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所谓记忆,就是“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它是人脑积累经验的表现。”(章志光语)从人的心理活动来看,它是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指向未来,使人的心理成为一个连续的、发展的整体。有了记忆与表象这个桥梁,感知才得以上升到抽象思维的高度,情感与意志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心理才能逐步形成。没有记忆的人类将永远处于愚昧状态,没有记忆这一智慧宝库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就不可能产生在此基础上的联想、类比、概括等各种思维,也就不可能有创造力了。所以记忆是“心理发展与智慧发展的奠基石”。就人的实践活动而言,任何一项实践活动均离不开记忆。因为一定的知识经验与熟练知识是从事各种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离开了记忆就无法积累与发展知识经验,也无法掌握各方面的技能与技巧。正所谓“前  相似文献   

2.
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认为,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没有记忆,那么人类的一切活动就不可能发生。同样,记忆在音乐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视唱练耳等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是至关紧要的。  相似文献   

3.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中小学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开发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一定的记忆,脑子里储存的地理信息寥寥无几,那么,开发智力就是一句空话。 影响记忆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要教师不仅在“传道”、“授业”、“解惑”上下功夫,而且在发展学生智力上动脑筋,提高记忆效率就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了解地理课的特点或不善于学习这门课的人,他们的记忆方法,是同死记硬背联系起来的。其实,死记硬背是记忆中最低劣的一种能力。我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记忆,应处理好记忆与其他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课堂上教师对后进生的关注和指导的表象入手,分析学生不遵守课堂秩序的深层原因,其实是教师对课堂纪律的理解有偏差,“度”的把握不准、处理突发事件不够理性、处理学生缺乏智慧、过于强调课堂纪律等有关。归根到底,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并遵循学生的心理需要改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该仅用在记忆上,而应该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学校,我们对学生施与的更应该是智慧教育。而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1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智慧学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人人都有长势智慧。”因此,关键是学生能不能发现自己的智慧。而教师,正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智慧的那座桥梁、那条纽带。教师能否善于引导,…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人们常说,记忆力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的学生,往往因为记忆力的差异,彼此拉开了距离。有的学生也说:“我的记性天生不好。”作为教师我很想通过心理学的学习,运用记忆规律指导学生有效地记忆,在这方面您能给我们一些帮助吗?此致敬礼河北郑志通 1987.9.15 志通同志: 记忆不仅是个体积累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谢切诺夫早就指出,没有记忆,人将“永远处于新生儿状态”。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心理规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效地记忆。那么,在教学中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呢?我谈些粗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一个学生来说,老师的冷漠有时可以毁掉一个学生,老师的关爱有时却可以塑造一个学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会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激发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开发他们积极发现创造的智慧。我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我们更应该让爱伴随着教育一起流进孩子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8.
根据古诗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审美规律,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一、展开想象,感知形象美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以形象为支柱,而古诗具有“文约而意丰”的特点,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文字中理解丰厚的内容,必须依靠想象,开拓广阔的思维天地,唤起和重组学生记忆中的表象,进而“看见”或“听见”诗中所绘或所述。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启发诱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有层次进行。如《寻隐者不遇》,教师在疏通字面时,要激发想象:是什么人问童子?“松下问童子”说明是什么地方问的?为什么要特别说“松下”?可能问了些什么?可能回答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正> 一切存在文艺家记忆中的表象,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受着文艺家心理因素、心理环境的影响,或者随着时空关系的转换发生着变化。如大变小,长变短,美化丑,丑化美,等等。一切有出息的文艺家都很重视表象变异的运用。没有表象的变异,就没有真正的艺术珍品。在一切艺术形象的塑造中,不论是美化还是丑化,都要进行再创作,实行“变异”。世界上没有哪一部真正的文艺作品是纯客观的反映,是原型表象简单的模写,而是通过作者自觉的表象变异,使之人物或环境表现得更美或更丑。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0.
词汇教学与联想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玫 《甘肃教育》2001,(11):35-36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的重要环节。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中最基础的要素,它的变化较快。因此,我认为初中英语教学还是应从词汇着手,抓好词汇教学,为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在多年教学中,我始终把词汇教学和联想思维结合起来,尽可能让学生从机械性记忆中解放出来,进行理解性记忆,利用新与旧单词有规律的联想,通过逻辑思维,使学生记忆新词时掌握更多的词汇。联想思维是通过表象之间的联系,即其中的一些表象一旦在意识中出现,便引起另一些表象而展开的思维方式。掌握单词主要靠记忆。记忆又是一种心理…  相似文献   

