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要说1992年报业技术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我看首推国产彩色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它标志着国产电子出版系统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使报纸出版迎来了五彩缤纷的时代。《澳门日报》喜占头魁 1992年1月21日凌侵1点许,在澳门日报社的印刷机房里,工人把最后一张PS版装上胶印机的转轮。机器启动了,一张张花花绿绿的报纸吐了出来。随着机器的调节,报纸套印的4条规矩线迅速重合在一起,此时,套色准确的报纸犹如一条彩河从印刷机里流淌出来。人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化作了“成功了!”“成功了!”的欢呼声。印刷彩报的“主角”——北大方正彩色激光照排系统第一次亮相便以卓越的性能、出色的质量大出风头。要知道,此时距该系统运抵澳门仅55个小时。于是,澳门日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编排的实现图文合一、整版输出的彩色中文报纸。  相似文献   

2.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日报在80年代末开始采用计算机一激光照排技术替代了人工铅字排版,报纸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用“光与电”告别了“铅与火”。今天的报纸采编已实现了编排网络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二十年使祖国的各项事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而“电子编排报纸”就是近几年刚刚出现的一个新事物。 电子编排的现在 目前流行的电子排版报纸,采用的是电子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编排版面的新兴工艺。 中国大陆从70年代初开始研制电子照排设备。经过北京大学王选教授等一批电子专家和国内一些单位十多年的刻苦攻关,在80年代初,终于推出了我国第一条电子出版系统——华光电子出版系统,效果十分明显。1986年,《经济日报》开始采用我国研制的电子排版系统。从此,中国的《经济日报》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激光屏幕组版、整版输出中文报纸的报纸出版机构。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出版业借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继激光照排之后,高新技术的问鼎又困扰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另一“瓶颈”难题——校对。由北京三欧电子科技公司推出的三欧中文自动校对系统,使一直采用人工的校对环节实现自动化成为可能。目前,已在新闻出版界广泛运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精神产品需求更加迫切,新闻出版业也因此得以空前繁荣发  相似文献   

5.
江仕国 《新闻窗》2007,(4):73-74
报业技术发展的历程 技术的历史,也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历史,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以汉字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为代表的激光照排系统和计算机排版系统的应用,使报纸生产过程彻底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为报业的信息化建设拉开了序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作者原文: 北大方正集团靠人才后劲开拓市场 北大方正集团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一颗迅速上升的“新星”。由于其主导产品激光照排系统的推广应用,从而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走向了光与电,被誉为“印刷业的第二次革命”。去年,集团技工贸总收入达40多亿元,利税2.3亿元,人均创利位于国内同行业前例。  相似文献   

7.
1976年9月,国家正式向北京大学下达了“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任务1976年12月,“748工程汉字精密照排系统方案说明”诞生1979年8月,激光照排的原理性样机研究成功。《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重大突破--我国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究成功”1980年9月,国产激光照排系统的原理性样机排出了第一本样书《伍豪之剑》1983年,激光照排的核心控制器TC83诞生,国产照排系统开始挑战国际先进水平1985年,激光照排系统华光Ⅱ型机通过国家鉴定,新华社激光照排试验车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照排…  相似文献   

8.
方佳 《中国编辑》2006,(4):56-58
王选被誉为“汉字激光照排之父”、“当代毕异”,因为他通过自主创新,使汉字的排版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跨入了“光与电”的世纪,这一创举使新闻出版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的王选院士于2月 13日病逝。王选的一生,是对创新孜孜以求的一生。王选的一生, 是追求人格完美的一生。正是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改变了科技的进程,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带领  相似文献   

10.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许多音乐节目中,“专题音乐节目”是一种比较受群众欢迎的节目形式。过去,我们曾经运用这一形式,播出了许多供欣赏的节目,如“作曲家笔下的大海”,“歌德与贝多芬”、“唐朝音乐会”等。后来,逐渐扩大了题材的范围,编排了一些有关“歌唱城乡物资交流”、“中朝友谊万万年”等政治性较强的专题音乐节目。但是这种形式从来没有像1958年大跃进以来运用得那么多,与当前党的中心工作结合得那么紧密。1958年我们播送了不少政冶性较强的“专题音乐节目”,如:“不准美帝侵占我们袓国的宝岛——台湾”,“为1070万吨钢而战斗”,“歌唱人民公社”等。为了对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举办了“不平凡的音乐会——四川省残废军人教养院课余演出队的节目选播”、“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十三陵水库颂歌”等节目。这样就使整个音  相似文献   

