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20年的畅想     
“你在想什么?”我手中的书被人抽掉了,扭头一看,是爸爸。“我在看《裴奇的奇遇》。”我低下头说.“作业早做完了,功课也预习过了……”“再预习预习。”爸爸打断了我的话。书被爸爸拿走了,可我怎么也定不下心来,书中的情景太吸引人了。此时,我凝神地坐在那里,仿佛走进了欣欣向荣的2020年。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2.
Mission 11:Revenge“我在哪?太黑了,什么也看不见。”“原来你还活着。”“玛丽?是你吗?发生了什么事?你母亲呢?”“我母亲?你杀了她,你不记得了?”“是的……是那样。我亲手杀了她。我做了些什么可怕的事啊!我太弱小了,我屈从了他的摆布。”“你的意思是,你被恶魔附体了吗?父亲?”“是的,我被操纵了。被叫做维吉尔的恶魔操纵了。”“维吉尔?”“他企图在如今的时代再次复兴魔界——那个曾经被斯巴达封印的世界。”“斯巴达?我以为那只是个神话而已。”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看到这样的情形:人不小心被鱼刺卡住了喉,怎么也弄不出来。没办法,就请来“鱼骨水”师傅。傅带来一碗冷水,口里念念词,然后在水面上画一道,叫被刺卡住的人一口气喝那碗带“符”的水。不一会,被鱼刺卡住的人感觉鱼刺没了。师傅说,鱼刺已被“鱼骨水”化掉了。“鱼骨水”真能把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化”掉?直到有一天我也被鱼刺卡住了,才领悟到这“鱼骨水”之谜。那一天,妈妈做的青鱼很好吃。我吃得快,被鱼刺卡了。同多数被鱼刺卡住的人一样,我急得又咳又吐,还用手指去挖。请了“鱼骨水”师傅,才把鱼刺“化”了。事后,我回想了一下,冷水到…  相似文献   

4.
Z轨迹     
此刻,我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树下的那棵草,它随着风在不停地变化着自己的形态。它的头向下低垂着,身体分明就是一个“Z”。我仍然静静地盯着这个“Z”。我诧异于我的异想。而那棵草似乎也渐渐地幻化着自己。真真切切地,它终于成了一个“Z”。我抬起了头,目光落在了那草后的树上,但是它此时也幻化成了“Z”。我终于无可奈何地寄望于蓝天,偷偷地,我瞥见了我最爱的蓝天,而我却又再次被无助击倒了,那片天竟也被云彩绘成了满目的“Z”。一时间,在我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被深深地烙上了“Z”。终于,我昏倒了——在令人眼花缭乱的“Z…  相似文献   

5.
“我不要学了!”小Y在我的课堂上肆无忌惮地哭着、喊着——“哧啦”,只考了30分的试卷被他撕成了两半;“啪”,铅笔盒被他重重地扔在了地上。我傻了,学生们也傻了,他们吃惊地望着小Y,又看看我,几个平时特别调皮的学生此刻也没了声音。我很恼火,没想到只不过说了句:“小Y,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太令我失望了。”他居然“疯狂”成这样!  相似文献   

6.
“啊,小恒,你的成绩真好。”这一句话虽然是既简单又普通,但它能让那些被表扬的人高兴万分。可……如果再在它后面添加两个字———才怪,哈哈,这下原来的意思就完全相反了!自从我得到这“才怪”秘笈后,真是神气,凡是得罪了我的人,我就用“才怪秘笈”攻击他(她)。被我攻击的人也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出。想到这里我不由哈哈大笑。可日久天长了,那几个被我攻击过的人也来反击我了,咳……单元测试这一天,一、二两节课考的试,第四节课一下,宋江欢这家伙就跑到我面前说:“虞东明,你知道你考多少分?”“你知道?”我半信半疑地问。“我当…  相似文献   

7.
“你的鞋带松了!”我的一个同学用一种“阴险”的目光对我说。我没有细察,当然低头想去系鞋带,可是——“哈……哈……”他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今天被我耍了吧!唉,想不到学习上的聪明人今天也被人耍,说出去可真被人笑啊!”  相似文献   

8.
【提升导语】从小学到中学,我们接触的文字够多的了,可是我们储备的语言质量并未达到理想的高度,相反,更多的时候,觉得我们的话语已经深陷一种共性泥淖而难以自拔。当我们握笔沉思时,奔涌在脑海的尽是“我们”或“他我”的言语,属于“我”的语言已经少得可怜。“我”的词语已经被纳入一个同一的轨辙中,“我”的“自个儿”话语正在被一点点消解。“我”长期被“我们”奴役,变得快不会说话了。而且可怕的是,“我”的思想也被同化了,“我”的思考功能正因“我们”这些强势话语的霸占已经不大会思考出“自个儿”的东西了。我们只会复述、复制“…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后期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在精神内质上有一个从前期小说“实在化的我”向“虚化的我”亦即逐渐否定自我的转换历程。与“我”对应的“们”进入小说叙事空间,其中的工农群像抽象、模糊,知识分子群像则被英雄化。两类群像合成的“们”逐渐取代“我”由背景走向前台,由边缘走向中心。在“我”向“们”趋同的过程中,世界也被简化为对立的两极,“我”的情感方式也相应地简化为肯定与否定的简单形式。“我”虽然还“在”,但已被抽空、取代和消释。这可视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叙事隐喻。  相似文献   

