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授之以鱼",教师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法明显落伍了。孔子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是不懂得如何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计鹏飞 《宁夏教育》2010,(7):118-1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这句名言来形容今日的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调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获取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喻教学只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获取知识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拓展,北师大肖川博士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前者,鱼、渔合一是古代或近代教育思想;而后者,肖博士"鱼、渔、渔场"三位一体之说,笔者认为应该是现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余芳 《中等职业教育》2012,(18):14-15,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学生既有知识,不如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笔者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提升能力,即授之以"渔场"。在语文教学中。这个"渔场"也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老子》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也就是说,传授给人知识,还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只能解一时之饥,但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必须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如果我们把老子的这段话语嫁接应用于教学环节中,那么"鱼"则可理解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即教学目标下教师需要考核学生的各个知识点。而"渔"则可引申理解为在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地促动下,学生们系统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获得的对知识灵活运用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外语教学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以鱼"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相似文献   

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监控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乐学、爱学、会学。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会事半功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7,(4):35-36
<正>鱼、渔、愉、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愉:授人以愉,不如授人以欲。教师不能直接给学生"鱼",要教会学生"渔",要愉快的"渔",更要有主动欲望愉快的"渔"。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教学思想家、教育哲学家杜威,反对  相似文献   

10.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贵在培养学生能力。小学语文版第一学段教材很适合义务教育低学段儿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有利因素,把单项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参与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授之以鱼",教师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法明显落伍了。孔子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更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联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2017,(4):68-69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中生物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准确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应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娱"。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固然枯燥无味,但是如果告诉学生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就会感到学习是其乐无穷的。教师通过图解来教学课文,通过"作曲"来教唱古诗文,运用这些独到的妙趣方法,一定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另外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用笔把它记录下来,写作时,就不会无米下炊了。  相似文献   

14.
王继承 《教书育人》2007,(5):112-112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大凡有识之士都深谙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哲理.得鱼,只能满足一时;得渔,才能享用一生.然而,当今社会越来越显现出"授渔教育"的局限性,笔者更认同"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之说.顾名思义,"渔场教育"是注重通过创设"渔场"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它重在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获得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体系不是由外向内的输入所形成,而是在创设环境的体验中自内而外地"生长",从而获得多方素质的综合提升."渔场教育"正是体现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在职业学校电子专业教学中树立"渔场教育"理念,灵活施教,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在学校教育中,受人推崇的教育方式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以知识,更要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然而,面对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似乎在这之前应再加上一个"欲",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这里的"欲"是指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欲望,学习方法才有用,才能打到"鱼",这才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先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欲望比学习  相似文献   

17.
"一人欲食鱼,是授之鱼,还是授之以渔?"不言而喻,多数人都会选择后一种,即捕鱼之法,因为这样我们才有享用不尽的鱼。同样对于学生来说我们一直在学习,但我们究竟学习什么?显然,知识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送给人鱼吃,不如教给人捕鱼的技术,有了捕鱼的技术可以自己捕鱼吃。教学也是这样,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有了学习方法,学生就可以在浩  相似文献   

19.
"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授之于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教育口号与教育主张标志着教学过程正趋向于被学习过程所代替。"教为了不教","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等主张也强烈要求教者应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会预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教授学生,应该都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只给学生"鱼"或者"鱼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