动作的开端——抛球,通常会被大家所忽视。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在发球的动作中,抛球的练习极为重要,因为它是直接决定发球稳定性和威胁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快搓动作小,球速较快。借对方的力量回击,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下部。搓球摆短动作小,回击快。弧线低,落点刁而短。搓球摆短动作与快搓基本相同,搓加转与不转球。当搓加转球与不转球时,两种手法要尽量相同。造成对方判断错误而给自己创造抢攻的机会。搓加转球时,要远离球心。拍面后仰,加快触球的速度,磨擦球的中下部,手腕外展,利用小臂、手腕、手指向前下方用力将球搓出。搓不转球时,用球拍中上部或中部托击球,小臂手腕、手指触球瞬间多向前用力。用力方向尽量通过球心。当球离拍后,球拍要继续做搓球的假动作,来迷惑对方。五、削…  相似文献   

7.
东月 《乒乓世界》2000,(3):28-28
和欧洲运动员相比,中国运动员拉弧圈球的特点是速度快,前臂的力量用得很好。王励勤就是典型的一个。这是王励勤的一组正手拉球动作。(1)准备姿势:两腿左右分开。两膝微曲,身体重心稍稍前倾。(2)执拍手向右后方引拍,右肩下沉,重心移至右脚。(3~4)执拍手继续向右后方引拍,身体重心逐渐下降,腰、肩要随着身体重心一起转动。(5~6)击球后,大臂带动前臂向前上方挥拍,身体重心随之逐渐移至左脚,摩擦球的瞬间迅速收缩前臂。(7~8)击球动作完成以后,球拍随势挥至前额处,身体重心转移至左脚,然后迅速还原,准备回击…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调查当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被要求对付不同状态来球时,如何调整他们的动作.研究对象与方法前巴西国家队高水平乒乓球男女运动员7名,均为右手持拍.运动员(平均年龄27.85±5.36岁、训练年限平均为19.14±5.24年,运动员身体状况良好,每周训练3次.运动员分别在4种状况下,对发球机发出的乒乓球进行正手击球(1)两次反弹(一次过网前一次过网后)的上旋球;(2)两次反弹的侧旋球;(3)一次反弹(过网后)的上旋球;(4)一次反弹的侧旋球.研究结果(1)乒乓球运动员采用包括动作的绝对和相对的修正以促进正手对击球的适应;(2)动作修正的本质受不同状况的约束;(3)细微动作(触球和随拍)比宏观动作(准备姿态和向前挥拍)更容易受外界状况的影响.分析与讨论(1)回击一次和两次反弹的侧旋球,运动员几乎不用调整,但侧旋球会造成成功率不高.在引拍、迎球挥拍阶段动作模式没有改变,但球拍触球、随势挥拍阶段稍有不同,此动作有利于还原部分;(2)击球动作前的选位和对手的动作趋势也会影响动作模式,但变化却是使整个动作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2,(10):104-105
高抛发球的前提首先是要把球抛直,身体重心与球的运动轨迹要相协调。持拍手向身体后上方引拍时,身体随之向后转动,以便在触球借助重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发球主要是由抛球和挥拍击球两个动作组成的。抛球是前提,击球部位和挥拍方向是决定发球性质的关键,用力大小的第一落点的远近是发球变化的条件。这里介绍几种便于初学者掌握的发球方法(均以右手为例)。一、平击发球平击发球是一般上旋、一般速度的发球。是最基本的发球方法,也是掌握其它发球方法的基础。正手发球的动作方法:1.选位: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转,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侧前方;2.引拍与迎球: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内旋,使拍面角度稍前倾,向身体右后方引拍,右臂从身体右后方向右前方挥动;3.击球:当球下降至稍高于球网时,击球中…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4,(10):56-59
选手发球时以球拍摩擦球的侧部,就可能令发出的球带有侧旋。侧旋与上旋相结合即为侧上旋,与下旋结合即为侧下旋。带有侧旋的球落到对方台面和球拍上会产生明显的侧跳,这会增加对方接发球的判断难度,令其不易找准击球点、不易把握旋转强度而使接发球质量下降。为进一步迷惑对手,侧上旋与侧下旋常被穿插使用。传统上,欧洲选手发侧旋球较多,因此接侧旋球也相对较好。正常情况下,发球时都是由外向内挥拍,因此右手握拍者发出的球带左侧旋,落台后向对方的左边侧跳,而左手握拍者恰好相反,发出的球带右侧旋,向右侧跳。而近年开始流行的“逆旋转发球”则属于非常规情况,下期再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2.
1."套路"练习的概念 所谓"套路"练习是指按照现成的动作模式或模式组合而进行的动作过程.在乒乓球练习过程中,每一个技术都不仅仅是一个动作,而是几个动作的组合、连串,如发球技术,是由准备姿势(选位)、引拍、迎球挥拍、球拍触球、随势挥拍、还原等几个动作的连串,把这一简单的连成串的动作就叫做基本套路.由于技术形式不同,又可分不同类型的基本套路,如发球类、挡球类、攻球类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一点通     
盯准球,再发球对于初中级球友来说,发球是一项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左臂负责抛球,右臂向后引拍,挥击(以右手握拍为例),协调好两臂的动作关系,盯准球,在恰当的击球高度用球拍甜点"撞击"球,这其中是有窍门可循的。建议你在练习时放下球拍,以2只球作为道具。右手握一只球,举起手臂,左手握另一只球,像平常一样做向上抛球的动作。这样,向上抛球时,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抛球手臂上。从抛球开始,两眼要始终不离  相似文献   