11.
这部厚达866页的煌煌大著,我居然在繁忙中把它啃了下来,是颇能说明我的欢喜之切的。爱之愈笃往往便也盼之愈善,我也就极欲先吐吐我对此书的不满。这是一部以论文编排而成的专著。我一直认为以论文体系依一定的内在体系撰写专著,是值得提倡的一种论著新形式,是对“章节体”的一种突破,是“文体”或曰“书体”的一次解放。我不满意的是本书的编排:“各篇按国名英文字母次序排列,合数国或一洲为篇的,列在后面。”如此编排实在是一种机械的外在强加,缺少一种史的内在联系,弱化了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电子出版》2003,(1):20-21
出版和印刷本来是两项业务,由于它们密不可分,我们不妨称之为出版印刷业吧。这里的出版印刷业指的是出版社、报社、杂志社和各类印刷厂。到文章结尾时,出版印刷业的概念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又发生了些变化。出版印刷业技术发展 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国家,古老的华夏文明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更是为文明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得以蓬勃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王选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攻克了汉字激光照排的难题,中国的出版印刷业开始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的崭新时代,这是中国出版印刷业的又一次革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报业为代表的出版印刷业又开始了告别“纸”与“笔”的革命,报纸生产不但全面采用了激光照排系统,前端的新闻采编也开始采用基于网络和数据库的计算机管理。今天,大部分的省级报社已经实现了从文稿管理、版面管理、协同组版、电子报纸制作、广告管理、资料检索、客户资源管理到激光照排输出的全程计算机管理。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来,我国出版业发展十分迅速,电脑的应用日益普及,激光照排取代原先的铅字排版,越来越多的作者在电脑上“写作”,编辑运用电脑对稿件进行加工、整理……由于“黑马文字校对、”“工智校对通”等校对软件的出现,不仅使校对人员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校对周期得以缩短,而且使校对质量有所提高。因此,校对软件的出现,对校对人员乃至整个出版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14.
<正>一、当前报纸版面编排存在的问题1.内容和形式脱离随着电脑排版和激光照排技术的运用,大大改变了我国报纸版面"严肃"的风格,使得报纸版面耳目一新。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报纸已陷入了误区,片面追求形式美,却忽略了内容和形式的和谐一致,版面编排的原则是内容决定形式,对稿件的处理依据是稿件的新闻价值,但是有些报纸却看不到这些,一味追求报纸编排的形式美。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导致报纸质量下降,影响报纸的销售量和经济效益。版面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信息的,  相似文献   

15.
当我走进经济日报印刷厂铅排车间,扑面而来的已不是昔日夹着点儿微腥的铅粉气味和隆隆的机器声。这里,全然没有传统“排字房”的味道:一台台银灰色的计算机高低错落、排列整齐,偌大的车间被玻璃屏风阻隔出大小不一的若干个工作间,空气也凉爽宜人。身穿白大褂的女排字工在键盘上有条不紊地工作着,那份紧张与专注,无形中似乎更添了几分现代女性的优雅风度。这就是经济日报印刷厂的激光照排车间。这套设备是1986年9月底从山东潍坊计算机公司购进的华光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它包括主控制机、激光照排机、激光打样机、和补字机几部分,另配有长城0520输入机和组版终端机。1986年10月28日,经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国自己成功开发研制出激光照排系统,使印刷工人告别“铅与火”。它和随后开发出的新闻采编系统和资料查询检索系统,应用于写稿、编辑、检索、出版和制版印刷等各个环节,让报纸新闻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从此,编辑记者的采编工作告别了“纸与笔”,新闻资料工作告别了“剪刀加浆糊”。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报业应用需求分析 我国报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几次大的技术革新,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激光照排、新闻采编、资料数据库等系统的建立和普及,使报业相继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剪刀加浆糊”的作业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出版时代。如今报业出版信息化手段渐趋成熟,多数大中型报社都拥有适于生产流程和资料管理的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的报纸出版过程。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每天翻开手头的报纸、杂志,首先给人最直观的感觉:眉清目秀。那乌黑呆板的铅字体正悄悄地退出汉字印刷物,代之而来的是清晰整洁的激光照排。中国新闻出版业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技术革命,一个崭新的电子出版产业已具雏形。这一巨变源于一项高科技的发明——汉字计算机激光照排出版系统。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毕升活字印刷术,曾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近千年之后,计算机激光照排出版系统的问世,再度引起世界的惊叹。这套电子出版系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代的竹简、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和北宋毕发明的活字印刷……如果说这些都是中华文明传播史上的里程碑,那么诞生于改革开放年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应该算是另一个里程碑,其重要标志是使中国的印刷业从此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时代。而引发中国印刷术第二次革命的科学家就是——  相似文献   

20.
电脑排版和激光照排技术的出现,使中国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这次印刷出版业的革命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同时对编校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