11.
丰富表象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丰富的表象积累是进行形象思维的基础,也是创造思维的基石。   表象由主体通过具体事物的形象感受而获得。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越具有概括性,就越能发现规律性知识。为了获得正确的表象,就要运用观察、操作、体验等方法,要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客观事物和现象。   例如,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面”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先要学生说出手中的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说:长方体有 2个角、有 2个面、 4个面、 6个面……答案不一,我不反驳他们…  相似文献   

12.
靳春雷 《考试周刊》2011,(90):172-172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在初中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使初中学生满腔热情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并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有重要作用。歌德认为:“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杨振宁更明确地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且初中地理又是中考的科目之一,因而地理教师要抓住契机,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我在教学中常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2.通过读写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利用具体事例和人物特点写人的习作方法。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资料信息1.学生准备以前读过的课内外写人的优秀习作。2.教师准备带有“病例”的写人的习作。教学过程一、启发回忆,确定写作素材1.开展活动,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组织学生开展“夸××”或“我佩服他(她)”“他真行”等形式的主题活动,唤醒学生的记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材料。这样,既可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  相似文献   

14.
高秀东 《考试周刊》2010,(18):173-173
所谓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精神、宽容的人生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就是软弱无力的。教师只有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然而然地爱上地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造就不竭的源泉。情感是人们内心感情和态度的表露,是人类智慧的基础。而从教学方面来说,情感则是学生智慧发展的起点,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切入点。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情感是左右教学的巨大力量,是变革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人只有通过认识才能产生一定的情感,才会有知之愈深受之愈切之说,因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  相似文献   

15.
一、有关记忆的一些心理学常识   1 什么是记忆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和再现 ,在人们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是人的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得以持续的根本保证 ,是经验积累和心理发展的前提。记忆联结着人们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是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没有记忆 ,经验就不能对当前的心理有所影响 ,心理活动就无法进行。记忆自古就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古希腊诸神中有一位记忆女神 ,是掌管文艺与科学的女神的母亲 ,可见古希腊人把记忆看作文艺与科学之母 ,没有记忆也就没有文艺与科学。我国古代的学…  相似文献   

16.
王俊友 《地理教育》2014,(10):59-60
正一、心理地图的涵义美国《国家地理标准》认为:心理地图,是人们对地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内化了的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位置和不同尺度区域的认识。心理地图首先是一种地理表象,具有空间性,是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的主体的反映,同时心理地图也是一种记忆表象,它具有记忆功能,能在头脑中将地理表象保持和再现,可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记忆训练,帮助学生获得比较稳定的地域知识和空间认知。本研究认为心理地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地图是包含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它是一种空间表象,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特征、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7.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记忆对于人类有着重大的意义,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通过记忆,人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形成和积累经验;通过记忆,人才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丰富发展自己的知识,为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前提条件;通过记忆,才能有心理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人的个性.如果没有记忆力,那就永远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哲学智慧是思想的浓缩和升华。不少学生缺少对哲学智慧的感受,认为哲学智慧对自己的心智没有产生过多影响。其主要原因有:宏大的哲学教材话语脱离学生生活,教师的智慧孱弱难以触及学生灵魂,量化考评体系将“育分”凌驾于育人之上。这就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学识,同时注重将哲学知识教学向学生生活方式转化,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提炼,变结果教学为体验与探究过程的致知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十分迅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明显感觉到与学生的代沟,个别学生甚至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产生心理闭锁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用爱开启学生的心门”。“没有真挚的师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性格迥异的人,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呵护,...  相似文献   

20.
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认为:“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人因为有记忆,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使当前的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使反映更加全面和深入;也因为有记忆,才有“美好的回忆”,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为现在作借鉴、作榜样,或重新体味其中的愉快和欢欣,没有记忆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只有记忆才能把先后经验联系,使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致断层,使人的知识更丰富,更有整体感,否则好比小猴子下山,得到一样扔一样,最终两手空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