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一、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这是常识,关键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新课标强调"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并把它视为"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说明"观  相似文献   

2.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和感受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教学就是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落脚在“语感”上,谁感呢?当然是学生。怎样才能感呢?只有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体验感悟,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语感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也力求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3.
审美情感是作者创作的内趋力,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而且审美情感是一篇作文的灵魂.当前中学生的作文,乃至大学生的文章都普遍缺乏"动人的力量",其重要原因在于学生审美情感的体验不足,没有丰富情感的积蓄.本文探讨了作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审美,积蓄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从而写出"感时花溅泪"的美文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高考语文考试中作文分值与所占分值比例的提高,语文写作教学指导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学生却感到作文越来越难写,写出来的文字愈来愈枯燥干涩。原因究竟为何?一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与真实情感体验,二是缺乏必要的技巧训练。写作技巧与真情实感作为写作的"术"与"核",缺一不可,理应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佳作佳篇。  相似文献   

5.
四、语感体验与智力开发结合原则言语学习需要语感,语感又离不开智力活动。语文教学在强调语感体验的同时,必须重视语感体验与智力开发的有机结合。确定这一原则,主要是因为语感与智力活动具有客观同步性。语感是对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领悟能力,它并不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是同时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就组成要素说,语感由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等构成。语音感是对口头言语的语音、语  相似文献   

6.
语感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陷入困境,表明语感不能单独承担语文教学的大任;而文感的出现,能够解决语文教学中语感所难以解决的问题。文感的稳定性、个体性、选择性、积累性的特征及其文体感、文化感、语体感、整体感、全息感等组成部分,都显示出文感的语文教学魅力,它和语感一起成为语文教学的"双核"。各种类型的体验活动成为文感教学的主要途径,其中包括:读之体验、写之体验、演之体验。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将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首位,主张小学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提出作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作文要表现出对生活真实情感体验的写作理念。为了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追求,作者主要谈谈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语言感知能力是阅读的基本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语感训练,并通过语感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呢?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几点浅见。一、强化读文教学,以读促感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最佳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强化"读"的意识,同时点拨学  相似文献   

9.
<正>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对此,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实的自我?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语文的学习与人类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是不能分割的。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教学就是无源之水,缺乏活力,教学活动就得不到支撑。因此,我们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要"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明确的。语文教  相似文献   

11.
"教学做合一"就是做到知行合一,把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即从"教授法"到"教学法",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从注重"学"到注重"做",密切结合教育与生活,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践"教学做合一"理念,教师要以学习任务的设置为中心,构建丰富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研究创造的能力和感悟生活、生命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李雪青 《中国教师》2010,(Z1):414-414
作文和做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文,不单单是语言的堆砌,文字的组合,更应该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完美人格的再现。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把"作文和做人"结合完美的可以说是廖若星辰。强化"我手写我心",在作文中学习做人;强调"文道合一",用做人促进作文。这些是作文教学中的真切体验,希望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去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冷静地反思近几年的语文课改,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不协调的现象:作文训练是"沸点",现代文阅读是"热点",而语文训练中最重要的语感训练则渐渐成为教学中的"冰点"。面对这种现状,教师要积极思考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  相似文献   

14.
陈雪芹 《考试周刊》2009,(38):67-68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要有"情感,美感,语感"。语文教学能给学生一种"立体的形象",给学生极大的精神享受。这"立体的形象"就是情感、美感、语感完美的和谐与高度的统一。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蕴涵着情感、美感、语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出这一特点,上出"语文味"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欣赏品评、体验领悟到一种情感、一种美感、一种语感,获得立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位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量的"爱情作文"(初中生描写恋爱故事的作文)。这些或稚拙或青涩的习作,从情感角度来讲,是学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而且是我们大力倡导的"真情实感",理应得到公正的评判,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原因当然很多,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我们的传统观念。一、初中生的"爱情作文"不被看好爱情,在文学作品中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一、感受文学形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语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感受鲜明的形象性,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生活的体验,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感受真切,才能"入情入境",引起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关注,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敏锐和丰富的感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展开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比照生活中理解语言的形象美、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语言的节奏美、在想象体验中感悟语言的情感美,这样才能敏锐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曲调未成先有情",万事情为先,情为关键,作文也这样。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方式。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将情感融入到作文中能洗涤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特别是升入高年级后,学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教师如何巧妙挖掘,借助情感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开启情感体验,激发写作兴趣1.挖掘教材,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它收录了不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语感。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对生活的体验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