10.
笑话与幽默     
《课外生活》2020,(2):48-51
不能说“怎么了,梅兰呢?一大早就耷拉着脑袋愁眉苦脸的样子!”“我被黄蜂叮了,老师。”“叮哪儿了?”“我不能说。老师。”“好啦。没关系。坐到你的座位上去吧。”“这个也不能。老师。”“到底怎么回事啊?”“我都屁股被黄蜂叮了。”  相似文献   

11.
智慧的美丽     
《智慧的美丽》,“智慧”是谁的智慧?“美丽”的表现又是怎样的?文章中“那个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但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确实令人赞叹。文中“我”被感动了,王小丫被感动了,“那个人”的父母也被自己的儿子感动了。相信你读了这篇文章,也会被“智慧的美丽”深深地感动。  相似文献   

12.
珊瑚心海     
小时候,我是父母的“跟屁虫”。无论爸爸妈妈要去哪里,只要他们一动脚,我便会立即粘上去,大声喊道:“我也要去!”尽管爸爸妈妈十次有九次不情愿,可终究拗不过我的眼泪,只好带上我这个“小尾巴”。一次,父母要带小叔出去办事。我在一旁听见了,刚要说“我也要去”,妈妈便发话了:“小柱也跟我们一起去吧!”这可真是破天荒啊!妈妈居然主动要带上我。我高兴极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一蹦三尺高,转身向门外冲去。也许是兴奋过头了,我的脑袋一下撞到了门柱上。瓷砖被我撞掉了一小块儿,我的头也被门柱撞起了一个大包。我放声大哭,朝着柱子一…  相似文献   

13.
高三,黑色六月之前最痛心最残酷的挣扎。那段日子,我被书本埋得很深,心也忙得很累,日子也在匆忙中变得苍白,毫无色彩……周五下午最后一节枯燥而又乏味的政治课终于在一串疲倦的铃声中谢幕了。随之被“囚禁”了的我们也被“无罪释放”了。胡乱地抓起早已收拾好的书包,拔起双腿,恨不得一下子挣脱这个“森严”的“桎梏”。唉呀?这可如何是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阻挡了我的去路,下雨了!又没带伞,怎么办?三十六计,“等”为上策,孤助无望的我只能站在中厅门口,无奈的“搀”起早已“隐姓埋名”的“闲情雅志”观赏这“令人叫绝”的“天公哭泣图”…  相似文献   

14.
圣诞历险记     
李子越 《课外生活》2014,(12):44-45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圣诞节到啦!”我欢呼着、跳跃着。可奇怪的是,大家都闷闷不乐,一丝儿高兴的神色也没有。怎么回事?今天不是圣诞节吗?“呼!”就在我迷惑不解时,一头驯鹿撞开了我的房门,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不好啦!圣诞老人被烦恼星球的人绑架了!我是鲁道夫,我的其他十一个兄弟也被抓走啦!”“烦恼星球?他们为什么要绑架圣诞老人和驯鹿?”我问。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条鱼     
《新作文》2006,(Z2)
选材独特指数:描述动心指数:令人叹息指数:“放胆”排行榜:一等奖获奖"解密卡"我是一条鱼,我和我的“狐狸”老弟一起在鱼市长大,可以说是“铁哥们”。从小,我就看着人们把我的朋友买走,心里总是酸酸的。有一天,我和“狐狸”老弟也同时被人买走了,当被装进网兜的时候,我心里既害  相似文献   

16.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相似文献   

17.
炸双料肉卷     
蕾子胆子非常小,可好奇心却无人能敌。前天夜里,她躲在自己的被窝里看书。见她看得津津有味,我也钻进她的被窝。“看的啥书?”“《鬼故事》。”于是我俩便一起看,后半夜别人都睡了,我们的呼吸声格外清晰。我说:“初三都下晚自习了,明天再看吧。”她说:“好,睡觉。”在被窝里我差点被她弄死,她说害怕,便死命地抱住我。我威胁道:“你再抱我,我就回自己床上。”其实说这话我心里也毛毛的,我也害怕啊。她更加拼命地抱住我:“不要!不要!我害怕!”“嘘,小声点。”就这样,我被她抱了一整夜。终于不堪忍受这样的折磨,早上5点我卷起铺盖爬回自己的床…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读了《鼾声》这篇文章,使我感受非常深刻。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我”回去看望父亲的时候,由于父亲有睡觉爱打鼾的习惯,为了不打扰“我”睡觉,仍然像小时候一样,等“我”睡着了才睡,并在“我”睡着之后给我掖被角。我被这位父亲的父爱深深地感动了,天下父母一般心,我的父亲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老鹰捉小鸡     
星期六的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在公园里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爸爸当老鹰,妈妈当母鸡,我则当小鸡。 “老鹰”开始进攻了!只见“老鹰”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母鸡伸出双手,紧紧地护住躲在身后的我.我也跟着“母鸡”左闪右躲,使得“老鹰”猛扑几次也没得逞。“老鹰”被忽悠得晕头转向,额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6,(4)
总以为上苍对我是那样的不公平、不公正,让我出生在一个很不富裕的家庭之中,饱受苦难。于是,在我幼小的心里,总是将金钱与财富联系在一起,总是认为拥有了金钱就等于拥有了财富。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原来真的错了。我发觉拥有了金钱就等于拥有了财富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财富的内涵是广泛的。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也是一个“富翁”,我也拥有一笔很大的“财富”,只是以前的我并没有发现它,原来“贫穷”也是一笔财富。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瞧不起;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讥笑;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歧视。这些,我都深有体会,在我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