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永吉 《图书馆杂志》2006,25(8):78-79,77
中华书局本《史记》以清同治五年金陵书局刊本为底本点校,自1959年初版、1982年再版以来,屡经翻印,影响实钜。然虽号为善本,亦不免疏漏之处,自出版以来已有学者渐次指出。今就十《表》部分,在对校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和中华书局本的基础上,参考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对诸本异文细加考证,择其可以补正中华本者,录之于下。不敢望有裨迁《史》,惟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论文说明了三家注对《古史考》的引用在甄别、补充《史记》的某些史实,理解《史记》的历史观以及对地望、典制的考证等方面均有益处,籍以窥见《史记》三家注在历史文献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任乃强先生《华阳国志校补图注》(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是一部古籍整理研究的精心之作,功力极深,1991年获十年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1993年又获首届国家图书奖。如此殊荣,当之无愧。然其注释考证也颇有可商之处,引录他书也偶有疏略之文。兹仅就《后贤志》校注中所发现的问题,略为辨证,统以"失误"称之,不确之处,请方家赐正。引文凡见《图注》者,皆于文末括注其页数、注码。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唐代刘知几《史通·六家篇》认为《史记》乃司马迁本人自命名,这个说法不正确。赵翼《咳馀业考》、朱筠《笥河文集》、梁玉绳《史记志疑》、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均有考证,指出其错误。王国维举出《史记》中:"凡七称‘史记’(不准确,应为十三称),皆谓古史也"。还列举出古代及  相似文献   

5.
对于“三皇五帝”的说法,自古以来就各家意见不一。在《史记会注考证》一书的《五帝本纪》考证中,曾综合了古代各家看法,大体是三种意见:一种见于《孔子家语》及《大戴礼》,认为五帝是伏羲、神农、黄帝、少昊和颛顼。另一种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把五帝写成是:黄帝  相似文献   

6.
《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整理训诂者代不乏人,但至今有疑处仍不在少数。本文广参“三家注”、梁玉绳、王念孙、泷川资言等诸家之说,选取《史记》中的几处疑点,于前人校勘诂说基础之上,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7.
史记 (汉)司马迁撰 (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卩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记载了我国远古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本书这次点校,采用清朝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为底本,由史学家顾颉刚等分段标点。为便利  相似文献   

8.
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史记》全书有526500字,而今本《史记》却有555600字,比司马迁本人统计的多出了29000多字,其中肯定有人作过增补。但是哪些是他人补窜的,自《史记》问世以来,众说纷纭,莫衰一是。本文在梳理分析前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孔子删书,把黄帝以前的远古传说史一笔勾销了。影响所及,司马迁著《史记》便从五帝纪写起:唐人司马贞补《史记》,也只补了短短的三皇纪。至宋代,刘恕作《通鉴外记》,罗泌作《路史》,追溯盘古氏开天辟地,重兴宇宙洪荒之说。明人陈士元编撰《荒史》,充实了《外记》和《路史》,系统地演述了中华民族的远古史。 《荒史》一书,仿《史记》的纪传体,以十二本纪为主,补以  相似文献   

10.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12月第1版《二十五史》(12册)本《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二》载:"鲁共王馀,景帝子,[二年]三月甲寅立为淮阳王,二年徙鲁。"(见第1册第402页)单读此记载,以为"立为淮阳王"与"徙鲁"同在一年,其实非也。《史记》卷11《孝景本纪》载:"三年……六月……徙……淮阳王馀为鲁王。"(见同上第1册第49页)又《史记》卷59《五宗世家·鲁共王》载:"鲁共王馀,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史记》一书的文献征集,文献考辩,文献目录,文献编纂体例等几个方面,考证了司马迁对中国文献学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淑燕 《兰台世界》2016,(9):135-137
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其中,梁玉绳的《人表考》内容最多,比重最大。《人表考》是对班固《汉书·古今人表》的考订之作,学术价值很高,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中华书局版的点校是名家手笔,十分精良。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该书的标点仍有一些疏漏之处。  相似文献   

13.
乾嘉学者冯应榴撰有《苏文忠公诗合注》,该书汇集了宋代王十朋集百家分类注、施顾注、清代邵长蘅等补施注、查慎行注、翁方纲注等苏诗旧注,选用了较佳的版本,保存了珍贵的苏诗旧注资料,并对旧注的引文错误进行了考订。冯应榴受乾嘉时期重考证的诗歌注释风气影响,将史实考证的方法融入到以史证诗的诗歌解释思路中,对旧注的人物、事件、地理、职官、编年等方面作出了补正。冯应榴的合注,是苏诗注释史上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4.
以翔实的原始资料考证了《史记》产生的环境和条件与孔子整理形成的六艺经典的关系,以及六艺从思维方式、取材、述理论宇宙观等方面对《史记》的影响。从而使读清晰地读出孔子与司马迁两个献学大家之间的学术关联。  相似文献   

15.
《括地志》残缺不全,王应麟早在《玉海》卷十五已言之,而具体何时残缺,王氏未言。清孙星衍序其辑本时说:"其书称述经传山川城冢,皆本古说,载六朝时地理书甚多,以此长于《元和郡县图志》,而在其先。隋唐志载《舆地志》、《永川山水记》诸书目,凡数十种,今惟《水经注》存,大氐亡于宋南渡时,《括地志》亦竟散佚,其残文时时见于传记所引……《玉海》所引多于《史记正义》者,其时据《史记》注善本,王应麟亦不见本书也。"贺次君在《括地志辑校》之前言中因袭孙星衍之说,也即《括地志》确实是亡于宋南渡时,不知是否作过考证。  相似文献   

16.
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以及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世称《史记》三家注。由于早期的《史记》注相继亡佚,《史记》三家注成了唐及唐代以前仅存的三部《史记》注作。《史记》三家注在集结前人《史记》注释成果的基础上,考释辨正,阐幽发微,从而将古代《史记》注释推向顶峰。在版本形式上,宋时出现了将《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及《史记正义》三家的注解一并散入《史记》正文下的刻本,这种以合注形态刊行于世的《史记》版本,即《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俗称《史记》三家注本。《史记》三家注本也是后世流传最广的《史记》本子。可以说,《史记》三家注在《史记》版本学和注释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是多方面的,其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不知存佚"之"徐[火勃]+家本"的《孔子家语》,尚存人间,即上图藏明隆庆六年长洲徐祚锡跋《孔子家语》王肃注十卷本。缺叶凡二十有一,前十九叶由徐[火勃]据汲古阁刊本抄补,末两叶阙如待补。  相似文献   

18.
南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汉志》的专题性成果,该书以补颜师古《汉书注》中有关《汉志》部分的注释以及补《汉志》阙收文献为主旨。就前者而言,他以汉唐考据和宋季新儒学为两翼,考据、义理两不偏废,重点“考证”《汉志》所著录的文献,对四十篇序言留意不多,所取得的成就多为文史意义上的而不是目录学意义上的。就后者而言,他补《汉志》27种的阙收文献都不尽可靠,但却开启了后代补阙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史记》诞生两千多年来,历代均有抄写刊刻,由白文无注本发展为《史记集解》单注本、《史记集解索隐》二注合刻本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注合刻本,形成了庞大的版本体系。探讨《史记》各本间的相互关系,理清各本的承传轨迹,是《史记》版本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研究《史记》的基础工作。自黄善夫于南宋光宗绍熙末年首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注合刻本后,三注合刻本便成了《史记》的主要版本形式,元、明、清代相继  相似文献   

20.
《史记》,初名《太史公书》,亦称《太史公记》或《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纪传文学名著。其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