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白城市草原资源状况及原变化,总结白城市大力开展草原生态综合治理,突出发展草原畜牧业等工作经验,客观地提出了健全草原保护制度、转变草原使用方式,推行依法治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呼伦贝尔实施效果及奖补资金落实情况、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草原生态恢复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牧区调研。经过调研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促进了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恢复,牧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在落实过程中在管理体制、资金分配、草场确权等方面产生一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设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的长效机制,完善草原管护制度及产权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藏科技》2011,(6):81-F0003
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按照农业部关于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有关要求,草原监理中心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草原监理中心关于建立草原补奖政策进村入户联系制度的意见》,决定建立草原补奖政策进村入户联系制度。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3)
国家对草原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实施的补奖机制在草原的建设方面意义重大。实施草原生态保护机制更是对草原保护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才能够有效控制风沙的蔓延和草原的退化,给草原留下美好的明天。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草原面积较大,占到我国总草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我国草原保护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钱军 《华夏星火》2011,(8):30-31
近年来国家在牧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方面投入较多,但对草原生态保护和牧业生产的投入力度不足,惠牧的生产性补贴政策明显少于惠农的政策。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根本目的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增收,不会对畜产品供应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5)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经济水平的稳定上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畜牧业的经营水平国家已经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并已将其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草原是畜牧业的基础,同时也是有一种可以不断更新的可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能量,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我们要将草原生态资源保护情况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掌握,按照保护生态和绿色发展的原则,不断促进草原保护建设和利用,从而将草原的经济效益和政策效益发挥。本文将针对草原存在的生态问题,对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做出介绍,对不断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做出阐述,希望能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以保护、改善草原生态,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增加牧民收入为目标,给博乐市下发退牧还草建设资金,用于建设高产优质饲草料地和养殖小区,对实现保护草原生态,改善牧区生产条件,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对博乐市退牧还草项目区条田进行了工程测量和规划。  相似文献   

8.
草原生态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尤其是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且保护环境的基本政策也广泛实施之后,关于草原生态的保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表面来看,这只是人们对于生态问题更加关注的一种被动反应,但是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一举动其实是人们对于生态理念提升的变现。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畜牧产品的需求量逐日增加,因此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以来的情况,分析了生态保护对牧民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草原恢复与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草原总面积为392.8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40.9%,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屏障,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草原发生了大面积、不同程度的退化。迄今,"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文章分析了我国草原恢复与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草原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的对策,旨在为我国草原的恢复、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锡林郭勒盟为例,通过对锡林郭勒盟工业化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工业化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的影响,进而提出了锡林郭勒盟应转变传统工业化思想,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以保护草原生态为思想前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草是畜牧业发展之根本,草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地方畜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没有草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当地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问题。藏北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西藏高原特色畜牧业基地,而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制约着其生态和生产功能,对生态保护建设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新挑战。那曲草原站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提出藏北高原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发展人工种草可有效解决草原生态保护利用和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藏北高原发展适宜区域人工种草,是保护和建设发展藏北高原草原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发展适宜区域化人工草地建设,使荒地及闲置地得以充分利用和改良,生产更多适宜优质高产饲草料,缓解藏北高原天然草地放牧压力,夯实畜牧业基础,储备冬春防抗灾饲草料奠定基础,提高高寒草地生态功能,促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因此,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协同发展是藏北高原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形势下,国家开始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以及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提升工作。但是与之配套的耕地保护制度却明显滞后,严重影响耕地保护工作的推进。本文从休养生息的要义解析、目前国内耕地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耕地保护制度的演变经验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耕地保护制度的现实脉搏所在。并从耕地的时空格局、耕地质量、耕地安全与激励机制等四个层面研究耕地保护转型的体制机制,构建了耕地保护转型总体框架;从生态整合与文化发展的前瞻性视野,构建了耕地永续发展生态格局路径框架。对于完善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适应实际工作的实施,促使我国实现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总体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现状 草原作为陆地覆盖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对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固碳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5.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牧户非农就业生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黄季焜 《资源科学》2018,40(7):1344-1353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中国保障生态安全和牧民生计的重大举措,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其对恢复草地生态的影响,对牧户的适应策略和生计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和包头市为例,探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牧户非农就业的影响。基于2008—2015年的牧户调研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① 虽然补奖政策对多数牧户的非农就业和收入起促进的作用,但没有显著改变牧户以畜牧生产为主的生计方式;② 补奖政策与牧户非农就业和收入呈现倒U型的关系,补贴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收入增长而导致休闲需求增长的效应。这些发现不但揭示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对牧民生计的影响,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6.
公路建设由于占用大量的土地,势必对沿线地表植被有严重影响,本文就内蒙古公路建设在实施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公路绿化,实施草原定线路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对草原生态的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专家简介:侯向阳,1963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欧亚温带草原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温带荒漠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站长,农业部牧草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草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管理、草地资源与饲草生产、气候变化适应性、牧区经  相似文献   

18.
某新建铁路建设地处锡林郭勒草原腹地,当地草原植被良好,为保护草原植被,避免因施工环境污染造成对草原生态的破坏,在施工中变更了原设计的施工方案,重新设计了施工方案,采用了对土壤无污染的施工方法,做到了对草原无污染、对植被无破坏,文章对这一施工变更处理方案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放牧对草原土壤物理性质(容重、渗透率)、化学性质(有机质、N素)的影响。由于草原土壤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滞后性和弹性,放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不尽相同。为了保护草原的土壤资源,应改变只注重草原的经济功能(获取各种畜产品)的观念,而更应注重发挥草原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使草原得到修养生息。  相似文献   

20.
<正>富宁县认真贯切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在开展构建和谐社会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技创新,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有效推动了全县生态环境建设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