14.
逆侧发球要注重战术配合 发逆侧旋时,手臂引拍的幅度和手腕发力的空间相对没有发顺侧旋时那么充分。要提高发球质量,动作的紧凑性非常重要。触球时要充分利用直板手腕灵活的优势,把自里向外摩擦球的力量发足。通过练习不断强化击球部位的精确性。逆侧发球的目的性要明确,一定要配合自己第三板衔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短网教室     
2.发球的练习(1)位于前场发球的练习让儿童站在发球线做发球的准备姿势,然后,把球拍放置于背部(肘关节向上、拍头下垂)。抛球前,先用球拍框沿轻轻碰自己后背两下,随即将抛起的球击出。如果能够用球拍熟练地把球击出就要求把球发到对面发球区内。这时,每次击球过程中尽量运用手腕的活动,带动球拍由下向上、再向右的急速挥动,利用球拍侧面对球的急剧磨擦,使球在强烈旋转中越网坠落至发球区内。假如每次发球都具备正旋的性能,并熟练腔制命中的话,即可用同样手法进行直线和斜线的击球。如果达到正确熟练控制击球线路的要求,再  相似文献   

16.
1.准备姿势:两脚分开,略比肩宽,左脚稍稍向前,右脚往后。2、3引拍动作:起板位置比右肩高,握拍放松,右臂的肘关节抬高,使右肩能位于合适的击球位置。拍面过仰无法控制球,所以,球拍应该稍稍倾斜一些,并注意腕关节的起板位置。4.触球动作:手腕动作随球向前发刀,膝关节放松,右肩顺势向前,接触球时保持身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大陆式握拍是基础 发球需要旋转,因此使用大陆式握拍。非持拍手支撑球拍(如照片所示),持拍手像拿菜刀那样握住拍柄。这就是大陆式握拍,特征是拍面稍稍向上。  相似文献   

18.
练球小窍门     
跪式发球 把球抛到合适的位置是发出好球的基础,但对初学者来说这并不容易。所以经常有人抛球后,通过移动脚步来适应抛歪的球,这样做是十分不可取的,既无法体会到正确的抛球位置,又无法定型发球动作。 跪式发球对纠正这种错误是十分有效的。 跪在底线后,侧对着球网,持拍手臂直接把拍背在身后,抬起肘,然后抛球挥拍去击球。 由于下半身被固定,就无法移动脚步来调整位置,这样就容易体会正确的抛球位置,练出稳定的抛球。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很多技术动作不仅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而且还要符合战术运用的需要,但不管怎么变化,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能准确击中球。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反复探索,笔者认为需要身体自然放松并做到各部位协调配合,才能提高击球的准确性。一、身体自然放松有些人打起乒乓球来显得轻松自如,富有节奏感,其原因之一,就是善于放松。放松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移动步法和发力击球。乒乓球击球前的准备姿势是:“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就是为了腿部既放松又具有弹性,使之能突然起动,以利发力击球。乒乓球的发力击球,主要是爆发力。它要求击球前持拍手的上臂、前臂、手腕,手指都自然放松,只有在挥拍迎球,球拍即将触球时才作突发性的用力。当球离开球拍后,文要及时放松,顺势挥拍及回摆。这就是说,手臂在击球前要放松,击球后也要放松,特别是直握球拍的人,一定要注意手腕和手指的放松。如果击球前后手指压拍不放松,那就会造成击球时拇指和食指的对抗用力,影响反手和正手击球的迅速变换拍形。如果手腕不能自然放松,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手臂的发力,而且对大角度球、追身球、台内球都将很难处理。  相似文献   

20.
确保无遮挡发球的两大要点1.抛球时,手掌平摊,掌心展开,以基本垂直的方向将球向上抛出16cm以上,待球下落时再击球。2.抛球之后,至击球之前,球不能被身体的—部分或服装所遮挡。为此,非持拍手及其手腕、肩部不能停留在身体与球网之间的空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