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明确变题的目的性。应根据教学需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具体考虑变题的时机、内容和方式,而不应随便乱变。要捕捉变化的规律性。“一题多变”是教学手段,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应用题数量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启发学生从“多变”中发现“不变”,  相似文献   

2.
一、树立正确的解题教学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这个高度看,数学解题教学应是“解题“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问题“的解答所进行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数学“解题“活动的基础是“题“,教师用“题“来创设问题情境.(2)“解题“活动围绕“题“展开,学生做题,教师提供答案,学生自校、互校,教师组织交流、讨论,学生改,教师讲,学生再改,师生去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面向新世纪的数学教学,应该全面地落实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数学题海茫茫,题型千变万化,但各题型之间并不是彼此无关的,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留心,就会发现很多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重视习题研究,并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构造“题链”意识,参与改造,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70年代以岛田茂教授为首的日本学习小组提出“数学开放题”概念后,各国先后掀起了对数学开放题研究的热潮.随着“数学开放题”此新型题的出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也相继诞生. 为了叙述方便,文章的“开放题”特指数学开放题,“开放题教学”特指数学开放题教学,“封闭题”特指数学封闭题.  相似文献   

5.
在具体的教学中,作为名词的“问题”,它的两个构词成分“问”和“题”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对它们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解题教学依托“好题”,提出问题需要抽丝剥茧.以“一线三等角”模型为例,载入“好题”,在教师的帮助下,经过学生主动地分析问题,探索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用变式问题串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学以致用,打破中考复习课惯用“框图+例题+练习”的单一做法,注重“套路”,也就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观摩一场“说题”比赛,通过参赛者精彩的表现,评 委们耐心和专业的评价,深入了解“说题”的概念,发现“说题” 比赛活动对于教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本文以一道常 见的数列综合问题为例,探究“说题”的内容与方法,理解“说 题”的意义,寻求“说题”对于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用一道中考模拟试题的变式探究,从“一题多思”到“一题多变”,力求实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深入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数学学习的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促使解题教学由纯粹的解题走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9.
如何发挥习题的教学功能,优化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教学实践证明,“题组”教学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应用“题组”教学,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思维情景,培养思维品质。应用“题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一课时,在练习中我引导学生依次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的第3~5题,这是有关根据不同的点连线的习题.其中第5题(如图1)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出错了,画成了图2. 为了使学生明白这种画法与在多边形里划分三角形个数的画法不同,我在黑板上画点,并给每个点按顺序标上序号(1、2、3、4),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是否每两点之间都连线(画线段)了?结果学生发现“1”和“3”没有连,“2”和“4”没有连.  相似文献   

11.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理解题意”是基础,这一步直接关系到应用题教学的成败.那么,如何“理解题意”?学生在“理解题意”时有哪些困惑呢?  相似文献   

12.
一、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业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语文作业不规范的情况特别的普遍,具体在表现以下方面:书写潦草、不工整,乱涂乱画等;不符合规定的行款格式,大题与大题之间没有明显的标识,大题与小题之间没有区分的标识,题目和题干开头不空格,或者空格少了或多了;各次作业之间没有标准的空行标识等;答题文字表述不规范,如答题时开头不写“答”字,答案里没含题干的关键词语;如此之类.  相似文献   

13.
题组教学是数学课堂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形式,但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题组教学缺乏认识,仅仅将“题组”视为“组题”练习,教学时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往往上得十分枯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题组教学就背离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失去了题组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因为小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概念题的正确解答.多年的教学工作,我发现总有这么一部分学生,在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时,常常混淆不清,方法用错.为此我在“倍数”概念教学中注重强化对比教学,有一定的效果,具体作法是:一、注重求“一倍数”与求“几个一倍学生解答有关“倍数”概念题时,解题方法的错误,关键是数量关系分不清.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倍数”概念的基础上,强化有线段图进行对比分析教学.如在“倍数”概念的教学时,我设计了一组浅显易懂的题目.如例1.小明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分析:谁的年龄是一倍数”,谁的年龄是“5个这样的一倍数”.  相似文献   

15.
文字题又叫文字式题,它是用文字直接说明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的题目.文字题由数学术语、数字和问题三部分组成.怎样教学文字题?我是这样做的.一、批划法.通过批划帮助学生正确读题,理解题意.例如,42与36的和除以43减去37的差,商是多少?可以边阅读,边在题目下面或中间批划各种符号大(用“||”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开;用“—”标明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标明题目所要求的问题;用“·”标出数学语言中的关键字词)如:  相似文献   

16.
朱叶青 《师道》2009,(10):41-41
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是指对例习题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多方面的演变探究,使一道题变成一类题,又由一类题变成多类题,让学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下重新认识。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合理的变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探求“不变”的规律,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相似文献   

17.
教学应用题时,为了有效地探寻解题途径,往往编些“比较题”。通过比较,可以启迪思维,发现规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编拟“比较题”一般有以下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于例题的教学,如果就题讲题只关注解题思路与解题结果,缺乏对例题的开发与挖掘,则会削弱例题的教学价值和育人功能.文章从“改题”“拆题”“补题”和“增题”这四种例题的“微创”形式出发,对“微创”后的例题进行价值分析和功能分析,加深对解题教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正>分析近七年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题已经成为高考的必考题,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能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可见生物实验题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笔者通过对近七年全国I卷、乙卷中同种类型题的分析,发现了高考命题的一些特点,并提出相应教学对策.一、 近七年全国高考生物实验题命题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物》(必修本)76页复习题的第一题是:“在下表中填写液体的组成,并在恰当的位置填写箭头,以表示体液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在《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参考书》(必修)107页上对此题的答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